您好,欢迎您

CGOG年会即将开启,大会发起人沈琳教授畅谈CGOG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20年05月31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0年6月4日~13日,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2020年会,将在网络平台召开。本届大会由北京癌症防治学会、CSCO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等主办,CGOG协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系国内胃肠道肿瘤领域最权威的前沿会议之一,迄今已成功走过十年。【肿瘤资讯】特邀大会发起人沈琳教授,就CGOG 的创办历程、工作成就、未来发展进行访谈,并请沈教授介绍本次会议的热点话题。

               
沈琳
教授、博导、主任医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消化肿瘤内科及I期临床病区主任
从事消化系统肿瘤精准治疗与疑难病例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抗肿瘤新药的I-III期临床试验与临床前的转化研究
亚洲胃癌诊疗指南及GIST诊疗指南中国起草者、国家卫健委胃癌/结直肠癌诊疗规范的执笔人与组长
历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多个职务
担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胃癌靶向治疗新技术研究”项目首席专家,承担国家或省部级课题近10项,国际合作及横向课题30余项;主持或参与主持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100余项;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著作《消化道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等10余部著作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奖项,2016年被誉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CGOG应“需”而生,蓬勃发展

沈琳教授: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已经走过十年历程。时间飞逝,CGOG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正是飞速发展的时期。CGOG成立之初,我国自主开展的临床研究非常少,只能是参与一些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由于国内的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真正针对我国患者需求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十分有限。在那个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了临床研究的前景,那就是临床研究的需求非常之大。CGOG成立的目的就是为未来开展临床研究做好准备,希望能够做更多的临床研究。因此,最初的几届大会主要是进行人员培训,对包括早期临床研究在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研究者、临床研究协调员(CRC)、研究护士以及机构等进行系列的培训,做好临床研究的推广。在初期的3~5年反响非常好,为我国临床研究团队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在CGOG成立的初始阶段,我们与国际上的一些团队和协作组进行了初步的接触。但是由于经费来源等原因,在协作的过程中只能是参与,很难主导。虽然双方的意愿都很好,但由于我们的资金支持有限,实际工作很困难。近年来,由于我国的新药研发能力大幅度提高,很多药物研发专家陆续回国,从跨国企业进入到地方企业,创新药企涌现并提供了很多产品及研究经费,一些公司致力于我国胃肠道肿瘤患者的需求,同时也带动了跨国企业关注我国的高发肿瘤。凭借这个发展的佳期,我们从当初的只能做有限的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发展到后期由研究者发起的全国多中心针对临床问题的,比如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新模式的探索这类能够影响中国乃至亚洲和全球诊疗模式的创新性研究,这是了不起的事情。当然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条件允许我们还会做得更多。虽然目前完成的仅有几个项目,但未来的十年一定会比前面的十年更好。CGOG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临床研究的进展发展和壮大的,也是因为需求和进步大家才会走到一起。因此特别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相信凭借这个平台,伴随着我们国家新药研发的脚步,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研究一定会越做越好。

线上会议首亮相,讨论问题深而精

沈琳教授:CGOG大会每年一届,这十年历届都是面对面的交流。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改为线上的形式。线上的模式虽新,但是通过近四、五个月的交流,大家积累了很多经验,并且此次从原来两天时间的集中会议改为每天下班前两小时及晚上的时间化整为零地进行,把每一个专题或者是临床或临床研究当中遇到的问题精而深地讨论。参与的人员有资深专家、青年才俊,还有初入茅庐的青年医生。会根据临床实践以及临床研究当中出现的问题短小精悍地探讨,就已经呈现的结果来深入解读,使之能指导未来的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这就是我们的初衷。

我相信这种历经十天的会议,既不会让大家过于劳累,也能顺应每天的工作安排,同时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每一场会议,因为每场会议都是续贯的,不会一天同时做几场。还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能够回放,有利于大家回顾会议内容并参与讨论。总之线上的形式非常灵活,利于大家共同交流,这是本届会议的独特之处。当然我们在网络通信技术支持上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相信大家在参与的过程当中,会深有感触。每位参会的同道都会感觉自己已成为会议的主要参与人。

免疫治疗在胃肠道肿瘤喜忧参半,但前景乐观

沈琳教授:本次会议聚集了胃肠道肿瘤的每一个领域,包括精准的转化研究、临床研究、每个病种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和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临床研究以及新药临床研究等等。领域涵盖非常广,比如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几年飞速发展的肿瘤治疗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在胃肠肿瘤的进展有喜有忧。喜的是大家可以看到,在免疫治疗中,最先通过一个panel精准筛选出患者的是在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对于高度微卫星不稳定人群的应用不仅仅是在结直肠癌,还涵盖了多个瘤种。忧的是免疫治疗的研究遭遇了很多失败,包括胃癌的二线治疗,以及一线治疗等。但是前景还是乐观的,比如在食管癌以及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为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生存获益,而且在药物治疗中获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因此大家对于胃肠道肿瘤未来的免疫治疗充满了憧憬。本次会议将会围绕这些存在的问题,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也会将现在国际上有关免疫治疗的一些临床研究和免疫领域当中的一些转化研究进步整合在一起,进行探讨,来展示或探索未来免疫治疗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可能的临床探索。当然这只是这次会议的议题之一,还有许多值得大家感兴趣的议题。未来十天,相信你一定会有时间参与到会议中来,我们也特别期待你的加入。

WechatIMG895.png

评论
2020年06月07日
龙玉明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大家对于胃肠道肿瘤未来的免疫治疗充满了憧憬!
2020年06月05日
米希茂
临汾市中心医院 | 肿瘤科
恭贺: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
2020年06月04日
张慧娟
临汾市第五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胃肠道肿瘤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