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名医在线 治愈可期】淋巴瘤专家访谈录

2020年03月0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持续数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抗战”胜利在望。疫情之下,很多肿瘤患者面临着无法去医院就医的难题。鉴于当前疫情之下医患面临的诊疗难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暨CSWOG 淋巴瘤专业委员会联合【肿瘤资讯】,特邀全国顶级淋巴瘤专家针对淋巴瘤诊疗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线上义诊。

               
李国营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重点培养对象
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林桐榆
主任医师、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首席专家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CSCO中国淋巴瘤联盟副主席
CSCO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CSCO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CSCO抗肿瘤药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协作组织(CSWOG)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
为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新药评审专家、国家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美国血液肿瘤协会(ASH)和欧洲肿瘤学会(ESMO)会员,任多家中外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主要从事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主持包括“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基金和多项Ⅰ、Ⅱ和Ⅲ期多中心临床研究,已在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 

               
蔡清清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治疗中心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青委副主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专委会副主委
在Leukemia, CCR 等杂志作为主要通讯作者发表多篇SCI论著,主持3项国自然面上基金及多项省级基金 

               
李文瑜
行政主任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美国血液协会会员
CACA青年委员会委员 

               
黎国伟
主任医师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惠州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惠州市血液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免疫学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血友病专家组成员
广东省血液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血液分会常委

               
双跃荣
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江西省肿瘤医院淋巴血液肿瘤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常委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江西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主委
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主委
江西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黄河
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罕见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
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委员兼秘书长

               
张玉晶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州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  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MDT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淋巴瘤协作组(CLCG) 学术委员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乳腺癌淋巴瘤学组 委员

               
吴国武
主任医师

梅州市人民医院肿瘤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梅州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医院协会肿瘤管理专业委员会肿瘤化学治疗组常委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周辉
肿瘤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淋巴瘤血液内科主任
湖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转化医学组委员
中国医促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湖南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抗淋巴瘤联盟委员
CSCO抗白血病联盟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本次义诊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并邀请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李国营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桐榆教授开场致辞。

上半场的受邀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文瑜教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黎国伟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双跃荣教授

下半场的受邀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河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玉晶教授、梅州市人民医院吴国武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周辉教授。【肿瘤资讯】现将线上义诊的内容整理成集,供广大医生和患者学习参考。

开场致辞

“本次网络义诊活动体现了各位专家们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切实解决疫情之下患者就诊困难的问题,造福患者,意义尤为重大。本人谨代表广东省医学会表达对各位专家的衷心感谢,以及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同时李国营教授也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林桐榆教授表示:“全国抗新冠肺炎阻击战持续数日,疫情之下,目前面临外地患者就诊困难,及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如何解决患者就医难困境?我们医生应密切与当地医生联系,合作诊疗,共同努力,造福患者。同时,从下周二开始,每周二都会举行多学科线上会诊,免费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在此感谢所有专家的辛勤付出!”

下面我们摘录了本次义诊中的精彩环节:

问题1:

滤泡淋巴瘤如何进行维持治疗?

蔡清清教授:建议予以美罗华维持治疗,2~3个月为一周期,总疗程两年,部分患者可从部分缓解转为完全缓解,维持治疗期间半年复查一次影像学检查。疫情期间,建议予以胸腺法新等提高免疫力,同时加强营养,做好防护。

问题2:

疫情期间,侵袭性淋巴瘤应如何治疗?

李文瑜教授:疫情期间,侵袭性淋巴瘤患者应按期治疗,建议于当地医院就近治疗。目前完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胸部CT、血常规等检查后排除新冠肺炎,可收入院治疗,一线化疗2~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若达缓解可继续原方案治疗。

问题3: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达缓解后,是否需自体移植或维持治疗?

双跃荣教授:需评估预后不良因素,国际预后指数(IPI)≥3分的患者建议自体移植,可提高治愈率。高危患者建议予以美罗华为基础的免疫化疗方案8个疗程,若条件允许,疫情期间可口服来那度胺维持治疗。

问题4:

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患者化疗中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应如何治疗?

黎国伟教授: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为高度侵袭性淋巴瘤,但有文献报道青少年患者5年生存率为80%~85%。这类淋巴瘤的肿瘤负荷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敏感情况下可能会在化疗中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后续治疗建议以化疗为主,复发者可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问题5:

腮腺粘膜相关(MALT)淋巴瘤行肿块切除术后,应如何治疗?

黄河教授:建议予美罗华+来那度胺方案治疗,首先观察服用来那度胺的副反应,若耐受性较好,可继续服用来那度胺,同时需予美罗华配合治疗。疫情期间,可至当地医院接受美罗华治疗。MALT淋巴瘤为惰性淋巴瘤,早期患者对放疗敏感,后续可加用局部放疗进一步治疗。

问题6:

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使用PD-1单抗联合西达本胺治疗后出现尿路感染、食欲减退,应如何治疗?

张玉晶教授:首先需评估尿路感染是否与肿瘤及治疗相关,若无关,需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输尿管狭窄、尿路结石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并予以抗生素治疗,同时应完善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如有异常予以相应治疗,另外建议请泌尿系统专家会诊。服用西达本胺后出现食欲减退,可予甲地孕酮、乳酸菌素片等药物改善食欲,或予以中医药治疗,若患者体质较差,可加用肠内或肠外营养。若患者为局部病变,可加用局部放疗控制病情。

放射治疗是对淋巴瘤最有效的一种局部治疗手段,也常常是效价比最高的一种治疗。对早期的惰性淋巴瘤是主要的根治疗法,早期的侵袭性淋巴瘤在全身治疗之后也可以加用放射治疗来改善局部控制、延长生存。

问题7: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延迟化疗对疗效是否有影响?淋巴瘤合并脑梗死应如何治疗?

吴国武教授:淋巴瘤的治疗为根治性化疗,若延迟化疗时间过长则会影响疗效。疫情期间,有条件者可回原医院治疗,有困难者应尽快至当地医院治疗,另外4个疗程后应进行病情评估评价疗效。若患者合并脑梗死,如为陈旧性脑梗,其治疗与肿瘤的治疗无明显冲突。肿瘤患者有血栓风险,建议患者低脂饮食,也可予中医药治疗,但注意选择正规的、对化疗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诊治,避免使用民间偏方。

问题8: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后再发淋巴结肿大,应如何诊治?

周辉教授:建议患者完成6-8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若再发淋巴结生长速度较快,建议有条件尽快进行淋巴结活检明确是否为疾病复发;若再发淋巴结生长速度较慢,需完善淋巴结B超检查,若与原肿块相仿,可暂缓行活检检查,待疫情结束后再行淋巴结活检。若确诊为淋巴瘤复发,应选择二线化疗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若患者拒绝化疗,可予以来那度胺、伊布替尼“无化疗”方案治疗。


扫描以下二维码收看本次义诊内容: 

联图二维码 (4).png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Mice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03月08日
姜育川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 肿瘤科
治愈可期
2020年03月05日
万军鸽
叶县人民医院 | 血液肿瘤科
淋巴瘤专家访谈录
2020年03月05日
邹兰林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