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沈琳教授专访:攻坚克难,为攻克胃癌而不懈努力

2019年12月0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广州举行了“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高峰论坛暨第十届广东省胃癌学术研讨会 ”,会议由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和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联合承办,其宗旨是协作、创新、引领、未来。会议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采访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沈教授就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热点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胃癌难题一定会被攻克。

               
沈琳
教授、博导、主任医师

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
消化肿瘤内科主任
I期临床病房主任
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及内科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等职务
一直致力于消化系统肿瘤精准药物治疗、抗肿瘤新药的I-IV期临床试验与基础转化研究,担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胃癌靶向治疗新技术研究”项目首席专家。

HER2靶点在胃癌治疗的应用前景

沈琳教授:HER2阳性胃癌的靶向治疗一直在胃癌精准治疗领域中起到引领作用,但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并非如乳腺癌那么简单,未能取得与乳腺癌一样的结果。胃癌一线抗HER2治疗成功后,二线及其后的治疗遇到一个又一个瓶颈,足以显见HER2阳性胃癌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为其他胃癌类型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和教训。虽然目前HER2阳性胃癌二线及后线治疗失败了,但研究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可供进一步研发的线索。首先,HER2的小分子TKI二线治疗并未成功,主要源于其调控和耐药途径与乳腺癌不完全一致,这方面国际和国内一直都在研究,针对这些调控和耐药途径,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相关I期联合治疗的研究,初步显示了很好的前景,待结果进一步成熟后将会呈现给大家。第二,虽然T-DM1在胃癌二线治疗失败,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类药物在胃癌领域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滞,国际以及国内III期临床研究都在进行中,相信不久就会有最终结果公布,初步结果显示,通过选择合适的患者,HER2阳性胃癌的二线治疗仍然有非常好的治疗前景。第三,HER2的双靶点一线治疗的JACOB研究虽然失败了,但是仍然可以显见双靶治疗患者有获益趋势,目前已研发了几种新药,其中ZW25通过与两个靶点结合抑制HER2路径信号传导,早期结果显示了非常好的前景。第四,HER2阳性对免疫环境有影响,有着非常特殊的免疫调控作用,因此抗HER2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有可能在未来成为胃癌治疗领域重要的突破口,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总体而言,HER2阳性胃癌有可能成为胃癌精准靶向治疗的突破口,应该对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充满期望。而且随着ADC等新药的出现,HER2阳性也再不局限于免疫组化3+或FISH阳性,HER2阳性的范围可能更广,这方面研究目前也在进行中。期待这些研究尽早公布最终结果,引领HER2阳性胃癌治疗走向另一个巅峰。

胃癌免疫治疗需关注的问题

沈琳教授:胃癌免疫治疗并未如其他实体瘤那样进展迅速,从第一阶段的两个三线免疫单药治疗获益后,到目前为止,一线和二线免疫治疗均未达到预期。但是应当明确的是,胃癌中15%左右的患者对免疫治疗敏感,问题是如何发现这类患者,这是胃癌免疫治疗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较为明确的是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EBV感染、PD-L1高表达患者免疫治疗获益率较高,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极小部分的PD-L1阴性、微卫星稳定(MSS)、EBV阴性患者也可从免疫治疗获益,此外高肿瘤突变负荷(TMB)是否也可作为免疫治疗获益指标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第二,联合治疗在其他实体瘤中一再获得成功,然而胃癌联合治疗的KEYNOTE 062研究遭遇了失败,我们要思考,对于胃癌这类具有复杂的免疫环境的特殊肿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KEYNOTE 062中患者近期有效率提高,无进展生存(PFS)也没有更差,但却不能转化为生存获益。我们知道,免疫治疗对于免疫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后续治疗,而联合化疗可能抵消甚至是减灭了这种后续效应,鉴于这种可能性,今后要进一步细化胃癌联合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需要更多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显而易见,胃癌免疫治疗仍颇具前景,但的确有很多路要走,我们要有信心。实际上除了抗PD-1/PD-L1治疗外,CAR-T、TCR-T、个体化新抗原筛选的CAR-T细胞免疫治疗在胃癌领域里的探索一直在进行,虽然非常艰难,但是一直稳步前进。相信未来细胞免疫治疗在胃癌治疗领域也会占有一席之地。

2019胃癌治疗进展

沈琳教授:相对于其他实体瘤,2019年胃癌的治疗研究进展相对较少,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这两个领域的探索虽从未停歇,但暂时尚无突破性进展。2019年较为突出的胃癌治疗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围手术期综合治疗领域,如RESOLVE研究,是国内第一个大规模的针对III期患者术前与术后的对比研究,国际也有同类的优化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这些研究在今年的ESMO和ASCO会议上都有相关报道。国内针对如何提高胃癌治愈率方面的研究进步非常快,以往国内指南和共识中的相关证据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外,缺少来自中国本土的研究结果,少有针对国人胃癌特点的治疗方案和治疗依据,现在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未来会成为我们临床实践或治疗指南的重要依据,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方面的进步相当大。总之,我们要从一点一滴的进步中不断累积,我相信我们完全有能力能把胃癌这一难题攻克,但的确需要时间。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03月12日
闫爱华
三门峡黄河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19年12月14日
安琳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啦
2019年12月08日
赵冬梅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 | 肿瘤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