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27日,由国际呼吸病学会主办的2019年国际呼吸病学会(ISRD)和美国胸科学会(ATS)联合会议暨中山呼吸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大会宗旨为“接轨国际,联抉共赢,护航健康,挽救生命”。会议伊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ISRD主席和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的白春学教授致开幕辞,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的专家同道参加本次会议。大会从病理学、介入呼吸病学、放疗和物联网医疗等多学科角度,就肺结节的诊治、肺癌的筛查与早期诊断、人工智能(AI)和增强现实(AR)辅助诊治肺癌研究及应用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收获满满的学术盛宴!
共识与指南解读
肺结节诊治共识指南解读与执行策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
白春学教授在大会上对肺结节诊治共识指南进行了解读。为了达到“博采众长,智惠众生”的目标,白春学教授提出通过物联网医学执行《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和《亚太肺结节评估指南》的策略。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应用影像学检查和非手术活检,包括经胸壁肺穿刺活检术(TTNB)、气管镜检查以及激光共聚焦、气管镜机器人等新技术,采集相关信息并诊断鉴别,并对不同大小和性质的肺结节采取不同的处理流程。虽然我们有明确的肺结节诊治指南,但是小结节的诊断仍是最大难点,临床上容易出现延误/过度诊断和漏诊,培养眼如鹰的专家很难,想要精准评估小结节内部结构更是世界难题,物联网医学便是很好的解决方法。AI将助力手工业作坊式阅片提升至专家水准,应用基于CT影像的无创病理诊断系统(iPathology)分析肺结节影像特征的准确性可达85%~95%。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的人工智能肺结节筛查和诊断系统,在美国数据集中训练的AI模型不适合运用于中国肺结节人群,而在中国数据集训练后,其假阳性率显著减少,同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大提高。基于循环异常细胞(CAC)的MDA-TEST肺部结节良恶性检测技术可有效鉴别肺部恶性结节,敏感性达79%,特异性达88%。在会议现场,白春学教授还展示了BRM(BaiDX plus RealMax in Medicine)一体机,让我们感受到AR技术在教学、临床、科研中应用的可能。物联网医学辅助评估与管理为达到大医惠众的愿景创立了同质化平台,未来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肺癌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琪教授
为了提高中国肺癌的诊治效果,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华医学会特意编写了《肺癌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为肺癌的防控体制提供借鉴与指导。王琪教授指出,共识中给出了对高危人群的界定(年龄、吸烟、环境/职业、遗传、既往肺病史),针对高危人群,可以采取影像学、肿瘤标志物、支气管镜、痰液等筛查手段。王琦教授对筛查手段逐一介绍,并强调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20%,我国推荐高危人群每年进行LDCT筛查。而对于胸部CT常见的顾虑,王琪教授分析道,辐射并不会诱发癌变,胸部CT不会产生较高的假阳性结果,胸部CT不会增加医疗费用,并一一予以佐证。未来,物联网医学技术也将更多得参与肺癌筛查管理,对“5P”医学模式(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参与性Participatory、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起到提升作用。该共识的发布,将推动中国肺癌的筛查工作,降低中国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两项创新
普罗朗无创肺癌检测临床试验结果公布——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Rex Yung教授
Rex Yung教授提出肺癌的治疗已经从手术治疗发展到避免不必要手术治疗的阶段,普罗朗经皮生物电导研究,利用生物传导特性,检测62个皮肤监测点,每个点测量12个属性,将健康细胞与肺癌的恶性细胞区分开。比较两项普罗朗验证试验FML-204和PL-208的中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47%,阳性预测值(PPV)为0.68,阴性预测值(NPV)为0.49。在中国进行的第二轮临床验证试验PLW-216,敏感性为84.16%,特异性为73.16%,准确率达79.19%,并且普罗朗的性能在各期肺癌中均保持一致。
用于肺癌早期检测和风险评估的自身抗体——Oncimmune公司Maarten Brusse教授
Maarten Brusse教授提出肺癌的CT筛查面临着假阳性高、不符合筛查标准率高等问题,研究表明,与现行诊断方法(CT)相比,自身抗体可使肺癌的诊断提前4年。对12210名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前瞻性肺癌生物标志物临床研究ECLS研究表明,自身抗体检查的血检阳性率为9.8%,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90.8%。与不筛查相比,自身抗体检查的成本效益更高,可期望被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的初筛,以及发现未定性肺结节且恶性依据不足时,对肺癌的风险做进一步的评估。
眼如鹰,胆如虎——影像检查
微小肺癌影像诊断与鉴别要点——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国桢教授
张国桢教授素有"东方神眼"美誉,他指出2017年开始实行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第8版肺癌TNM新分期标准,新的分期将ⅠA期细分为ⅠA1、ⅠA2、ⅠA3,强调了识别早期肺癌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不同期别的肺癌,5年生存率完全不同。其中0期原位腺癌(AIS)及ⅠA1期微浸润性腺癌(MIA)的5年无病生存率可高达100%,被称为早期微小肺癌。因此把握好影像诊断,识别早期微小肺癌很关键。传统的肺癌影像诊断标准(如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等),对于早期微小肺癌已经不适用,根据亚厘米微小肺癌的肿瘤生物学发展行为,需要建立新的综合性诊断技术理念。肿瘤微血管CT成像特征,张国桢教授形象地称其为肿瘤微血管的移动(肿瘤周围的微小血管长出毛细血管芽逐渐移动并穿入肿瘤)和联通(穿入肿瘤的微小血管毛细血管芽在肿瘤内与其新生的血管互相结合形成丰富的血管网)。由于肿瘤发展、演变的时间长短,取决于肿瘤血管的粗细、多寡及其生物学行为,因此对CT图像使用三维后处理技术的新模式,可以观察肿瘤微血管的“移动”和“联通”,对肿瘤做出明确的判断。在磨玻璃结节(GCN)的影像诊断与处置选择上,张国桢教授强调对于6~9mm微结节,可以每6~9个月进行CT检查随访,以观察是否出现“四增”——病灶增大,出现实性增密,结节有增强,有微血管增粗。若出现“四增”,则应停止随访,建议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以免延误早期肺癌的诊治。张国桢教授详实介绍了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和MIA的肿瘤微血管CT成像特征,对早期微小肺癌做出精准的CT诊断并及早启动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肺癌CT筛查——亚太呼吸学会主席昆士兰大学Kwun Fong教授
Kwun Fong教授通过NLST研究和NELSON研究,展示了肺癌死亡率的差异因素为年龄、吸烟史、筛查间隔、LDCT和不同结节的管理等。这两项高质量的研究以LDCT筛查肺癌,然而LDCT的假阳性率高,如何克服CT筛查的假阳性率? Kwun Fong教授指出适合筛选的高危人群、更好的入组、结节的管理(计量/线性)、吸烟史及其他合并症的管理,是解决的方案。
从影像学角度浅谈肺结节的术后管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伍建林教授
肺结节真的越来越多了吗?非也!如今人们的体检意识加强了,检查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因而使得肺结节的检出率变高。临床上,肺结节有没有过度诊治?很可能!伍建林教授以这两个灵魂拷问开始了演讲。伍建林教授提出,GCN并非一定是肺癌,其良性病因也很多,比如AAH、肺内淋巴结(IPLN)、局灶肺炎,所以别着急马上手术。那么应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发现肺结节怎么办呢?伍建林教授分享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和AI的应用经验,并指出应像对待手术过程那样,同样重视和管理好患者的身心预后,只有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管理。
PET/CT评估肺结节的研究与应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修雁教授
修雁教授介绍了PET和CT 1+1>2的增益价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PET的标准摄取值(SUV)只是诊断的参考,并非绝对的数值。PET/CT还可用于指导穿刺活检,使用新型显像剂可以达到提高诊断效能的作用。
以小见大——介入技术
从介入呼吸病学谈肺癌早期诊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广发教授
王广发教授介绍了经支气管镜的引导与定位技术、支气管镜采样技术与现代生物学的结合、早期肺癌的微创消融技术等介入呼吸病学各项技术,指出肺癌诊治的临床体系建设除了新技术的研发、最新科技成果的转化,还要善于多种技术的整合。展望未来,肺癌的早期诊治应以精准医学为终极目标,以转化医学为创新手段,以整合医学为临床实践。
超细支气管镜BF-MP290F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上海市胸科医院孙加源教授
孙加源教授汇报了多个病例,分享了新一代超细支气管镜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使用经验。BF-MP290F的外径≤3mm,同时配有1.7mm工作通道,拥有成像质量高、可弯曲等优点,有助于对肺外周小结节的诊断。
精准医学,检测当道——肿瘤标志物
肺癌液体活检生物标志物研究及应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洪群英教授
洪群英教授指出肿瘤生物标志物具有风险预测、肿瘤检测和诊断的作用。可用于肺癌诊断的传统血清肿瘤标志物有五大类,分别是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诊断小细胞肺癌(SCLC)的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肺癌的全程管理中,肺癌血清标记物可以在不同环节发挥作用。如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时,经LDCT检测出的肺结节中有96%不是肺癌,联合LDCT与肿瘤标志物可以降低LDCT的假阳率,并减少随访需求;使用全血转录组RNA基因芯片检测血液基因表达谱,可以鉴定肺小结节的良恶性。目前,国际上仍缺乏有效的肺癌早期诊断组合模型,尤其是影像学联合肿瘤标志物的模型。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筛查的准确性并填补空白,我们研发了LCBP肺癌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不仅纳入了肺癌高危因素(年龄、性别、吸烟史)、CT信息(结节直径、边缘毛刺征),还纳入了4种肺癌血清标志物(ProGRP、CEA、CYFRA21-1、SCC),对于肺癌高危人群的恶性风险评估具有良好诊断效能。LCBP模型是第一个联合影像学及肿瘤标记物建立的肺癌诊断模型,也是中国本土化适用性研究及科学创新的示范。
血液里面的肺癌管理方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朱晓莉教授
朱晓莉教授分享了几项Meta分析,论证了五大类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良好检测性,并从监测(术后监测、病理类型转化监测、T790M耐药突变监测)、预测(EGFR TKI治疗效果、预后和生存率)角度,阐述了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作用。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为肺癌辅助诊断提供了可量化的观察指标。
集众家之所长
全球流行病学对肺结节诊断的影响——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Charles A Powell教授
Charles A Powell教授分享了全球新发癌症和癌症死亡情况,肺癌均位列第一;分析中美两国以及全球肺癌的不同高危因素,发现在高收入国家,肺癌发病率和吸烟率均不断降低,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加注重戒烟方面的工作。肺癌的检测和诊断策略应当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调整和细化。
放射治疗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何健教授
何健教授着重介绍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的应用,SBRT具有小野、集束、大剂量照射的特点,相对于手术更加安全,也主要被推荐于不可手术或手术风险较大的早期肺癌患者。一项比较SBRT和手术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纳入605例Ⅰ期NSCLC患者,手术组453例,SBRT组152例。在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方面,SBRT组为77.8%,手术组为89.9%;3年总生存(OS)率,SBRT组为90.0%,手术组为94.9%,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这项研究告诉我们,SBRT有更广泛的临床适用范围(年龄较大,不可手术或不愿手术,心肺功能差的患者),且避免了手术的创伤和并发证。随后,何健教授又列举了几项研究,强调SBRT在早期肺癌中的治疗地位:SBRT可作为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患者的标准治疗,可作为临界手术者楔形切除术之外的另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剂量分割的SBRT治疗中央型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对于高龄、一般情况差、心肺功能差的患者均可安全使用。
病理学视角下肺结节鉴别诊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岗教授
陈岗教授从病理学视角给大家详细阐述了人肺结节的鉴别诊断,突出了病理学在诊断中的重要性,展现了病理科日新月异的进步。
围手术期肺小结节定位的重要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棣教授
葛棣教授为我们探讨了围手术期肺小结节定位这一重要问题,结合近年来肺部结节衍变趋势例如影像学发展、LDCT普查力度增强、多发小结节增多、肺癌术后再发小结节增多等,展现了胸外科医生在实践中对于肺结节手术适应症对探索过程。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授牌仪式
白春学教授分别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授予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内镜筛查示范诊治基地的牌匾;为南京市第一医院和泗阳县人民医院等多个基层医院授予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基层)分中心的牌匾。以期切实推广肺癌防治知识的宣传与防治技术得广泛应用。
大会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