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ESMO公布DGNP-COL-0310最新结果,发现用于早期结直肠癌检测的血液免疫转录组学标记

2019年10月23日
编译:徐竹轩
点评:郑振东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P. Angelino1等人公布了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DGNP-COL-0310的试验数据,发现了一种用于筛查早期结直肠癌血液检测方式。

               
徐竹轩
肿瘤学硕士

大连医科大学肿瘤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1项。参编专著一部。导师:北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 郑振东主任。

背景

结直肠癌 (CRC) 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迫切需要一种有效、方便的早期检测CRC的血液检测方法,以增加筛查依从性,降低死亡率。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工具,利用循环免疫细胞(免疫转录组学)的转录组分析,启动了用于早期 CRC 检测的新血液检测的开发。

方法

为确定CRC和腺瘤检测的新转录生物标志物,通过对 DGNP-COL-0310 研究 (Ciarloni et al.,2016)(一项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入组的 561 例受试者(300 例白人和 261 例亚洲人)的RNA测序,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转录组。该队列包括 189 例 CRC 受试者、115 例晚期腺瘤 (AA)、39 例其他类型癌症 (OC) 以及 218 例无任何结直肠病变 (CON) 的个体。将几种单变量和多变量方法应用于发现集 (n=282),并将结果整合到分级系统中。排名靠前的基因被选为进一步验证和算法开发的独立集 (n=279)。

结果

与CON和OC相比,在非转移性 CRC (I-II-III) 和AA中发现了大量差异表达基因,具有显著较高的区分能力(P=10-13)。新开发的数据分析流程被用于分析转录组学数据测量,通过应用机器学习 (ML) 和自举法,新基因标记对 CRC 的诊断准确性为 82%的敏感性、88% 的特异性和90%的AUC。该标记富含与骨髓细胞活化、炎症和止血相关的基因,表明先天免疫在癌症早期反应中的关键作用。

结论

通过应用 ML方法将免疫系统的反应映射到癌症发病和疾病鉴定是确保无偏倚、全基因组、无监督基因表达分析用于高度特异性生物标志物鉴定的新方法。

专家点评

               
郑振东
肿瘤科主任,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津贴获得者。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从事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临床及科研工作20年,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乳腺及泌尿生殖系统等部位常见及各种罕见恶性肿瘤的科普宣教、预防、诊断及综合治疗,常年致力于实体肿瘤的精准诊疗和临床转化研究,现兼任: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骨髓保护专委会副主委、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精准治疗与大数据管理分会主委、辽宁省营养学会肿瘤营养治疗分会主委、辽宁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委会候任主委、辽宁省中医药学会淋巴水肿综合治疗专委会名誉主委、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常委、中国医促会肿瘤内科分会常委、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委会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医学部执行常委、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智慧诊疗分会常委等。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主持各级科研立项9项,共计2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近50篇,SCI收录 20篇,总影响因子42.79分。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居于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高居第2位,是占全球发病和死亡首位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西化,结直肠癌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发病率第2位、患病率第1位的恶性肿瘤,2018年预计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过52.1万,死亡病例约24.8万,新发和死亡病例均接近全世界同期结直肠癌病例的30%,目前我国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远低于美国及日韩,85%以上的结直肠癌发现即已属晚期,即使经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明显低于40%;相反,早期结直肠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5%,甚至可以完全治愈。现阶段我国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率低于10%,明显落后于日本(1991年早期诊断率已达到20%)和韩国(2009年已超过20%)。因此,为改变我国结直肠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低早期诊断率的现状。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措施亟待在国内推广。

肿瘤的筛查和诊断目前主要依靠内镜、影像学检测和肿瘤标志物等手段,但普遍存在局限性,且检测效能不高,敏感度不够理想。内镜往往为侵入式操作,对病人体质要求较高;影像学手段通常具有辐射性,且对早期肿瘤的识别力较低;常规肿瘤标记物检测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概率均较高。该研究提供了新的结直肠癌血液检测手段,属于液体活检的一种,拥有检测便捷、无创、风险小、检测效能高、可重复性强、样本获取方便等优点。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达到82%与88%,这项研究数据支持在临床实践中早期测定生物标志物,可以应用于癌症早期预警、早筛。同时该项检测作为精准分子诊断,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指导、耐药评估、疗效及进展预测等方面应该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期待开展更大的临床试验研究,验证该方法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最终在临床工作中推进结直肠癌的预防与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hen W, Zheng R, Baade P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 Cancer J Clin,2016,66(2): 115‐132.DOI: 10.3322/ caac.21338.

[2]Zhang L, Cao F, Zhang G, et al. Trends in and predictions of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25[J]. Front Oncol, 2019, 9: 98. DOI: 10.3389 /fonc.2019.00098.

[3]Zheng R, Zeng H, Zhang S, et al. National estimates of cancer prevalence in China, 2011[J]. Cancer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China source: Globocan 2018[R / OL]. [2019‐8‐1].]http://gco. iarc. fr / today / data/factsheets/populations/160‐china‐fact‐sheets.pdf.

[4]Allemani C, Matsuda T, Di Carlo V, et al. Global surveillance of trends in cancer survival 2000‐14 (CONCORD‐3): analysis of individual records for 37 513 025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one of 18 cancers from 322 population‐based registries in 71 countries[J]. Lancet, 2018, 391(10125): 1023‐1075. DOI:10.1016/S0140‐6736(17)33326‐3.

[5]Sankaranarayanan R, Swaminathan R, Brenner H, et al. Cancer survival in Africa, Asia, and Central America: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Lancet Oncol, 2010,11(2):165‐173.DOI: 10.1016/S1470‐2045(09)70335‐3.

[6]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Cancer J Clin, 2018,68(6):394‐424. DOI: 10.3322/caac.21492                  

相关阅读
评论
2019年10月25日
陆海燕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学习了
2019年10月24日
蒋海英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19年10月24日
蒋海英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