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王洁教授访谈丨肺癌未来的治疗模式:精细分层,优化管理

2019年05月30日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随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不断迭代发展,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可使用的EGFR-TKI靶向药物越来越多,药物选择也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时代。去年,ARCHER 1050研究公布了其总生存(OS)结果,达可替尼优于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OS显著改善,中位OS为34.1个月vs 26.8个月;同时,达可替尼的无进展生存(PFS)获益趋势在所有亚组分析中均一致,包括不同种族、EGFR突变类型。这使得达可替尼在肺癌EGFR-TKI角逐中占据了优势地位。基于已有临床证据,肺癌靶向治疗模式将如何改变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接受专访分享了她的独到观点。

               
王洁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委员

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肉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中国肺癌杂志》、Lung CancerClin Lung CancerThoracic Cancer 编委

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Chinese Thoracic Oncology Group, CTONG)委员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获中国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王洁教授采访视频

Q1:目前EGFR-TKI“三足鼎立”,三代TKI奥希替尼的OS结果也即将公布。ARCHER 1050研究结果显示达可替尼较一代TKI显著延长PFS和OS,提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治疗方案,如何合理地“排兵布阵”才能取得最理想的生存获益?是一代序贯三代(1+3)、二代序贯三代(2+3),还是先使用三代(3+X)?

王洁教授:研究发现EGFR突变是肺癌患者最常见的变异,也是十几年来研究最多的,针对EGFR突变的靶向药物已发展出一、二、三代,未来可能还会有四、五代。新的形势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怎样合理安排这些药物?怎样通过更合理、更优化的管理实现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这都是未来需要进一步进行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已了解到,EGFR突变不是一种亚型,还有更多亚型。因此,未来大的研究方向是分析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突变,在更精细分层的基础上选择治疗模式,包括一、二、三代药物与化疗、抗血管生存药物、免疫治疗等的合理联合。很多数据报道,单纯19外显子突变的患者生存时间更长,也更易出现T790M突变(突变率为60%~70%),因而在这部分患者中可以先用一代或二代药物,再用三代,这可能是合理的选择。21外显子突变更可能是异质性状态,更易合并其他改变,或许可以一开始就使用三代药物,或联合化疗。

总之,未来在EGFR突变这个大框架下,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基于二代测序的研究,观察不同治疗模式的效果。未来的肺癌靶向治疗方向就是更精细分层、更优化管理。

Q2:EGFR-TKI的不良反应是临床面临的问题之一。在ARCHER 1050研究中,根据不良反应调整达可替尼的剂量,分为3个组:始终接受45 mg治疗组,1次减量至30 mg组,经30 mg、15 mg两次减量最终为15 mg组,结果显示剂量调整能改善不良反应,但不影响达可替尼的疗效。这对我们的临床用药有何启示?

王洁教授:二代EGFR-TKI无论是达可替尼还是阿法替尼,在临床实践中都是泛EGFR抑制剂,其作用谱更宽,相应的不良反应也会更多。达可替尼即将上市,其疗效相比一代更有优势,但更多的不良反应也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难点。药物减量研究显示,达可替尼剂量减至15 mg仍然有同样疗效。期待达可替尼上市后开展这方面的前瞻性、开放性研究,对比下调后的剂量与45 mg的疗效,以积累更多应用经验和更多证据。

王洁教授寄语达可替尼上市

祝贺达可替尼进入中国临床实践,给患者和医生增加了新的武器!

评论
2020年04月17日
苏伟升
学习
2020年04月17日
徐经岚
学习
2020年04月17日
程雯霞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