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19ASCO抢先看】吴德沛教授点评:外周T细胞淋巴瘤一线巩固治疗仍以自体移植为优选(ABS:7503)

2019年05月2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5月31日~6月4日,全球肿瘤学者期待已久的年度肿瘤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芝加哥召开。今年的主题为“Caring for Every Patient, Learning from Every Patient”。本次ASCO年会上将迎来多项肿瘤领域的重磅研究。AATT研究的最终分析显示,较年轻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一线巩固治疗时,alloSCT并不优于autoSCT,而且有大量治疗相关死亡。【肿瘤资讯】特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吴德沛教授对该研究进行了点评,详情如下。

微信头图-ASCO.png

               
吴德沛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内科教研室主任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
苏州大学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所所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江苏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首届中国名医联盟理事
第十八届吴杨奖获奖者
全国政协委员

First-line therapy of T-cell lymphoma: Allogeneic or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for consolidation—Final results of the AATT study

背景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一线治疗的结果很差,指南推荐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应采用自体移植(autoSCT)作为巩固治疗。AATT(T细胞淋巴瘤自体或异基因移植治疗[autoSCT])的研究目标是寻求改善一线治疗的方法,比较alloSCT 和autoSCT。

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新诊断的PTCL患者(18~60岁)的较为年轻患者,在4个疗程CHOEP和1个疗程DHAP后达CR、PR或SD,比较alloSCT和autoSCT。患者接受BEAM后行autoSCT或清髓预处理(氟达拉滨、白消安、环磷酰胺)后行匹配相关或无关供体alloSCT。主要研究终点为3年无事件生存(EFS)。这项研究在预先设定的中期分析后后停止(JCO 33,2015,suppl 8507a)。

结果

103例患者随机分为autoSCT组(54例)或alloSCT组(49例),中位年龄50岁,男性63%。36例(35%)不能进行移植,多数源于早期进展。EFS的中位观察时间为42个月。alloSCT与autoSCT的3年EFS和总生存率(OS)无显着性差异,EFS分别为43%(95%CI 29%~57%)和38%(95%CI 25%~52%),p=0.58,OS率分别为57%(95%CI 43%~71%)和70%(95%CI 57%~82%),p=0.41。接受autoSCT(n=41)和alloSCT(n=26)的患者比较EFS、PFS和OS,均无显著性差异。无患者复发,但alloSCT患者有8例(31%)死于治疗相关死亡(TRM),autoSCT后13例复发(36%),但无TRM。aaIPI 2/3和0/1的患者比较,所有研究终点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应用alloSCT或autoSCT对PTCL有治疗反应的患者进行巩固治疗,并无显著性生存差异,而且GvL效应还导致大量TRM。对于较年轻的PTCL患者,autoSCT仍是优选巩固治疗,而且autoSCT后复发患者还可采用alloSCT成功进行挽救性治疗。

吴德沛教授点评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属于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国际T细胞淋巴瘤工作组的资料显示此类淋巴瘤患者的总体预后极差,五年无进展生存率不足30%。因此,如何提高这部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是一件极为重要又棘手的临床难题。

PTCL一线治疗复发率高,二线治疗有效率低,因此干细胞移植在PTCL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不同的移植类型又存在各自的优缺点,自体移植(autoSCT)安全性好,但复发率高,异基因移植(alloSCT)可以通过移植物抗淋巴瘤效应来控制肿瘤,但移植相关死亡率高。在此背景下,AATT研究目标正是寻求改善一线治疗的方法,比较autoSCT和alloSC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该项研究为为数不多的PTCL的前瞻性比较autoSCT和alloSCT的一线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随机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较年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一线巩固治疗时,alloSCT并不优于autoSCT,异基因移植仍然难以撼动自体移植的一线巩固地位。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研究。后续随着入组患者的增多,可以进一步将患者移植前疾病缓解状态、预后危险等方面进行分层分析,把适合自体移植或异基因移植的患者筛选出来;另一方面选择合适的异基因移植的时机以及优化异基因移植的预处理方案,包括非清髓或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的应用来降低移植相关死亡率等。

PTCL异质性很大,随着人们对PTCL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表现认识的不断深入,各类新型化疗药物如普拉曲沙、苯达莫司汀及新型靶向药物如西达苯胺、Brentuximab vedotin、PI3K抑制剂等为PTC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未来PTCL的治疗模式将可能随时改写。

参考文献

http://abstracts.asco.org/239/AbstView_239_268099.html


责任编辑:Amiee


评论
2019年05月29日
153****8155
厦门市第三医院 | 肿瘤内科
2019年05月27日
13625170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 其他
学习了
2019年05月27日
阿德
黑山仁和医院 | 内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