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19 CSCO指南会】林桐榆教授: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逐年更新,合理使用是关键

2019年05月0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4月26-28日,“2019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余名肿瘤学专家共聚一堂,见证多个肿瘤诊疗指南的发布。在黑色素瘤诊疗指南发布专场,各专家分别针对肢端和粘膜黑色素瘤、黑色素瘤辅助治疗、晚期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等指南更新进行了详细解读。【肿瘤资讯】特邀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林桐榆教授,详情如下。

               
林桐榆
主任医师、教授

现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首席专家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CSCO中国淋巴瘤联盟副主席
CSCO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CSCO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CSCO抗肿瘤药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协作组织(CSWOG)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
为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新药评审专家、国家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美国血液肿瘤协会(ASH)和欧洲肿瘤学会(ESMO)会员,任多家中外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主要从事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主持包括“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基金和多项Ⅰ、Ⅱ和Ⅲ期多中心临床研究,已在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

见证《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更新,数版更新感慨良多 

林桐榆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是CSCO成立的第一个专家委员会,于2007年成立,成立时有包括我在内的11位专家。当时,国内的黑色素瘤诊疗,尤其是对于高风险患者的诊疗,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我在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ACC)学习时曾用过2000万单位的高剂量治疗进行静脉滴注,并且这种高剂量应用在美国比较常见,但对于国内同行而言是不可思议的。2003年,我们抱着很大的风险开始使用高剂量治疗,当时国内几乎所有的干扰素产品Ⅰ期临床最高剂量也就500万单位,很少会应用2000万单位这么高的剂量。

自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成立以来,委员会做了很多的工作。作为最早推出的CSCO指南,《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从第一版到现在的第六版,每一版都进行了更新,并且更新幅度非常大。黑色素瘤从很少关注、几乎没有药物选择,到随后的干扰素,再到现在引领肿瘤治疗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众所周知,PD-1抑制剂引领了肿瘤免疫治疗风暴,很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最开始都是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另外,CDLA-4抑制剂对黑色素瘤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从2011年获批到现在,如何将其联合使用也是研究重点之一。对于黑色素瘤而言,最关键的进步是免疫治疗从单药到联合、从晚期到辅助,意味着患者从“不可治愈”到“潜在治愈”的转变。

合理使用指南,为患者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林桐榆教授:首先,国内黑色素瘤与国外黑色素瘤存在差异,国外以皮肤黑色素瘤为主,国内的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在治疗方面可能与之不同。其次,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不同,包括BRAF抑制剂的靶向治疗已经可以用于术后的辅助治疗,PD-1抑制剂也可用于术后。最后,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如何与化疗进行联合使用是国内下一步的探索方向。

实际上,指南只是基层医生需要遵循的一些诊疗规范,不要把指南当成“圣旨”,认为指南一定是对的。指南很多内容都是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推荐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率,可能是目前比较合理,而非患者接受这种治疗后一定会被治愈。

另外,如何合理应用指南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等因素而定。比如,指南中有3种推荐,应该选择最适合患者自身情况的方案,而非3种推荐的治疗方案一起使用。“是药三分毒性”,希望大家在使用时要注意每位患者对药物不同的耐受性,安全有效才是目标。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能用一万块治愈的就不要用两万块钱,因此提高药效比非常关键。 

欢迎专业医生添加小助手微信号,与小助手沟通交流。告知小助手临床科室,小助手邀请您加入乳腺癌、黑色素瘤等专业临床交流群!

WechatIMG53.png

相关阅读
评论
2019年06月28日
赵冬梅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 | 肿瘤科
受教
2019年05月04日
a秀
郸城县中医院 | 肿瘤科
不错
2019年05月03日
王博
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