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2日,由浙江省抗癌协会和浙江省肿瘤医院主办的“第四届消化道肿瘤钱塘峰会”在杭州钱江新城万豪酒店隆重召开,大会主题为“聚焦消化肿瘤,前沿、精准、实战”,吸引了600余名省内外消化道肿瘤领域医务工作者参与和交流,共同感受消化道肿瘤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学术争鸣。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为大家奉献了精彩纷呈的学术内容。会议伊始,浙江省肿瘤医院应杰儿主任作为大会执行主席开场发言,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于恩彦教授和浙江省抗癌协会吴扬秘书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大会主题报告分胃癌专场、肠癌专场、肝胆胰专场、GI热点专场、免疫再回首以及临床热点专场、肿瘤营养实战论坛、消化道肿瘤MDT专场等。
胃癌专场由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潘宏铭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滕理送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湛先保教授共同主持。韩国University of Ulsan College of Medicine的Yoon-Koo Kang教授报告 “胃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免疫治疗(抗CTLA-4、抗PD-1/PD-L1)在胃癌中的相关临床研究,ATTRACTION-2、KEYNOTE-012、CheckMate-032研究提示无论东西方人群抗PD-1治疗均可以改善标准治疗失败后的胃癌患者的生存,但疗效只限于部分人群,大部分人群仍然效果欠佳,故通过有效的标记物筛选合适的人群尤为重要。PD-L1表达水平的作用仍存争议,TMB的作用需进一步探讨,MSI的预测作用在泛病种中已经被证实,EB病毒可能作为潜在的胃癌免疫治疗的预测因子,低钠血症和高中性淋巴比可能与免疫治疗负相关;免疫靶向与化疗或其他靶向药物联合是胃癌免疫治疗的新方向,同时介绍了免疫治疗在Ⅲ期胃癌中的研究现状。CSCO理事长李进教授报告“创新药高度竞争环境下的出路——抗肿瘤创新药临床试验设计的实践”。李教授从“临床研究历史” “Ⅰ期临床试验设计”“单臂临床试验设计”“创新探索”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抗肿瘤治疗从化疗时代迈向靶向、免疫治疗时代,临床研究的模式需要改变。随着科技的创新,人工智能的发展,临床试验将变得更加高效、科学、智能,PK/PD模型将贯穿临床试验全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讲述“胃癌精准治疗研究进展”。从精确全面的分子分型是精准治疗的前提、最佳临床研究模型的建立与特征鉴定、基于PDTX模型探索有前景的靶向治疗策略、靶向精准治疗过程中的精准监控等方面进行阐述。胃癌分子分型的细化,胃癌蛋白质组学,磷酸化蛋白质谱,基因突变(Muc16)的筛查,信号通路(RhoA调控通路)的探索,靶向HER家族治疗药物-HER3、afatinib、吡咯替尼、RC48-ADC、靶向EGFR扩增的研究,靶向血管治疗药物阿帕替尼,靶向细胞黏附分子CLND18.2抗体,靶向HGF/MET通路药物volitinib,靶向DNA损失修复药物奥拉帕尼,靶向肿瘤微环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tDNA、CTC、腹水外泌体等多方面在胃癌精准治疗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成功,有失败,现阶段抗击胃癌任重道远。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教授报告“进展期胃癌外科临床研究发展和展望”。提出外科临床研究在1990年从经验医学进入了循证医学阶段,Dutch临床研究开创了胃癌外科临床研究,经过15年的随访奠定了胃癌D2根治术的地位。里程碑式研究JCOG9501否定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D2+PAND)的预防性清扫价值。后续外科临床研究快速发展,JCOG9502、JCOG1001、JCOG0110、REGATTA研究就手术方式、手术入路、姑息性手术价值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大部分胃癌手术相关临床问题。现在外科临床研究进入了新技术研究阶段,我国学者发起的CALSS-01、02、03、04系列研究证实了腹腔镜等微创手术安全可靠,非劣效于开腹手术。FLOT4为代表的欧美围手术期治疗的成功是否适合亚洲人群值得进一步思考。总之,目前进展期胃癌外科临床研究进入了新时代,微创+综合治疗双轮可驱,未来可期。讨论环节郑宇主任、杨柳主任、郭群依主任、潘月芬主任就上述四个专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肠癌专场由浙江省中医院郭勇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徐农教授共同主持。浙江大学附属浙二医院张苏展教授报告“2018精准医疗2.0,拿什么奉献给结直肠癌”。分子标记物检测的发展驱动了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进展,因此分子检测需要规范化、标准化。变异类型除了点突变外仍然要关注基因的扩增、融合、重排、插入缺失。检测标本包括肿瘤组织、遗传组织、液体活检要谨慎选择。篮子研究和雨伞研究两种不同的研究形式应运而生。FOCUS4研究是目前经典的伞式多生物标记物(biomaker)研究,但是研究结果令人失望。SWOG S1406研究抗BRAF、HERACLES研究抗HER2扩增以及免疫治疗在MSI-H/dMMR泛肿瘤中的成功、LOXO-101针对NTRK的篮子试验的成功都为肠癌精准治疗提供了方向。但是目前肠癌精准治疗之路依旧任重道远。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孙伟劲教授的“细谈肠癌辅助化疗疗程的争议”,以2017年ASCO的IDEA研究在肠癌辅助治疗疗程上的研究结果引入。孙教授一方面分析了IDEA临床研究的设计及试验结果,其中存在很多的不均一性;另一方面介绍了肠癌辅助治疗的历史发展,从INT-0035辅助治疗的引入,INT-0089研究奠定5-Fu/LV 6个月的治疗周期,到FOLFOX治疗方案引入的MOSAIC研究。为了减轻奥沙利铂带来的神经毒性因此进行了IDEA研究,但是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5-Fu、DPD的状态、化疗开始时间、肿瘤类型(黏液型/非黏液型)都会影响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实施。dMMR、BRAF、RAS基因状态在Ⅲ期CRC辅助治疗后复发患者的生存有相关性。因此,肠癌辅助化疗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明确。
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Overman MJ教授报告“肠癌免疫治疗进展”。首先,介绍了MSI-H/dMMR肿瘤的特点,MSI-H/dMMR的检测手段及各手段的优缺点,目前抗CTLA-4和抗PD-1/L1是最主要的两大免疫治疗药物,2015年ASCO上的报道证实了抗PD-1对dMMR肿瘤的疗效,CHEKMATE-142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抗PD-1±抗CTLA-4在dMMR CRC中的生存优势,这种优势并不受BRAF突变、PD-L1的表达水平和Lynch综合征与否的影响,而且有一部分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的生存。免疫治疗在mCRC中的一线治疗(单药/联合)也在进行中,其在新辅助治疗也有极大的优势,因此新辅助治疗相关研究在进行中,免疫治疗进展后的治疗方案及其耐药机制值得进一步思考。最后对pMMR/MSS结直肠癌患者免疫治疗单药或联合治疗的研究进行了介绍,虽然大部分都是阴性结果,联合血管靶向治疗可能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仍需对CRC分子亚型和肿瘤免疫微环境做更深入的研究。讨论环节郑勤红教授、楼海舟教授、杨新妹教授和周月芬教授就肠癌专场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同时感谢上海东方医院薛俊丽医师和浙江省肿瘤医院韦青医师的同声传译。
卫星会由李进教授和潘宏铭教授共同主持。浙江省肿瘤医院邵国良教授报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就临床研究的设计和结果进行了详细剖析,同时也指出免疫治疗具有局限性和未来思路。徐农教授报告的题目是“All in one——洞悉分子力量”。阐述了FoundationOne CDX(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在全面基因组型分析、协助胃肠肿瘤靶向治疗、胃肠肿瘤免疫治疗探索中的作用。CDX可识别常见驱动基因,指导精准靶向治疗,探索靶向治疗耐药机制、发现新的生物标记物等。讨论环节牟海波教授、李达教授、张仕蓉教授对上述演讲进行探讨思考。肝胆胰专场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贤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卢丽琴教授、宁波市第一医院严志龙教授的共同主持。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梁后杰教授报告“胆管癌内科治疗进展”,以胆道肿瘤的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切入,谈及晚期胆道肿瘤一线化疗方案从最初的吉西他滨单药到GC/GEMOX/GS/NG双药联合的发展再到2018年ESMO上GCS三线联合都显示出了临床获益;不常规推荐进行二线治疗,但是PS评分好、一线治疗的反应佳(ORR or PFS>6个月)、胆红素水平正常和CA199正常可以选择进行二线治疗;不管在一线还是二线治疗中靶向治疗现状不尽如人意,免疫治疗亦正处于研究中,分子分型及治疗趋势前景广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理伟教授报告“基于转换研究的胰腺癌药物治疗策略”,从病因、胰腺炎癌转化、新药研究策略几个方面展开讲授了转化研究的概念进展,提出现有药物新药联合、抗间质与微环境研究、加强免疫治疗、基于分子分型的精准治疗等策略,并对胰腺癌的治疗提出积极展望。南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刘秀峰教授带来“真实世界的晚期肝癌的内科治疗地位”,指出我国肝癌的特点是男性为主、大部分乙肝相关、一半以上的患者初诊时已经是BCLC C期;我国CSCO指南推荐TACE术可以作为肝癌的辅助治疗(2A类推荐);无论肿瘤分期是早期还是晚期多学科合作应该贯穿始终;最后刘教授也介绍了免疫治疗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讨论环节陈百松教授、李海金教授、冯正权教授提出疑问,发表见解,带动现场参会者讨论。
GI领域前沿进展专场由永康市中医院吕章春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郑志强教授共同主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天舒教授报告“胃癌转化治疗进展”,谈及了晚期胃癌定义、治疗现状、手术与否、REGATTA研究、转化治疗肝/淋巴结/腹膜转移患者的疗效等话题,给予现场观众极大的启发。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袁瑛教授报告了“2019 ASCO GI肠癌进展”,通过介绍近期若干临床研究结果,就直肠癌放化疗后手术等待期长短pCR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概率、免疫评分与预后关系等,由浅入深探讨了本年肠癌辅助/新辅助/姑息治疗的进展。张小田教授报告“2019 ASCO GI胃癌进展”,讲述了KEYNOTE181的成功与KEYNOTE061失败的思考、Zai研究的启示等,提供了胃癌治疗的新思路,简单介绍了多条“一句话新闻”的abstract,虽然得到的关注较小,但也是值得进一步思考。讨论环节陈莉莉教授、蒋红良教授、楼君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免疫再思索专场由杭州市中医院黄挺教授、丽水市人民医院梅祎军教授、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孙文辉教授共同主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晓东教授报告“免疫治疗疗效评估的问题发展”,指出免疫治疗存在延迟反应、假进展、超进展等“非常规反应模式”,传统疗效评估不适用于免疫治疗,对比了irRC与RECIST标准的差别,引出irRECIST、iRECIST、imRECIST标准等概念并进行详尽阐述。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俊教授讲述了“免疫联合治疗机制及前景”,由从PD-1通路看肿瘤免疫治疗的分子标志物开讲,提出了如何选择联合策略、联合还是续贯、如何显示免疫活性的提高、生物标记物及耐药机制等问题,发人深省、引人深思。浙江省肿瘤医院应杰儿教授最后带来“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治疗”,详尽探究irAE的特点和临床管理以及激素与免疫治疗相关性这两点。指出糖皮质激素作为肿瘤治疗重要的药物,不再局限于处理肿瘤相关合并症,免疫治疗时代其对irAE也是治疗基石。糖皮质激素在基础研究中显示出免疫抑制作用,ICI治疗过程中合并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否会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还未达到共识,基线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降低ICI疗效,对于ICI治疗的患者,临床医生在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时长及剂量上需细细考量。讨论环节赵同伟主任、金剑英张晓琛教授就免疫治疗临床实践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临床热点论坛”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拉开了序幕。话题一“mCRC后线治疗药物选择”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潘月龙教授和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叶孟教授共同主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宇红教授讲述了“从生存角度考量mCRC的后线治疗”,分别从“有可干预药物靶点患者”“无可干预药物靶点患者”和“适合局部区域处理手段患者”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肠癌后线治疗可考虑进行MSI-H、Braf突变及HER2等相关基因分子检测,寻找可能的药物干预靶点,进行相应的靶向治疗(免疫检测点抑制剂、vemurafenib等抗Braf治疗、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等抗HER2治疗);无可干预药物靶点的患者可以进行老药的重新引入;同时后线治疗合适人群也可以进行SIRT、RFA、DEBIRI等局部治疗手段。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郭伟剑教授“从生活质量角度考量mCRC的后线治疗”,强调了生活质量评估的意义。从生活质量方面考虑,无论选择何种药物,更高的缓解率、更低的毒性都是不可忽视的两点因素,并提出了到底是“活得长,还是活的好”的问题,引人深思。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李秋教授“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考量mCR的后线治疗”以独特的见解指出:有效、安全、经济是合理用药的三要素,成本效应分析不应被忽视。讨论环节钱素英主任、王建芳主任、徐益元主任就上述议题提出了问题与探讨。
话题二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临床试验机构徐伟珍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维佳教授的主持下,浙江省肿瘤医院药剂科黄萍教授带来了“生物类似药的国家政策和发展前景”,为临床医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生物类似药,指出生物类似药有能突破严重及慢性病治疗瓶颈、降低医疗成本的优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林颖主任、杭州市肿瘤医院郑松主任随后进行点评,发表感想,现场反应热烈。话题三是关于“如何精准诊断:临床、检测、病理多学科解读”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张东生教授以消化道肿瘤中预测性生物标记物为切入点,讲述了“免疫治疗标记物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探索”。在方维佳教授和浙江中医药大学舒琦瑾教授组织下,临床专家李达、王喜、牟海波,病理专家吴伟、张仕蓉和检测专家韩苗、严俊荣就2个病例对错配修复基因检测的标准,如何精准诊断,血浆动态监测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是否有必要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展示了临床实践中精准诊断的重要性和困难。
最后,在话题四中对2018年10月发布的“结直肠癌肺转移专家共识”,王晰程教授进行了充分的解读,吕汪霞主任和傅健飞主任等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肿瘤营养实战论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肿瘤患者的营养管理尤为重要,却总是被忽视。“肿瘤营养实战论坛”在潘宏铭教授和滕理送教授的发言中开始,肿瘤成为慢性病,吃的质量、活的质量越发重要,如何通过改善营养提高抗肿瘤的疗效也是临床值得肿瘤领域专家思考的问题。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吴丹教授和金华中心医院肛肠科王建平教授的主持下为大家重温了肿瘤营养的理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张片红教授的“肿瘤临床营养”首先解读了国家政策“国民营养计划”的相关内容,浙江省要求到2020年营养风险筛查率需达50%,营养干预率达50%;并简单介绍了营养评价、营养干预的实施;提出EN和PN互补,不应排斥。EN经济、简便、符合生理功能,只要条件允许,首先EN。最后介绍了JCI等级医院评审中对临床营养的要求,提出了肿瘤临床营养治疗的相关要求。浙江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营养科主任姚庆华教授的“肿瘤营养全程化管理的临床运用”首先介绍了肿瘤患者群体的营养现状,存在肌减少症的患者预后更差,随后通过一例晚期胃癌患者的具体营养治疗病例,介绍了营养三级诊断和五阶梯治疗,营养治疗贯穿整个抗肿瘤治疗期间,通过补充乳清蛋白、w-3,改善肌减少症,调整营养结构保护脏器功能;从而使患者的生存显著延长。实战病例环节在杭州市肿瘤医院王凯峰教授、宁大附属鄞州医院肿瘤陈俊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俞雄飞教授和浙江省肿瘤医院陈媛媛教授的共同主持下,郭庆渠主任、花永虹主任、潘勤主任和毛晨宇主任分别带来了进展期胃癌伴幽门梗阻围手术期、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淋巴瘤合并肺部感染化疗期间、围手术期胃癌化疗期间的肿瘤营养病例实战,为肿瘤治疗期间营养治疗的实际操作提供了范例指导。
消化道肿瘤MDT专场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会议大厅灯火通明,“MDT专场”开场了。专场迎来了两位世界级消化道肿瘤专家韩国学者Yoon-Koo Kang教授和美国学者Weijing Sun教授。肠癌MDT由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笑雷教授和徐农教授主持,以各组交叉讨论的形式进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团队带来了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病例,初诊为左半结肠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但峰回路转,最终病理诊断为左半结肠腺癌合并小B细胞淋巴瘤,对此北京肿瘤医院影像科朱海滨教授帮助梳理了肠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瘤的鉴别诊断,通过文献解析认为血管瘤并非血管靶向药物治疗的禁忌。浙江省肿瘤医院团队带来一个经典的右半结肠癌肝转移的病例。Weijing Sun教授就两个肠癌病例从一元论和二元论进行了辩证思考;阐述PET-CT阳性并非肿瘤所独有,需要谨慎解读PET-CT的结果;并要求肿瘤科医生应该具备肿瘤病理学和肿瘤影像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其中一个患者RAS基因状态从wild type到mutation需要考虑肿瘤内部异质性的问题;对于有可切除肝转移患者要争取做到20%~30%的治愈率,但也要做好70%~80%复发的准备;最后他提出对于反复复发的病灶可以重新活检重新评估肿瘤的病理及基因状态。孙教授犀利而入木三分的点评赢得满堂掌声。胃癌MDT在绍兴市人民医院陶峰教授和丽水市中心医院徐宏涛教授的主持下进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团队提供了一个局部进展期胃癌经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病例,就新辅助化疗或是新辅助放化疗该如何选择,治疗后达pCR辅助治疗需要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浙江省肿瘤医院团队带来的病例是肝、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胃癌,就转化手术时机的选择问题展开了讨论。随后就以上两个胃癌病例,Yoon-Koo Kang教授进行了评价,他认为临床实践来源于证据,广泛应用于东方胃癌治疗的D2手术并不被西方学者提倡,用西方临床研究的数据来指导东方患者的治疗存在不妥之处,而新辅助治疗是西方的,在亚洲新辅助治疗并不能完全纳入临床实践,亚洲胃癌的治疗模式更偏向于D2手术+辅助化疗;目前胃癌转移灶的切除并不能作为晚期胃癌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这部分患者需要严格筛选,但目前并不清楚筛选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Kang教授就本次的病例给出了针对性的诊疗意见。会场内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众人意犹未尽,MDT专场落下帷幕。
至此,第四届消化道肿瘤钱塘峰会宣告结束,完美落幕。作为交流平台的钱塘峰会,又一年圆满完成任务。每一位学者,都在此与业界同仁交流知识、收获进展、开展合作,获益良多、意犹未尽,也都对钱塘峰会表达了高度认可和赞许。最后,用几句话来总结:
三月钱塘浪拍岸,
齐话学术共尽欢,
热点前沿精彩占,
继期来年续风采!
让我们2020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