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热烈祝贺廖美琳教授荣获第二届“上海白玉兰医学巾帼成就奖”

2018年01月19日
来源:上海市胸科医院

(左起第六位为廖美琳教授)

今日,由上海市女医师协会等主办的第二届“上海最美女医师”系列奖项举行颁奖典礼。本届评选首次设立“上海白玉兰医学巾帼成就奖”,以表彰一批年过70依然活跃在临床一线的女医生。廖美琳教授获此殊荣。

廖美琳教授荣获第二届“上海白玉兰医学巾帼成就奖”

1月19日《文汇报》官方APP首页刊登专题报道

微信图片_20180120002753.jpg

廖美琳小传

微信图片_20180120002805.jpg

1934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市胸科医院首席专家。

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在国内率先提出小细胞肺癌多学科诊治策略,开创中国小细胞肺癌综合诊治先河。长期从事各类肺部疾病的诊治,尤其在肺部肿瘤诊断、肺癌化疗和多学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方案的研究、肺癌的靶向治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胸部肿瘤的应用等方面颇有建树。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了《肺癌》、《肺癌诊治规范》、《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部肿瘤学》、《微小结节肺癌》等医学专著,参编专著10余部。

兼任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荣誉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协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肿瘤学会委员、中华肿瘤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防痨协会理事、上海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呼吸学会委员等学术任职。

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科研奖项。曾荣获中国医师奖、全国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十佳医生”、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医学荣誉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永远把患者放在第一位”

                      ——廖美琳教授专访

无论是在患者眼里,还是在肿瘤专家眼里,她的医术都很“神”,能一眼“瞅”出疑难杂症,挽回患者的生机。而这一切,都源于她早年就养成的从书本寻找答案的钻研精神。

在中国肺癌研究领域,她被尊为执牛耳者:率先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的女性肺癌的流行病研究和外周血干细胞支持下的肺癌高剂量化疗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小细胞肺癌的手术多学科综合治疗。

今年已84岁高龄的她,出门诊,查房,参加会议……她倾其所有地传帮带教,图的是“学生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我未完成的事业延续下去,发展下去”。

“我以老师为榜样,把‘为患者服务’的精神贯穿于整个临床工作中”

廖美琳出生在苏州,成长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回国后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就聪明伶俐的廖美琳在高中毕业后,准备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电机专业,却因父亲意外中风病逝,遂改填报上海第二医学院,决心成为一名医生,以图将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1957年7月廖美琳从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新成立的上海市胸科医院从事肺内科工作。

“我踏入胸科医院不久就亲眼目睹两件事,让我难以忘怀,且深受教育。”廖美琳回忆说,一天,她跟着吴善芳老师去看门诊,还未走进诊室,早已等候在门口的患者都毕恭毕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这一站,把我吓了一跳。当时,就有患者对我说:‘吴医生是个好医生,我们真心佩服他,他说的话我们患者都爱听’。”

又有一次,一位因缺乏营养骨瘦如柴的肺结核患者意外地发现床头柜上多了一碗浓浓的罗宋汤,里面还有当时相当紧缺的牛肉。后来一打听,大家才知道,这碗罗宋汤是吴善芳老师亲自为患者熬的。

廖美琳说:“我以老师为榜样,把‘为患者服务’的精神贯穿于整个临床工作中,不但激励着自己,也影响着我的学生。你要想让患者真心尊重你,首先自己要付出真心。”

与恩师徐昌文(居中)合影

上世纪60年代,还是主治医生的廖美琳目睹粗大的引流管插入患者有积液的胸腔进行引流时患者痛苦不堪的神情,她为此常常自责。经过反复思考与研究,廖美琳大胆地提出了用细硅胶管取代旧式的粗引流管,实现持续引流,并辅以药物注入治疗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接着,她根据临床实践撰写了一篇总结性论文《细硅管胸腔插管引流治疗癌性胸腔积液》,彻底推翻了此前一些医学权威认为“胸水不治”的观点。

瘦弱的廖美琳在患者危急时刻,有时会迸发出连她自己也想不到的力量。一次值班时,看到呼号灯亮起,廖美琳第一个赶到病床前,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就一把将患者倒提起来,拍着他的背让他呕出了血块,解除了患者的窒息危机。要知道,这是一位男性患者,体重不轻。提起这件事,廖美琳说:“当时也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大概是医生的本能和应激吧。”

“医生永远要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廖美琳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患者解决痛苦。注意到肺癌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廖美琳又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始了对肺癌诊治的研究。她的第一篇关于肺癌的论文——《肺癌的倍增时间与预后的关系》被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更增强了廖美琳研究肺癌的信心。

“在肺癌研究领域,她总是执牛耳”

 廖美琳先后荣获了中国医师奖、中国肺癌研究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无论是在患者眼里,还是在肿瘤专家眼里,廖美琳的医术很“神”。

一位农村来的患者在县医院被诊断为肺癌晚期,慕名赶到上海找廖美琳救命。患者一进诊室,廖美琳就闻出他身上的“味道”不对劲。她告诉患者,你这味道是典型的细菌感染引起的。化验结果证实,果然是肺脓疡。于是患者住院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原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回忆说:“我省一位中年患者肺部有一占位性病变,多家医院均诊断为肺癌,患者极度悲观绝望。廖教授在研究了患者的CT和PET-CT报告后,明确提出患者肺部的占位性病变不是肿瘤,可能是肺部霉菌感染。术后的病理报告结果证实了廖教授的诊断完全正确。廖教授如此精湛的医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位中年肺癌患者曾经复发了好几次,仔细分析之后,廖美琳发现新长出来的病灶和以前的病灶是由不同基因导致的,是一种“异质性肺癌”,于是她建议患者手术切除两个新病灶,再用原先的药物继续控制老病灶。结果,这位老患者手术后又活了5年,到今年已经带瘤生存了14年。

上世纪70年代末,廖美琳重点研究小细胞肺癌,在国内首先提出小细胞肺癌化疗结合手术的多学科治疗,将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10%以下提高到36.3%,改变了以往认为小细胞肺癌不能手术的观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她在国内还率先开展了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多学科随机研究。1985年开始,她开展肺癌化疗的新药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支持下的高剂量化疗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使这部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2个月,进一步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1995年,廖美琳开始负责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肺部肿瘤学”的研究,2001年她又负责建设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一龙教授说,自己知道廖美琳这个名字,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住院医生,而廖医生已是我国肺癌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敬仰之余总觉得她是那么遥远”。在1996年于上海举行的第6届全国肺癌大会上,吴一龙才第一次认识廖美琳,“记得那一年她所作的大会报告,是关于肺癌临床研究、设计和统计学分析的内容,这份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指引我之后在循证医学道路上探索和寻求的启蒙之作”。

在吴一龙教授眼里,廖美琳教授是肺癌领域的全才。他说:“廖美琳教授在肺癌研究上的独到眼光和开拓性探索,令人钦佩: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化疗研究、外周血干细胞支持下的肺癌高剂量化疗、肺癌的预后因子研究,还有她专注的女性肺癌问题等,可以说,在肺癌研究领域,廖美琳教授总是执牛耳,是我们前进路上的领跑者。”

“在同样吸烟的条件下,女性患肺癌的危险性要比男性高出3倍”

作为女性,廖美琳对女性患者有着特殊的关爱,她最早开始关注“女性肺癌研究”,率先进行了大规模女性肺癌的流行病、病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得出的结果令人咋舌:“中国女性肺癌比例明显高于欧洲等西方国家”,“上海女性肺癌发病率属全球高发病率行列”,“上海中心城区女性肺癌发病增加幅度高于男性”,“肺癌确诊时女性晚期多于男性”。2006年,廖美琳的这篇题为《中国上海人群女性肺癌的发病和时间趋势及生存时间》的论文,获得了当年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数年空缺的状况。

针对女性肺癌的流行病研究状况,这些年来,廖美琳更是注重女性肺癌防治的宣教工作,并把“戒烟”二字放在首位。她说:“过去对肺癌高危人群的界定是‘抽烟’、‘男性’,而现在女性不能再排除在高危人群之外了,在同样吸烟的条件下,女性患肺癌的危险性要比男性高出3倍。”

廖美琳解释说:“对于同样致肺癌的环境‘烟’,女性更脆弱。女性肺癌患者越来越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女性吸烟或被迫吸‘二手烟’导致肺癌的产生,二是常年吸取厨房油烟,导致肺部病变。成年女性体内有一种被称为CY1P1的酶,这种酶能够使香烟中的致癌物质活化,从而种下危害健康的种子。”

为此,无论是在医院进行诊疗,还是到社区参加宣教,廖美琳总是大声呼吁“戒烟是第一位的”,劝告大家尽量减少“被动吸烟”。

廖美琳还指出,触摸“三手烟”将使孩子变笨。所谓“三手烟”就是吸烟以后有害气体颗粒会粘在衣服、被褥、家具上,被人触碰而受到污染。吸烟后笼罩的烟雾气体中含有大于4000种化学物质,包括焦油、一氧化碳和刺激性气体,其中致癌物质就有60多种。在烟雾环境下,青少年儿童的体格发育会迟缓,造成精神紧张、情绪不安、内分泌失调。在“二手烟”、“三手烟”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进入成年后肿瘤的发病率也会增高,尤其是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更高。

廖美琳提醒人们:“由于肺癌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或对呼吸道的一些症状不重视未能及时诊治,70%的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我们提倡定期健康体检。体检一般分为健康体检以及防癌查体,建议女士们到专科医院进行专业的防癌查体。出现咳嗽、咯血、间断胸痛等与肺癌常见症状相似的女士尤其要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求诊。”

“一个人冒尖没有用,关键是看有无培养好接班人”

“我在上海市胸科医院遇到了两位好老师,一位是徐昌文教授,另一位是吴善芳教授。我从两位老师身上学到了精湛的医技,更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热情对待患者。今天我感到尤为高兴的是,我的众多好学生纷纷成长起来,并且已经挑起了大梁,像陆舜、简红、陈智伟……”说起自己敬爱的老师和得意的学生,廖美琳一脸的幸福。

已经成为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的陆舜是1988年进入上海市胸科医院并师从廖美琳的。他说,“每每回忆起老师的教诲,如沐春风。老师一直谆谆教诲我要先做人,后做学问,要求我们善待患者,善待同事,要尊重师长,尊重同道,而她的身体力行更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在陆舜的印象中,廖老师对待患者极其耐心和细致。那些慕名而来找她看病的患者,有的光病史和影像学资料就有几斤重,“老师每次都要求我们根据时间顺序排好,每张仔细阅读。她很少在下午一点前结束上午的门诊时间,50多年来她几乎都是如此”。

作为学生,陆舜还亲身感受老师诚以治学和宽以待人的风范,“她要求我们对待学问要严谨。每次对于我的论文,老师都修改了不下五六次,每个数据、每张图表老师都认真核实。最初的文章老师几乎等于重新再写了一遍”。

让学生们感佩的还有她勤奋、无私的精神。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的廖美琳每星期的日程还总是排得满满的:两个半天的特需门诊,为全国各地来的肺部疾病患者细心诊治;每周一次的病房带教查房,以丰富的学识为年轻医师讲解具体的临床问题;坚持参与科室疑难病例的讨论会诊,为年轻医师剖析难点、开发思路。另外,她还应邀外出会诊、参加会议,还在坚持学习、看书、查资料……忙得不亦乐乎。

廖美琳教授“桃李满天下”

作为医院首席专家,廖美琳还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任务。为了使更多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她因人施教,制定培养计划,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因势利导,毫无保留地传授带教;她还积极创造条件,帮助青年人开展科研、开设课题,利用各种渠道,选送中青年医师出国进修深造;她还举贤荐才,甘当人梯,支持和培养青年骨干走上管理岗位。从医术到医德,从20多岁的实习医生到四五十岁的专家主任,只要是她自己的学生,她都会真诚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教导。廖美琳常常告诉学生,做人要“谦和”,无论对待同事、朋友或病人时,都要谨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廖美琳在很多场合都说:“作为学科带头人,要有自己的接班人,形成一支老、中、青的梯队,才能让前辈医生们的所学所得经久不息地流传下去。一个人冒尖没有用,关键是看有无培养好接班人。只有把接班人培养好了,后继有人了,才算真正的成功。”

她还一直担任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肺癌诊断和多学科治疗”的负责人,从1996年至今己成功举办10多期,培养了全国各地近千名医务人员。对于培养学生,她总是倾其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我希望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超越我,把我所未完成的事业延续下去,发展下去。”廖美琳如是说。

如今,廖美琳可谓桃李满天下。对于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临床医学家、教育学家和科学家,学生们也总是心存敬意、馈以真情。陆舜、简红他们几个学生除了对老师嘘寒问暖外,还时常会把有关国际肺癌研究的前沿文献资料先下载,再放大字号,然后再打印出来,供老师深入研究,还与老师深入探讨肺癌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综合治疗等学术问题。

每每念及这些,廖美琳由衷地感叹:“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的‘反哺’情结,让我感动不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