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季加孚教授】中国胃癌外科的进步,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2017年09月11日
编译:肿瘤资讯编辑部
来源:肿瘤资讯

2017年9月1日至2日,第八届广东省胃癌学术研讨会暨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州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协作创新、引领未来”。会议重点介绍了胃癌诊疗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成立之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为我们剖析了中国胃癌外科治疗的挑战和进展,强调中国的进步已让世界胃癌学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季加孚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肿瘤医院院长
国内著名消化道肿瘤外科学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肿瘤资讯:本次会议同时是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此,请问您对CSCO胃癌专业委员会寄予怎样的期望?

季加孚教授:首先,我在此代表中国抗癌协会,对此次CSCO成立专家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

目前,随着中国对肿瘤预防和治疗的认识逐渐加深,中国肿瘤学者更加致力于推动临床标准化规范的研究进展之中。临床研究即为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点。

CSCO是一个以内科为主体的学术团体,近年来在中国肿瘤学界极为活跃。以CSCO为平台或媒介,中国肿瘤研究者着力于临床上悬而未决的难题,牵头或参与了多项全国、乃至全球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为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了大量高级别证据。CSCO学术会议特别设定再教育板块,重点推广国际诊疗指南和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的中国临床指南。这对有效提高基层医疗的临床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CSCO学术组织越来越多地纳入外科医生、放疗科医生、病理科医生、影像科医生以及转化医学等方面的专家,不断推动MDT(多学科诊疗团队)的建立。因此,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将更加促进解决胃癌诊疗的临床实际问题、推动胃癌的临床治疗进展。

在此,再次对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和感谢。

肿瘤资讯:在今天的会议上,您深度剖析了“中国胃癌外科治疗的挑战和进展”;请您分享一下,目前中国胃癌诊治的进展与趋势有哪些?

季加孚教授: 针对中国胃癌外科治疗的挑战和进展,我认为需要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仍然是一个胃癌大国。虽然中国的胃癌发病率并不是全球第一位,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之大,我国的胃癌患病人数高居第一位。

其次,就目前来讲,中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在不断提高,全国平均约20%;个别城市,如北京和上海,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已经接近40%。其中,晚期胃癌的发病率逐年下降,目前已经低于10%;而进展期胃癌,特别是二期、三期胃癌,仍然是中国胃癌的主体。由此可以看到,如何进一步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如何合理治疗早期胃癌、如何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提供规范治疗,将是需要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和其他胃癌学术团体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今天的报告中,我着重回顾和介绍了中国胃癌外科、尤其是外科规范化手术的发展历程。从2004年、我们开始全国胃癌巡讲至今,很多胃癌学界的专家参与其中。中国胃癌根治性切除率从1972年的23%提高到2016年的92%,是几代胃癌研究者和外科医生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近年来、胃癌外科最大的进步。中国胃癌外科技术的提高是日本、韩国等其它国家专家共同见证的过程,获得了诸多国际关注和支持。

今年4月份召开的世界胃癌大会,吸引了来自48个国家的3800多名医学界代表。大会上,各国专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此次国际大会被认为世界胃癌大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好、学术性最强的会议。会前、会中和会后,我们采访了国外多家医疗机构的专家,并进行了深入沟通和探讨,让国外胃癌专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胃癌学界的进步。一位世界顶级期刊的副主编谈到,欧洲看到中国真实的临床实践和研究,确信中国科学家为此付诸的努力和获得的成绩,这足以改变欧洲过去对中国临床研究的偏见。他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防癌办公室看到了我们在19世纪70年代登记的数据;虽然中文字迹已经泛黄,但他看到了近年来中国科学家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完善临床研究的。专家表示,世界同行看到了中国学者踏踏实实所做的真实的工作,欧洲学者日后需要重点关注中国胃癌专家在胃癌治疗方面的投稿文章、分析并学习中国学者发表的见解。

此外,我们在这次世界胃癌大会上进行了手术实况转播,邀请了诸多国内、外的外科专家参与。有些欧洲的专家曾笑言: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把手术做得这般这么精细、精准、优秀,这是我们过去无法预见。由此可见,通过增加学术交流,国内外专家、同行能够有机会站在一个平台,相互了解、相互学习,有助于推动学术的进展。

感谢《肿瘤资讯》的采访,谢谢。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