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5 under 35-病-066】晚期EGFR敏感突变型肺腺癌多线治疗1例

2017年08月19日
来源:肿瘤资讯

【35 under 35】风采展示第二轮已经开始啦!本轮正经名叫“病例实战分析”,不正经名叫“互相伤害”,哈哈哈~100位入围选手每人提交一个有意思的病例,并就病例提出一个问题,形成一个病例库!然后100位入围选手从病例库中任意选择一个非自己提供的病例进行解读并回答问题!最后,我们将呈现病例+别人的点评+病例提供者自己的点评,同步展示!

CSCO-20周年.jpg100位小伙伴已将自己的病例提交,并提出了问题,让我们一起先阅读下精彩病例吧!

屏幕快照 2017-08-03 上午1.43.06.png

屏幕快照 2017-08-03 上午1.44.36.png屏幕快照 2017-08-03 上午1.44.47.png屏幕快照 2017-08-03 上午1.44.55.png


屏幕快照 2017-08-03 上午1.49.36.png屏幕快照 2017-08-03 上午1.48.04.png

屏幕快照 2017-08-03 上午1.54.43.png


屏幕快照 2017-08-03 上午1.56.36.png

问题:患者治疗期间一直未同意行二次活检,现四线治疗后,病情再次进展,行全基因检测结果如上,下一步治疗方案如何选择?

 病例提供作者简介:8-梁媛   

8-梁媛.png病例提供作者自评:

该患者为晚期EGFR敏感突变型腺癌,一线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但仅维持短短的4.5个月PFS,即出现有症状的爆发性疾病进展,二线培美曲塞双药化疗同样获得一个短暂漂亮的PR后,病情再次迅速进展。后三、四线治疗亦进展迅速,最终二次活检行全基因检测,提示AKT基因扩增。AKT扩增通过非依赖于EGFR的持续性下游活化导致EGFR-TKI耐药,是常见获得性耐药机制之一。那么,AKT扩增是否就是导致本例患者一线EGFR-TKI短暂PFS的“罪魁祸首”呢?是否有其他因素协同作用导致该例病人在一、二线治疗明显获益的情况下又迅速进展的遗憾局面呢?

本例患者在多线治疗迅速进展后,我们予依维莫司口服靶向治疗,治疗近4周后,患者因口腔溃疡、高血糖等不良反应自行停药,后进入维持治疗,期间家属拒绝相关影像学检查,遂未能进行疗效评估。依维莫司是一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 抑制剂,mTOR作为PI3K/AKT通路的下游效应分子,主要通过P13K/AKT/mTOR及P13K/AKT/mTOR通路发挥作用。

目前依维莫司已被批准用于肾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在肺癌中的研究也在有序进行。临床前研究表明在EGFR-TKI耐药的肺癌细胞株中mTOR相关信号通路被激活,通过特异性抑制mTOR可减少mTOR和AKT的磷酸化,且依维莫司联合吉非替尼可显著降低对MAPK和mTOR通路的激活,下调抗凋亡蛋白,使细胞凋亡增加,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进而达到逆转耐药的作用。临床研究中,应用依维莫司(10mg Qd)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方案(组1)和EGFR-TKI治疗后(组2)的晚期NSCLC患者,治疗反应率为4.7%(组1为7.1%,组2为2.3%),疾病控制率为47.1%。不良反应可耐受,大于Ⅲ度的毒副反应为乏力、呼吸困难、口腔炎、贫血、血小板下降等,25%的患者发生了可能与依维莫司相关的肺炎。另两项依维莫司(5mg Qd)分别联合厄洛替尼和多西他赛用于晚期 NSCLC二、三线治疗的临床研究报道,两组DCR分别为50%和70%,联合化疗组的中位生存为9.6个月。综上研究表明,依维莫司有抗肿瘤活性,与EGFR-TKI及化疗联合具有协同作用,且可以逆转靶向及细胞毒药物的耐药,延长多线治疗进展后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值得进一步开展其单药或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来明确其在肺癌治疗中的价值。

随着靶向治疗新药物及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逐渐延长,而对于多线治疗我们可能更应该关注的是疾病控制率而不再是病变的缩小程度。多线治疗后的靶向治疗还是否能为患者争取更好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关于非依赖性下游通路的激活是否有更好的治疗方案还是只能由化疗来接替?如何优化初始治疗策略来避免或延迟旁路及下游通路激活导致的耐药呢?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以上为【35 under 35】的观点,您怎么看?欢迎广大肿瘤医生在下方留言发表您的观点!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06月25日
王运龙
鱼台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学习
2020年01月18日
133****2628
靶向药时间太短,国内引进新药太慢
2017年08月05日
肿瘤医生小管家
良医汇互联网医院 | 肿瘤内科
亲爱的肿瘤医生们,对于这个病例,您怎么看?赶紧在下方留下您的观点吧!优秀的点评有机会获赠CSCO指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