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GZO】食管癌研究热点和方向--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食管癌专场精粹

2016年12月03日

作者:董军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综合内科

来源:肿瘤资讯

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放化疗并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傅剑华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

目前手术是治疗食管鳞癌的主要手段,但是局部晚期的食管鳞癌患者手术预后较差,虽然有研究表明术前放化疗似乎有希望提高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然而不同的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因此傅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III期临床试验来研究这种综合治疗手段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的影响。

结果发现术前放化疗对于IIB-III期患者具有明显降期的效果,尤其是III期患者,治疗组治疗后III期患者仅10.8%左右,而未接受综合治疗的患者为62.6%(P<0.05),降期效果明显。能提高R0切除率,取得较高的pCR率,因此治疗组总生存期也获得了延长,1y,2y,3y总生存期分别为90%vs.85.8%,75.7% vs.72.6%,69.6%vs.62.4%。但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却并未增加(p>0.05)。

傅教授还回答了可能存在的几个争议问题,包括:

1、术前放化疗后是否可进行腔镜下切除?

2、会带来什么影响(并发症)?

3、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增高?首先食管癌微创治疗能够保持胸廓及腹壁完整性,能够放大及清晰手术视野,且视野无死角,因此具有良好的切除质量,术后并发症少,微细结构更容易辨认及保护。其次术前放化疗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及围手术期死亡率,也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最后吻合口在放射靶区内似乎不会增加吻合口瘘的机会,本研究中12例患者均愈合良好。由此推荐将术前放化疗作为食管鳞癌的综合治疗手段。

食管癌微创外科进阶

方文涛教授

上海市胸科医院

他认为微创(腔镜)食管癌手术推动了外科治疗的进步,定义为多种旨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微创食管切除术式,以胸腔镜+腹腔镜的全腔镜食管切除术为典型代表。微创切除术的基本原则包括:1、食管切除手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准确分期,良好局控和延长生命;2、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3、必须遵从与开放手术相同的外科学和肿瘤学原则;4、避免减瘤或不完全切除的微创;

微创食管切除术进阶手术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应激少、不劣于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更佳的生活质量。例如目前临床应用的达芬奇人工智能辅助手术系统,具有三维、高分辨率、立体腔镜、放大高清视野、定位如开放式手术般精准,直观实时的动作控制、自由度大可完全模仿人手动作,更能充分利用开放手术经验,易于掌握的优点。内镜切除术适于早期食管鳞癌,保留食管功能的患者,一般不适合T1b以上病灶,根据上海肿瘤医院单中心经验,对于食管原位癌及T1a患者,均可以达到R0切除,局部复发率仅3.3%左右,没有远处转移或者死亡,术后严重并发症<3%,主要为食管穿孔,狭窄及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精准医疗下的食管鳞癌治疗困境及对策

张晓东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目前困境:目前食管癌在中国每年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占全球50%左右,而在食管癌发病最高地域,90%病例为鳞状细胞癌,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被2016年NCCN指南推荐为HER2阳性晚期和转移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雷莫芦单抗单药或者联合紫杉醇为晚期和转移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选择。但目前食管鳞癌靶向治疗仍处于空白期。

目前对策为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即为个体化治疗的基石。通过一项194例食管鳞癌的回顾分析,结果发现高龄、多点病变及患者营养状况差(白蛋白)是影响治疗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但肿瘤的位置与疗效没有明显相关。生存分析发现危险因素越多,预后越差。尼妥珠单抗是我国与古巴共同开发的全球首个治疗食管癌EGFR抗体,目前国内外开展尼妥珠单抗治疗食管癌的研究多为鳞癌患者,根据多项随机开放研究发现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以降低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延长疾病控制期,而且在古巴、阿根廷、缅甸和柬埔寨获批用于治疗食管癌。但在中国未获得批准。

总结:食管癌精准治疗目前注重临床特征,未来重点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靶向药物靶点研究。目前食管癌靶向治疗仅有EGFR单抗II期证据,其他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加大靶向药物III期临床研究的进程。

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毒性评估及管理

刘慧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刘教授支持食管癌治疗手段由单纯手术或者放疗逐渐演变为术前同期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随着我院术前同期放化疗+根治性手术III期临床研究的顺利完成,可切除食管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模式得到极大推广。与此同时,同期放化疗也面临不少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寻找合理的疗效评价方法。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单一的复查手段无法精准判断治疗疗效,而联合胸部CT+MRI+食管镜检查较常规RECIST标准能明显提高同期放化疗疗效的准确率。同时患者治疗中/后期的营养状态对于治疗疗效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持续的营养监测也能为改善生存减少并发症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