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陈功教授带你看ESMO:第三天之结直肠癌看点及解析

2016年10月09日

作者:陈功 教 授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科

来源:肿瘤资讯


1470923717246087175.jpg

ESMO-CSCO联合专场:“癌症的科学研究如何转化到临床?”

-时间:2016-10-09, 11:00-12:30, Oslo厅

-议题:

   1. 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Coukos, ESMO)

   2. 临床实践中如何实施有限外显子还是全外显子的二代测序?(张绪超,CSC0)

   3. 结直肠癌中的BRAF突变亚群:从研究到临床再到研究快速转化的例子(Tabernero, ESMO)

   4. 癌症的AIK基因融合(吴一龙,CSCO)

和国际知名学会联合举办会议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在近5年来的CSCO年会上已经设立了CSCO-ASCO、CSCO-ESMO、CSCO-JSMO(日本临床肿瘤学会)等国际专场,相信参加过刚结束的2016 CSCO年会的同仁应该深有感受。而ESMO是在第一个在年会上与CSCO设立联合专场的国际著名学术组织,早在2010年,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ESMO年会上,时任CSCO主任委员的秦叔逵教授与时任ESMO主席的英国牛津大学David Kerr教授联合主持了第一次的ESMO-CSCO联合专场,当时精心安排的主题是“精准医学:人种的差异是关键吗?”,之后“ESMO-CSCO联合专场”成为ESMO年会的保留项目,每次的选题都很有前瞻性,这次2016年ESMO-CSCO联合专场聚焦转化医学,也是匠心独运。众所周知,做好转化研究,是精准医疗至关重要的一步,而业界更关心的可能是在这个领域,中国大陆和欧洲都做了些什么、准备做什么、能否有更多的合作等话题。

本次联合专场,CSCO理事长吴一龙教授将代表CSCO官方主持会议并亲自作报告,现场参会的中国同道,可以亲临会场参与讨论。

接下来我详细给大家预告、解析第三天会议关于“结直肠癌”领域的内容:

第一专场:

2016-10-09,14:45-16:15, Vienna厅

1) 452O: 6周对比12周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完成术前CRT后手术从6周延迟到12周是否能在MRI上观察到更大的肿瘤退缩?(英国皇家MARSDEN医院)

2) 453O: FACS研究的6-12年随访结果 –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定期CEA和CT随访以监测肿瘤复发(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医学院)

3) LBA20-PR: III期研究LUME-结肠1结果:Nintedanib对比安慰剂用于经标准治疗失败后的mCRC(Van Cutsem)

4) 454O: CCTG/AGITG CO.23 III期研究 – napabucasin [BBI608](NAPA)对比安慰剂用于经标准治疗失败后的mCRC(D. Jonker)

5) 455O: BRAF突变型mCRC接受BRAF抑制剂Dabrafenib或MEK抑制剂Trametinib联合抗EGFR帕尼单抗治疗的疗效及ctDNA分析结果(R. Corcoran)

第二专场:

2016-10-10, 09:15-11:00

1) 456O: II期研究PRODIGE14-ACCORD21-METHEP2 – ctDNA和CTC作为疗效预测标志物(法国居里研究所)

2) 457O: FIRE-3研究中MiR-31-3p是西妥昔单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法国巴黎大学)

3) 458O: EORTC SPECTAcolor研究(EORTC晚期结直肠癌有效临床试验筛选平台)- 可做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基因改变(Folprecht,德国德累斯顿大学)

4)  459O: PETACC8研究结果 – ERBB2改变是接受FOLFOX为基础辅助化疗的III期结肠癌患者的一个新型预后标志物(法国巴黎大学)

5) 460O: POLE校验区域突变能甄别预后非常良好的一个结直肠癌免疫源性亚群(英国牛津大学)

6) 461O: PETACC8研究结果 – 全RAS和BRAF野生型III期结肠癌患者FOLFOX对比FOLFOX联合西妥昔单抗用于辅助化疗的疗效分析(J.Taieb,法国)

 原创论文口头报告专场是各种学术会议里最受关注的部分,因为这基本代表了该领域的重要进展,纵观历史,几乎所有的突破性进展都是在该领域最顶尖的学术会议上首先公布研究结果,比如,癌症诊疗的最新成果,往往会选择首先在ASCO上汇报,回顾已经结束的2016年ASCO年会,在CRC领域并没有什么突破性或特别重要、极具临床指导意义的研究结果发布,籍此我们就可以推测,2016 ESMO年会CRC领域也不大会出现令人惊艳的研究结果,从公布的议程来看,事实果真如此,难免让人失望。口头汇报的11项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和新药临床研究领域,鲜有惊艳之作。

2016 ESMO大会一共设立了三个“主席专场”(Presidential Symposium),类似于ASCO年会的“全体大会专场”(Plenary Session),年会学术委员会公选出来的突破性、最重要的研究结果一般就放在这样的专场来汇报,不论是ASCO还是ESMO,这样的研究几乎都以LBA(Late Breaking Abstract,最新摘要,也即要到汇报前24小时甚至更短时间才向参会代表公布摘要的研究)形式来交流。2016 ESMO的三个主席专场一共交流12篇LBA报告(主要集中在免疫治疗、肺癌和泌尿系肿瘤领域),没有一项是CRC领域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CRC的研究,真的是处在深深的寒冬里。

那么,在“口头报告”专场交流的11项研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哪些呢?

首先可以关注CRC领域唯一的一个LBA投稿论文,即Nintedanib用于mCRC末线治疗的“LUME-结肠1”研究。Nintedanib是一个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主要作用靶点是VEGFR1、VEGFR2和VEGFR3,FDA于2015年10月15日批准该药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从研究题目可以看出,LUME是Nintedanib用于癌症治疗的一系列研究,本次大会将报到CRC的结果,由于是LBA投稿,目前尚未知结果。但鉴于TKI的抗癌机制、既往的研究成绩,再加之CRC目前的基础研究没有突破性进展这一客观先决条件,我对这研究的结果也不是太乐观,就算研究是阳性的(比如生存改善达到统计学显著意义),相信对mCRC的预后改善也不会是突破性的(预计OS改善不会超过3个月),但不论如何,值得期待Nintedanib能否成为继瑞戈非尼、雷莫卢单抗和TAS-102之后又一个能用于mCRC末线治疗的药物。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研究就是455O,关于BRAF突变型mCRC的多靶点抑制。BRAF突变型患者尽管比例相当少(占mCRC中的5%-8%),由于预后非常差,对常规治疗疗效差,而成为一组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目前对该群体的治疗共识是强烈治疗,比如细胞毒三药化疗(FOLFOXIRI)±贝伐单抗,但该模式的毒性也显著增加,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要求很高,而且,患者一旦进展,就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因此,业界一直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既往单纯的BRAF抑制剂治疗已经宣告失败,而本次大会报告的这项研究,探索了多种靶向药物联合的新策略,基本思路就是通过BRAF抑制剂活化BRAF通路、MEK抑制剂活化MEK通路,从而让失活的EGFR通路重新活化,这样抗EGFR靶向治疗(帕尼单抗)也许就会变得有效,从公布的摘要结果来看,令人鼓舞,这一策略也许是可行的。

有关本次CRC口头报告的摘要内容,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的邓艳红教授已经率领团队对重要的多个摘要进行了翻译,详细内容请参见他们的微信公众号内容:

《2016 ESMO 结直肠癌领域10项重磅研究 - 轻松提前看!》

时间:

   2016-10-09, 09:15-10:45, Copenhagen厅

议题:

   1. 结直肠癌新分类:“过时的分子”?

   2. 液体活检:可以用于临床实践了吗?

   3. BRAF突变:治疗的方法是什么?

   4. 具有罕见分子学改变的患者:他们需要精准的处理吗?

   5. mCRC的免疫治疗:MSI及后MSI时代

很显然,有关“分子标志物”的话题,是精准医学最热门、最重要的话题,可以这么说,没有标志物,就没有精准医学。最重要、最好的标志物,应该是自身就是一个治疗靶点,比如c-kit突变之于GIST(胃肠间质瘤)、EGFR突变之于肺癌;其次就是尽管不是治疗靶点,但可以预测某些治疗方法的疗效,比如RAS状态之于mCRC的抗EGFR靶向治疗。而第三类标志物或分子事件,就是只具备预后价值,本身不是治疗靶点、也不具备对现有有效治疗手段的疗效预测价值。遗憾的时,目前在CRC领域,第一类标志物或分子事件基本上尚未发现,第二类也极少,而最多的第三类,却很难改变目前的临床实践和疾病结局。从本次年会的口头报告专场内容就可以明显的发现这一点,目前CRC领域探索的主要还是第二、三类标志物。

本专场聚焦这一前言话题,正如题目所言,是一个大挑战,尽管能意料到不会有突破性惊喜,但每个议题梳理的都是已经有所发现的方向,每个细小的进步都值得关注,也许能给你带来灵感呢。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

时间:

   2016-10-09, 08:00-09:00, Rome厅

议题:

   1. 议题介绍并第一次观众投票

   2. 争议性观点1:等待更长时间再手术似乎更好(Chau, 英国)

   3. 争议性观点2:越快做手术越好(Lefevre,法国)

   4. 第二次观众投票

本次的“观点争鸣”类似于以前的“辩论”专场,而且还设置现场投票,形式比较新颖,很有吸引力。本次的争议性话题选择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的手术时机问题,这本来就是目前临床意义很大的一个热点话题。

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目前的标准治疗模式是术前新辅助治疗(短程放疗5X5或长程同步放化疗[CRT])+TME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在这个模式中,经典的5X5新辅助放疗后的手术时间是RT结束后第二周马上手术,这样做的优点是放疗的毒性几乎还没开始,对手术的干扰很小,但缺点就是肿瘤还不会出现退缩,体积大小不会改变,因此对于手术切除率、环周切缘(CRM)阳性率的改善是不会有帮助的,这也是标准短程放疗一般不用于不可切除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一个主要原因;而术前CRT模式则要求在RT结束后一段时间后进行手术,等待一段时间的主要优点是局部放射有一个迟发效应,能带来进一步的肿瘤退缩、体积缩小,甚至于肿瘤完全消失;有助于提高切除率、减少CRM阳性率,乃至让患者免于手术之苦。    

因此,近来有一些趋势就是延长等候时间,比如,经典的5X5短程放疗后如果延迟手术时间,肿瘤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缩,因此指南也开始推荐该模式;这一趋势在CRT模式就更加明显,主要是发现随着等候时间的延长,能显著增加肿瘤完全缓解的机会,而且在这个延长的等候期间,可以将打算在术后进行的“辅助化疗”提前来进行,一来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要远远差于术前治疗),二来,这也在某种程度提高了肿瘤缓解率,可能有助于全身控制。我们从NCCN指南推荐近10年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这一现象:最早的时候推荐CRT后4-6周手术,然后是5-8周,2015年后开始推荐5-12周后手术,我估计以后可能还会延长,尤其对那些希望达到临床肿瘤完全缓解而采用“观察等待”非手术治疗策略来保全肛门括约肌功能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CRT后,将来估计会将等候期延长到12周后再来评估是否手术。

鉴于此,近两年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领域出现一个新名词“全程新辅助治疗, Total Neoadjuvant Treatment, TNT”,就是用来特指这些将所有术后拟进行的辅助化疗全部提前到术前来做,从而延迟手术、乃至避免手术。

但时间的延长,放射治疗的远期毒性渐渐显现,例如局部纤维化、组织水肿等,可能会增加手术难度、增加手术后并发症,而且,对于大多数不能完全缓解患者而言,荷瘤等候时间的延长,也会有肿瘤进展的风险、增加患者的心里负担。

因此,延迟手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如何根据患者的情况个体化决策、扬长避短是关键,相信这个“观点争鸣”专场能就此给同道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以上就是2016年ESMO年会第三天中国同仁值得关注的ESMO-CSCO专场信息,以及在结直肠癌领域的主要内容预告和剖析。将会是忙碌劳累的一天,也必将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