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14日,由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中山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及广东省抗癌协会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食管癌学术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戎铁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傅剑华、于振涛、毛友生、毛伟敏、樊青霞、陈克能、李印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本次会议秉承历届食管癌学术会议的精神,以推广和交流“微创新技术应用、规范化和个体化食管癌诊疗经验和研究成果”为会议主旨。与会专家涉及胸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内镜科、病理科和流行病学及肿瘤基础研究等多个领域,为全国的食管癌研究者们提供了全方面的交流和学习平台。会议内容精彩丰盛:赫捷院士、樊青霞教授等分别从食管癌外科、靶向治疗方面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分享了目前的在研课题;中青年医师擂台对决,就目前临床有争议问题开展辩论;此外,大会还分别设立了基础与预防,内科、放疗、综合治疗以及外科、术后并发症等3个论文交流专题,分享近一年来我国食管癌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小编再次节选会议部分精彩内容进行报道。
Chapter 1.专题报告
食管癌外科治疗进展
外科手术,是食管癌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现阶段,接受外科治疗多以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主,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术前化疗/放疗/放化疗-手术或手术-术后化疗/放疗)。
1.早期食管癌的微创治疗
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食管癌。目前的早期诊断方式多采用碘染色联合内镜下活检。早期食管癌的微创治疗目前主要有食管镜下食管粘膜切除术(EMR)或病变剥离切除术(ESD);此外还包括食管镜下食管粘膜癌组织烧灼破坏技术:氩离子体凝固术(APC),光动力治疗(PDT),射频消融(RFA)内镜激光治疗。食管粘膜切除术(EMR)的适应症:病灶长度小于3cm,宽度小于1/2食管周径;食管粘膜上皮内癌(m1癌),粘膜内癌(mm癌),未侵及粘膜下层,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食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Barrett’s食管粘膜高度腺上皮不典型增生。食管粘膜下剥离切除术(ESD):1.定义:ESD指利用电刀对>2cm不规则病变进行粘膜下剥离切除术。2.优点:可实现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并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分期,已成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3.适应症:食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Barrett’s食管粘膜高度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病变局限于上皮或粘膜固有层(M1、M2、M3、T1a),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病变浸润深度超过粘膜固有层者?(SM1、T1b)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3.初步研究结果报道:接受ESD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在病变局限于上皮或粘膜固有层者为100%,病变浸润深度超过粘膜固有层者为85%。4.ESD并发症:食管穿孔率(0%~13%),术后出血率(13.1%),局部复发率(0.9%~1.2%)。EMR和ESD的优点:微创,疗效好,恢复快,费用低,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缺点:不能清扫淋巴结;并发症:出血、穿孔、狭窄。目前内镜下切除已经T1a型早期食管癌的常规治疗手段,相比手术切除,围术期死亡风险低,5年生存率相当。然而,术前需要对局部淋巴结进行全面评估,同时需要和患者进行详细沟通。
2.中晚期食管癌手术入路、切口及术式选择
随着腔镜的普及,食管癌手术入路由传统的左胸入路逐渐转变为右胸入路,右胸入路的优势在于:便于食管暴露;便于气管食管沟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清扫;便于胸腔镜的使用。下表进行了左右胸入路的优缺点对比。
食管癌手术入路、切口及术式进展
入路
共识:右胸>左胸;
趋势:左胸⬇——-左胸⬆
切口
共识:常规后外侧开胸<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腔镜辅助切口
趋势:常规开胸⬇——-微创切口⬆
术式
共识:Ivor-Lewis>左胸一切口;胸/腹腔镜+左颈切口>右胸+腹正中+左颈常规三切口(早中期食管癌)
趋势:左胸一切口/二切口⬇——右胸腹正中二切口(Ivor-Lewis)⬆
趋势:右胸+腹正中+左颈常规三切口⬇——胸/腹腔镜+左颈切口⬆
3.中晚期食管癌手术淋巴结清扫趋势
右胸入路便于双侧气管食管沟(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左侧难于右侧。完全性二野或三野食管癌淋巴结清扫逐渐得到重视。趋势:1)胸腔镜下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范围可以达到下颈食管旁淋巴结(2.5野),食管胸中下段患者中可以免去锁骨上淋巴结的清扫;2)食管胸上段和锁骨上淋巴结怀疑转移者仍应做颈清扫;3)更加注重结构和功能保护性、选择性LN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气管膜部的结构血运和功能保护、右迷走神经肺门丛分支保留)。目前认为完全性二野清扫是有必要的,现阶段仅有选择性的进行三野清扫,是否每个患者都需要做三野清扫,目前仍无定论。
4.早中期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
微创食管手术在肿瘤切除彻底程度、淋巴结清扫程度与开放食管手术相当。食管微创手术安全、可靠、围术期并发症、呼吸道并发症和死亡率低于常规开胸。术后对呼吸功能影响轻。患者5年生存率较开胸手术无差别。
食管癌分子靶向治疗现状与思考
相比于其他实体瘤,食管癌目前的分子靶向治疗相对滞后,有期望的靶向药物均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1.食管癌靶向治疗基础
Kras野生型90-95%;VEGF过表达30-60%;HER2过表达10-25%;EGFR突变<5%;EGFR过表达50-80%;COX-2过表达50-80%;BRAF突变<5%;c-MET<10%.
2.靶向治疗现状
1)抗EGFR药物
早期的研究多数未按组织学类型及EGFR突变/表达情况选择研究对象,且极少进行分层研究。Cetuximab和Panitumumab没有应用于食管鳞癌的III期临床研究,其应用于未选择人群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均为阴性。Nimotuzumab联合放化疗的I、II期临床研究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EGFR-TKIs中II期临床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但Gefetinib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为阴性。抗EGFR药物治疗食管癌的瓶颈是否与未对研究人群加以筛选有关,改进试验设计能否突破瓶颈?
2)抗HER2药物
基于ToGA研究的结果,Trastuzumab已被美国FDA批准其联合化疗作为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遗憾的是几乎没有其单纯关于食管鳞癌的研究,一部分研究中虽然入组了部分食管鳞癌患者,但数量较少难以分析。尚无应用Lapatinib治疗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
3)免疫卡控点治疗
目前,PD-1/PDL-1单抗在其他实体瘤中的临床试验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食管癌的临床研究,期待免疫治疗能给食管癌治疗带来希望。
3.总结
目前,食管癌的研究也同其他肿瘤一样,期待进入分子靶向治疗时代,但现阶段的临床研究结果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分子靶标不明确,缺乏可靠的分子靶标来分层、筛选受益人群,使得食管癌的靶向治疗不能有的放矢。我国食管癌与西方人群相比,病理类型和分子特征都截然不同,迫切需要针对中国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
Chapter 2.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课题报告
pN0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化疗、辅助放疗与单纯手术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研究背景:pN0食管鳞癌完全切除后,看似获得了很好的肿瘤控制,然而远期生存并不满意,pT2N0M0和pT3N0M0的5年生存率均<50%。术后复发是影响远期生存的主要原因,pN0患者的复发率为39.5%。现阶段对于根治性切除术后的pN0食管鳞癌的治疗指南模糊,缺乏有力度的临床证据支持术后放疗或辅助化疗。
研究设计:入组对象,术后病理证实为pN0胸中、上段低分化或者未分化ESCC,据2009版UICC食管癌分期,肿瘤浸润深度T1b-T4a, R0切除(鼓励三野淋巴结清扫,至少进行胸、腹二野清扫)。主要终点,术后复发率及无病生存期;次要终点,总体生存率,辅助治疗安全性。计划入组366例患者,随机分配至3组:单纯手术(术后随访);术后辅助化疗(TP 3cycle);辅助放疗(50Gy)。
食管癌Mckeown微创术后的早期经口进食(early oral feeding, EOF)
研究目的:评估Mckeown微创术后的EOF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入排标准:1)入选标准:18-80岁,体力状态Karnofsky评分≥80分,病理确诊为胸段食管鳞癌,临床分期cT1-4aN0-2M0,各项检查评估可耐受手术,手术方式为微创McKeown。2)排除标准:颈段食管癌,严重肝硬化,长期服用激素,糖尿病合并脏器损伤,术后需要ICU治疗≥24h,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研究进度: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研究共入组280例患者,随机1:1分配至EOF和LOF(late oral feeding)。初步分析结果提示,两组围术期风险无差别,术后恢复情况,EOF组优于LOF。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用于术前放化疗并手术治疗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鳞癌(NEOCRTEC研究)的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
研究背景:目前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在国内开展缓慢,主要原因为放化疗毒性较大。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优化放化疗方案(DP方案,IMRT),以其提高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和耐受性。
研究设计:入组年龄为18-70岁,PS 0-1分,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即临床分期为T1-4aN+M0 or T4aN0M0患者。随机分组,DP-RT组:放化疗(44Gy/20f;同步DP每周方案)+手术;NP-RT组:放化疗(44 Gy/20f;同步NP 3cycle)+手术;术后随访3年。主要研究终点:2、3年总生存;次要研究终点:治疗安全性与耐受性,PFS,pCR率,R0切除率,患者生活质量。该研究自2015年8月1日启动,计划入组时间为5年。
Chapter 3.论文交流
预防基础专题
食管癌内镜筛查方案评价研究-中国农村食管癌高发区以人群为基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该研究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室魏文强教授团队牵头,现研究结果已在JCO杂志发表。
研究目的:我国约90%的食管癌为食管鳞癌,然而对于食管鳞癌的筛查,目前缺乏规范合理的推荐;食管内镜筛查自上世纪70年代即开始用于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的筛查,本研究旨在评估食管癌内镜筛查和介入治疗能否降低食管鳞癌患者的病死率。
研究设计:研究者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选取了14个村庄作为干预组,邻近10个村庄作为对照组,入组40-69岁居民,干预组接受一次内镜+碘染色筛查,内镜检查提示食管内皮不典型增生和隐匿性食管癌患者接受治疗,所有入组者随访10年,旨在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食管鳞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研究结果和结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6827和6200名受试对象。结果显示,干预组ESCC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5% v 5.05%; P <.001); 干预组ESCC的累积发病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4.17% v 5.92%; P <.001)。该研究提示,食管癌内镜筛查能显著降低食管癌的病死率,对癌前病变的早期干预处理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率。
内科、放疗、综合治疗专题
不同放射治疗剂量联合多西他赛顺便每周同期化疗治疗中国食管癌人群的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
研究背景:RTOG9405(50.4Gy vs. 64.8 Gy)研究为阴性结果,而临床上研究认为50Gy可能不能达到根治剂量。
研究设计:病理确诊食管癌,无手术指征或拒绝手术,KPS评分≥70分,年龄18-70岁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同步放化疗(DP每周同步方案,5周+RT 50Gy/25fvs. 60Gy/30f)联合巩固化疗(DP 3-4 cycle)。
研究入组情况:截至2015年10月31日,共随机入组125例患者,出组6例,已完成全部治疗的82例,治疗中患者37例。
初步结论: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每周同期化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治疗完成率及近期疗效较高。低剂量组同步放化疗在LRPFS,PFS,OS及毒副反应方面均不劣于高剂量组,50Gy可能是不可手术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的最佳放疗剂量。然而,该研究仍需继续扩大样本量及延长随访期以获得更高级别证据。
外科专题
机器人食管癌根治术
来自荷兰UMC Utrecht中心的Dr. Richard van Hillegersberg分享了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视频,并对比了机器人手术和传统开胸术。机器人手术系统能显著降低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然而,因其手术费用较高,限制了其临床使用,但也展示了外科治疗美好的愿景。
经内镜食管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transthoracic esophagecotmy, TTE)治疗早期食管鳞癌的对照研究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9-2014年,超生内镜诊断uT1N0M0患者,入选了食管鳞癌,排除了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最终入选104例患者,ESD组43例,TTE组61例。两组对比,ESD组住院天数更短,TTE组手术并发症较多,3年DFS和OS对比,两组患者无差异。初步研究展示出ESD安全有效,微创,费用低廉的优势,期待前瞻性研究提供更多的证据。该研究虽为回顾性分析,但是首个报道ESD术后的长期疗效与开胸手术相类似的研究结果。
Chapter 4.中青年医师论坛
中青年医师论坛上,谭黎杰和傅剑华教授分别带了手术的现场直播,给青年医师提高了很好的学习教程。此外,还就目前临床上有争议的话题:食管癌手术的淋巴结清扫(一定三野清扫 vs. 选择性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手术未来的角色(永远的食管癌根治术 vs. 放化疗后的挽救手术)等展开激烈的辩论,现场气氛异常活跃,展现了我国食管癌研究领域年轻学者的风范。
结语
会议期间,一个河南研究者的一句话深深印在了小编的脑海里。林县人民有3大愿望“水通、路通、食管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通路通已经不是障碍,然而食管癌却仍然威胁着林县民众。非常值得称赞的是食管癌的研究者们,他们能依然坚持在抗击食管癌的战线上,尽管没有异常欢欣鼓舞的进步,但他们的每一点努力,都是所有食管癌患者的福音。
(本文为【良医汇-肿瘤资讯】原创,欢迎转发,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