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SABCS|初诊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基因组特征

11月2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Session Type

SABCS Session

Session Title

Rapid Fire 4

摘要号

RF4-07

英文标题

Ge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de novo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中文标题

初诊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基因组特征

讲者

Shu Yazaki,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New York, NY

讲者机构

1Radiation Oncology,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New York, NY, 2Medicine,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New York, NY.

背景

转移性乳腺癌(MBC)可表现为初诊(de novo,dn)IV期疾病或既往I-III期癌症的转移性复发。历史上,30%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ER2+)MBC为初诊MBC;然而,由于辅助全身治疗的近期进展,目前超过50%的HER2+ MBC为初诊MBC。我们曾报道,34%的HER2+初诊MBC患者仅出现局部区域进展,而全身病灶持续可控。尽管与复发型MBC相比,HER2+初诊MBC在抗HER2治疗后表现出独特的临床特征和较好的预后,但其基因组特征与治疗反应及失败模式的关系仍不明确。

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1年5月至2023年2月期间接受一线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HP)为基础治疗的HER2+初诊MBC患者,且这些患者具有MSK-IMPACT测序数据。临床病理数据从医疗记录中获取。总生存期(OS)定义为从首次治疗至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肿瘤样本按HP治疗前和治疗后分为乳腺、腋窝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样本。进展模式分为仅局部(乳腺/同侧腋窝淋巴结)、全身性(远处±局部)或无进展。使用SigMA对具有≥5个单核苷酸变异的样本进行突变特征分析。

结果

共纳入162例接受一线HP为基础治疗的HER2+初诊MBC患者。中位年龄48.5岁;61.7%为雌激素受体(ER)阳性。中位随访时间51.2个月。42例患者(25.9%)仍持续一线治疗(持久应答者),而114例(70.4%)出现进展;其中76例为全身性进展,45例为仅局部进展。

共分析209个肿瘤样本,包括142个治疗前样本(61个乳腺、6个腋窝淋巴结、75个远处转移)和67个治疗后样本(29个乳腺、38个远处转移)。在治疗前样本中,分别有71.8%、66.9%和21.8%检测到ERBB2扩增、TP53和PIK3CA突变。治疗前乳腺与远处肿瘤的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基因组改变分数(FGA)无差异。与治疗前远处肿瘤相比,治疗前乳腺肿瘤中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的改变更为富集(q < 0.001),并且与全身性进展相比,仅局部进展的治疗前肿瘤中JAK-STAT改变也更富集(q = 0.003)。与非持久应答者相比,持久应答者治疗前TP53和PIK3CA突变较少见(PIK3CA:9.5% vs. 32.6%,p = 0.005;TP53:50% vs. 75%,p = 0.006)。

经年龄和ER状态校正的多变量分析显示,PIK3CA突变与较差的OS独立相关(HR 2.29,95%CI 1.09-4.79,p = 0.03)。非时钟样特征主导的肿瘤在非持久应答者中更常见(75% vs. 56%,p = 0.068)。治疗后肿瘤具有更高的TMB(p = 0.001)和较低的ERBB2扩增频率(58.2% vs. 77.9%,p = 0.005)。治疗前后配对样本分析显示,治疗后主导特征3的肿瘤减少(p < 0.001),而主导APOBEC特征的肿瘤增加(p = 0.01)。

结论

HER2+初诊MBC的治疗前乳腺和转移肿瘤表现出相似的基因组特征。PIK3CA是这一初诊转移背景中的独立预后因素。乳腺肿瘤中的JAK-STAT改变可能导致局部进展。治疗后突变特征从特征3向APOBEC特征的转变提示了获得性耐药的可能机制。这些发现可能为未来HER2+初诊MBC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in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in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