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SABCS|APHINITY试验回顾性分析:人工、数字化及人工智能衍生的sTILs评分的预后与预测价值

11月26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Session Type

SABCS Session

Session Title

General Session 1

摘要号

GS1-06

英文标题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associations of manual, digital and AI-derived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scoring: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the Phase III APHINITY trial

中文标题

人工、数字化及人工智能衍生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评分预后与预测价值:APHINITY III期试验回顾性分析

讲者

Roberto Salgado, Peter MacCallum Cancer Centre, Melbourne, Australia


背景

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sTILs)是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BC)HER2靶向治疗的预后和预测生物标志物。人工sTIL评分虽具高重复性,但可能低估免疫浸润程度。数字病理和人工智能(AI)可实现自动化sTIL定量与空间评估,但需针对临床终点进行验证。

目的

在III期APHINITY试验中比较人工、数字化(非AI)及基于AI的sTIL定量方法,包括AI衍生的空间指标。研究目标包括观察者间重复性、方法一致性、对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iDFS)和总生存期的预后效能、AI对预后模型的增强作用,以及识别从帕妥珠单抗辅助治疗中获益的患者。

方法

在4,804名APHINITY试验参与者中,4,306名(90%)拥有可供所有方法评估的存档H&E全切片图像。人工评分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学专家(RS)完成,并通过五位病理学专家使用国际TIL指南独立评估262张切片以评估重复性。数字化定量采用标准图像分析算法,AI淋巴细胞百分比评分使用Case45零样本深度学习生物标志物流程。计算两个AI衍生空间指标:癌巢邻近淋巴细胞密度和致密淋巴聚集(免疫热点)定量。高TIL状态定义为百分比评分≥75百分位且空间指标≥50百分位。一致性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和两两一致性评估。预后和预测性能通过多变量Cox回归评估(调整治疗组、年龄、化疗方案、激素受体状态、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和分级),并采用似然比检验评估增量预后收益。预测性获益通过高TIL组iDFS的治疗与TIL交互作用风险比(HR)评估。

结果

人工评分重复性极佳(ICC 0.87)。连续sTIL定量在不同方法间呈中等至中度一致性(ICC 0.37-0.62),数字化和AI评分一致低于人工评分。高/低TIL分类总体一致率达80%。sTIL每增加10%与复发风险降低相关(HR:人工0.93,数字化0.92,AI 0.87;均p<0.001)。AI空间免疫热点指标优于百分比指标(HR=0.41;p<0.001),且与人工评分结合时提供最大附加判别力(p<0.001)。在高TIL患者中,帕妥珠单抗使iDFS事件减少64%(人工HR=0.36;p交互=0.003)、52%(数字化HR=0.48;p交互=0.025)和54%(AI HR=0.46;p交互=0.01)。单独人工评分识别出562/2,573名(22%)淋巴结阳性患者为高TIL且可能对帕妥珠单抗有反应,而AI淋巴细胞百分比识别出625名(24%),从而额外检测出253名可从帕妥珠单抗中获益的淋巴结阳性患者(群体扩大10%)。AI空间指标无预测价值。

结论

尽管一致性中等,人工、数字化和AI衍生的sTIL评估均独立显示出预后和预测价值,可识别从辅助帕妥珠单抗中获益的HER2阳性BC患者。AI驱动的sTIL定量匹配并轻微提升预后准确性,重要的是AI与人工sTIL均可识别更庞大的帕妥珠单抗应答群体。将AI衍生的定量与空间指标整合至多参数模型可进一步实现HER2靶向治疗的个体化。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in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in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