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SIBCS|专访李俊杰教授:SNF分型临床转化与ADC药物应用的前沿探索

11月24日
来源:肿瘤资讯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SIBCS)于2025年11月13-15日在上海世博中心盛大召开,本届论坛以“廿廿不忘,生生不息”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共探讨乳腺癌诊疗前沿进展。在精准医学与靶向治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SNF分型的临床转化及ADC药物的合理应用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为此,【肿瘤资讯】特别专访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俊杰教授,深入解读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未来方向。

Q1. 据悉SNF分型是luminal型乳腺癌的精准再分型,基础研究中采用多组学panel开展。请问该分型在临床推广中面临哪些实际挑战?团队采取了哪些技术手段推动其临床应用? 

李俊杰教授:SNF分型是luminal型乳腺癌的精准再分型,基础研究中采用多组学panel进行分型。然而,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多组学检测的高昂成本限制了其在广大患者群体中的普及。为了解决这一转化难题,我们团队创新性地引入了人工智能(AI)与数字病理技术。现在,仅需一张标准的浸润性乳腺癌H&E染色切片,通过AI算法扫描与分析,即可精准完成SNF分型。这一技术突破显著降低了检测门槛,极大地提升了临床推广的可行性。

目前,该分型尚未大规模应用于临床常规实践,核心原因在于我们要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等待相关II期及III期前瞻性临床试验的最终结果验证。在晚期治疗探索领域, 我们的初步研究显示,对于CDK4/6抑制剂治疗进展的Luminal型晚期乳腺癌患者,依据SNF分型实施“分型精准治疗”策略,可获得显著的生存获益。相关重磅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Cancer Cell。

在新辅助治疗探索领域,我团队的研究发现,不同SNF亚型对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基于SNF分型的新辅助治疗临床试验数据将在本年度的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上正式发布。初步数据显示:对于内分泌敏感亚型患者,仅采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即可达到与传统化疗相当的疗效,从而实现“去化疗”;对于内分泌不敏感亚型患者,采用靶向联合治疗策略,其病理完全缓解率(pCR)较对照组化疗提升了三倍以上。

随着这些关键数据的发布,以及后续III期确证性临床试验的推进,SNF分型有望正式改写指南,让更多患者从这一“复旦方案”中获益。
 

Q2. 当前ADC药物发展迅猛,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已获批适应症且具备可及性的ADC药物,应依据哪些原则进行选择?我国在ADC药物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突破性成果?

李俊杰教授:临床应用ADC药物时,首先需以获批适应症及医保准入情况为前提。在满足可及性的基础上,疗效数据是首要选择依据,在疗效明确的前提下,我们会权衡药物的毒性谱与安全性,力求患者获益最大化。

在临床试验领域,中国原研ADC药物已展现出令人瞩目的“中国速度”与“中国质量”,部分数据甚至显示出优于同类进口药物的潜力。我们团队在新辅助治疗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作为全球首个公布第三代HER2 ADC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的团队,我们的研究显示恒瑞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单药治疗的pCR达到63%[1];同时,我们也是国内首个公布双特异性HER2 ADC相关乳腺癌数据的团队,正大天晴TQB2102单药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时,单药8周期组总病理完全缓解(tpCR)率高达73.1%[2]。相比之下,在国际著名的DESTINY-Breast11(DB11)研究中,德曲妥珠单抗单药治疗臂的pCR率约为43%。这些国产药物在初步研究中展现出的优异疗效,不仅彰显了我国在ADC领域的创新实力,也为加速药物临床转化及未来惠及更多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支撑。

参考文献


[1] HER2-Direct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 SHR-A1811 in the Neoadjuvant Treatment of HER2-positive Early Breast Cancer: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2 Trial. SABCS 2024. GS1-04.
[2] Junjie Li, Qingyuan Zhang, Xiaohua Zeng,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eoadjuvant TQB2102 in women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early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open-label, multi-centre phase 2 trial.2025 ASCO(#591)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uqi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