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鼻腔出血背后的真相:一例多发性骨髓瘤的诊疗实战分享

10月30日
张一帆肿瘤外科
患者信息

患者,男,57岁,籍贯安徽省,职业职员,婚姻状态已婚。

主诉

确诊多发性骨髓瘤1年余。

病史描述

现病史:患者于[2024-4]起出现反复右鼻腔出血,填塞后血止,伴右侧上颚新生物及腰痛。否认鼻痒、头晕、发热等不适。2024-4于当地医院行激光治疗后改善。2024-5再次出现右侧鼻腔出血,量较少。2024-6-4于我院五官科入院,检查发现贫血(Hb[59]g/L)、球蛋白升高(GLB[71]g/L),影像学提示右侧鼻道占位伴骨质破坏。2024-6-5行鼻窦病损切除术,病理符合浆细胞瘤。2024-6-12转入我科,完善检查确诊多发性骨髓瘤(骨髓浆细胞增生[69.5]%,M蛋白[50.09]g/L)。于[2024-6-14]开始第一疗程VRd方案化疗,[2024-07-05]进行第二疗程。

既往史:-

个人史:-

婚育史:-

家族史:-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51]g/L,PLT[201]×10^9/L;生化示TP[107.8]g/L,ALB[27.3]g/L;免疫固定电泳IgA-Lambda阳性,M蛋白[50.09]g/L;β2-MG[11.5]mg/L。
  • 骨髓检查:涂片示浆细胞增生[69.5]%;流式见异常浆细胞[46.03]%,Lambda限制性表达;FISH示1q21扩增[92]%,13q14缺失[34.5]%。
  • 影像学:PET-CT示右侧鼻咽腔占位(SUVmax[10.3]),全身多发骨质破坏(SUVmax[7.4])。
临床诊断

主要诊断:多发性骨髓瘤(IgA-Lambda型)

其他诊断:-

治疗经过

[2024-6-14] ➤ 开始第一疗程VRd方案:硼替佐米[2.2]mg d1、4、8、11,来那度胺[25]mg d1-14,地塞米松[20]mg d1-2、4-5、8-9、[40]mg d11。

[2024-6-21] ➤ 加用地舒单抗抑制骨质破坏(临床试验赠药)。

[2024-07-05] ➤ 第二疗程VRd方案化疗,剂量同前,辅以护胃等支持治疗。

病例讨论和总结

诊断要点:

  • 以鼻腔出血及骨质破坏为首发表现,病理证实浆细胞瘤。
  • 骨髓浆细胞增生[69.5]%,M蛋白阳性,FISH提示高危因素(1q21扩增)。

治疗亮点:

  • 采用VRd方案靶向治疗,联合地舒单抗控制骨病。

经验教训:

  • 对不明原因出血及骨质破坏需警惕血液系统肿瘤
  • 多发性骨髓瘤易误诊,需多学科协作明确诊断

临床启示:

  • 早期病理活检及全面骨髓评估是诊断关键
  • 高危患者应强化治疗并密切监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