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会议快讯 | 胸科医院食管外科重磅研究亮相ISDE

09月24日
整理:肿瘤资讯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8日至20日,国际食管疾病学会(ISDE)年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盛大召开。ISDE成立于1979年,是全球最大规模致力于食道健康与疾病研究的国际性多学科组织,为食管疾病从业者提供了一个最佳的交流平台。

我院胸外科行政主任李志刚教授作为Board director之一,参与了ISDE未来发展规划的讨论,就加强国际与中国的合作提出重要建议,彰显了中国在全球食管疾病学术格局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同时,李志刚主任带领团队在大会上作口头汇报6项、摘要展示3项,研究成果包含食管癌的微创外科新技术、食管癌精准保器官策略、及中国食管腺癌治疗新证据等,展示了我院作为国际上食管疾病研究与临床实践的领军单位的学术实力与国际影响。

wps.png

wps (1).png

李志刚主任在中国食管疾病学会(CSDE)专场中就保器官话题带来了题为“针对食管鳞癌的保器官策略”的精彩演讲。随后,他还与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就如何更准确地判定cCR、最佳主动监测手段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wps (3).png李志刚教授发言

随后,李志刚主任就中国的机器人食管外科技术进行了主题演讲,首次公开报道我院新技术“机器人辅助扩大空肠间置技术”——突破了传统空肠间置技术仅能应用于颈部食管疾病治疗的局限,结合机器人辅助胸内吻合技术,为胸内食管癌的保功能治疗开拓一条全新的通路,全面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技术一经展示,引起现场热烈讨论。

另外,在食管早癌专场讨论中带来我院AdESD研究最新中期结果。AdESD是全球首个关注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术(ESD)后病理分期T1b的食管鳞癌患者的治疗策略选择的RCT临床研究。研究的中期结果显示,手术组和根治性放疗组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并无显著差异,为食管保器官研究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国际专家对此研究提出了高度赞誉。

胸科医院在食管腺癌领域也进行了创新工作,李志刚主任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我院的TRACE研究——创新性的采用“免疫诱导+序贯免疫联合化疗”的创新新辅助模式,为中国食管胃交界区腺癌的治疗模式提供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现场国际专家对此提出认可,并强调中国食管腺癌的研究将推动国际食管腺癌的诊疗进步。

wps (3).png

胸科医院的一众青年学者团队也在国际学术平台上进行了成果展示。胸外科刘智超博士在转化新技术环节中带来题为“食管癌新辅助围手术期MRD的适应性治疗指导价值”的口头汇报,该研究创新性地将基于ctDNA检测的分子残留病灶(MRD)检测整合至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围术期管理,首证实了MRD在术前保器官患者筛选和术后辅助治疗决策中的双重临床应用价值,为食管癌的适应性治疗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一策略已在胸科医院的保器官SINO研究中进行应用。

lxiPJaFJvB9qWTWE9BEpMdkpegT0k1fI.png

陈春基医师在青年ISDE Shark Tank头脑风暴环节进行了“基于新辅助免疫治疗前后病理学H&E切片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疗效预测”的设想畅谈,旨在更加精准预测新辅助化免获益人群;同时提出在器官保留方向上,AI对于pCR疗效预测也许能发挥重要作用;最终荣获本届ISDE Shark Tank国际比赛的第二名。这代表我院食管团队在诊疗领域思路上的重要认可。

wps (5).png

袁畅博士带来题为“Surgical Treatment for Cervical Esophageal Cancer, laryngeal-Preservation Esophagectomy or Total Pharyno-laryngo-Esopahgectomy”的壁报展示。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本中心接受外科治疗的颈段食管癌患者生存结果,并对比了既往标准诊疗模式——根治性放化疗的生存结果,为颈段食管癌外科治疗策略选择提供了上海胸科方案证据

范心怡博士带来题为“Comparative Outcomes of Ileocolon Graft versus Gastric Conduit Reconstruction in Esophageal Cancer: A Propensity-Matched Analysis of Survival, Quality of Life, and Perioperative Risks”的壁报展示。该研究基于基于2018–2023年单中心队列数据,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技术,对结肠代和胃代患者进行多维度对比,为食管癌患者的个体化重建方案提供了充分的循证依据

丁嘉鹏博士带来题为“Postoperative distant recurrence pattern for resectable esophageal cancer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壁报展示。该研究系统性总结了不同新辅助治疗策略后的食管癌患者的远处转移的图谱,为优化新辅助治疗提供了研究思路

本次ISDE大会收获满满,以胸科医院为代表的中国专家们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最强声音,同时与国际同道就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胸科医院食管外科将继续秉持“守护健康、追求卓越”的初心,为食管外科的发展持续贡献胸科力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浩亮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高惠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24日
马坊
漳州市医院 | 大肠外科
未来发展规划的讨论,就加强国际与中国的合作提出
09月24日
姚春根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机器人辅助扩大空肠间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