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吴一龙教授:跨越六年的生命护航,追寻肺癌免疫治疗治愈之光

09月2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免疫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的每一次突破,都是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穿越未知的跋涉。CheckMate-227研究作为全球首个双免方案用于NSCLC一线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完成了该领域迄今为止最长的随访,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如此,该方案“无化疗”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凸显了其临床价值。


在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大会盛大召开之际,为进一步探讨肿瘤免疫治疗发展的最新动态,良医汇肿瘤资讯独家呈现学术大会高端访谈栏目“CSCO汇客厅”, 链接专业权威与时代洞察,传递CSCO最强声音。本期特别邀请到CheckMate-227中国研究领航者,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以探索者的视角,探讨晚期NSCLC免疫治疗的困局与突破,分享免疫治疗背后的科学抉择。

吴一龙 教授
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IASLC杰出科学奖获得者
中国医师协会(CMDA)副会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GDMDA)会长
广东省人民医院(GDPH)首席专家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誉所长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主席
2018-2024年临床医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更长的陪伴,更亮的曙光,

CheckMate-227 六年随访为生命续航

吴一龙教授:CheckMate-227研究是当前NSCLC双免治疗领域中随访时间最长的临床研究,中位随访时间已超过6年。数据显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方案(“O+Y”组合)可为PD-L1≥1%的患者带来持久的生存获益,22%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6年(化疗组仅为13%),且6年总生存(OS)率与5年OS率仅下降2个百分点[1]。这种持久的“拖尾效应”是免疫治疗区别于传统治疗的典型特征,其提示一旦患者对免疫治疗产生应答,便可能实现长期生存获益。在CheckMate-227研究可预见的7年随访中,“O+Y”双免组合预计仍能保持稳定的疗效。换言之,经“O+Y”双免联合治疗并获益的患者,有望实现肿瘤学意义上的“临床治愈”。此为CheckMate-227研究的第一大亮点。

其二,“O+Y”双免组合可为部分特定突变的人群提供新的治疗希望。既往多项研究显示[2],携带KEAP1或STK11突变的NSCLC人群可能对免疫治疗疗效不佳。然而,CheckMate-227研究显示,具有此类基因突变的人群依然可以从“O+Y”双免组合中获得与非突变人群相当的疗效,也即意味着使用“O+Y”组合的患者可能克服这些不良分子特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再受其预后影响。

其三,CheckMate-227研究让“去化疗”模式的可行性得以证实。CheckMate-227研究是全球首个在NSCLC一线治疗中证实纯双免疫联合治疗(“无化疗”模式) 优于化疗的Ⅲ期研究,该治疗方案有效避免了化疗常见的骨髓抑制、脱发等不良反应[3],为不适合或不愿接受化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高效且毒性可控的治疗选择。

总体而言,CheckMate-227研究对中国未来的临床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治疗打开新篇章。

更好的疗效,能否更安心?

谈谈双免治疗的安全性

吴一龙教授:对于双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也是研究者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但截至目前,“O+Y”双免组合的安全性整体可控,且相较于化疗,该方案可以避免骨髓抑制、脱发、全身乏力等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从而更容易为患者接受。

诚然,免疫治疗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例如因免疫系统过度激活而可能引发的免疫性肺炎、免疫性心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情况可能具有较高风险。但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多年临床实践的积累,医疗界对这类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已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策略,临床医生能够对其进行有效识别与处理,从而为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擘画新篇,启领新程,

解锁 CheckMate-227的三重启示

吴一龙教授:CheckMate-227研究对于中国肺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其为双免治疗的未来探索开拓了新的世界,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为创新性临床研究树立了新标杆。当前有多种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或双免联合治疗方案正处于探索阶段,其可借鉴CheckMate-227研究的研发路径与设计思路。鉴于CheckMate-227研究已经明确双免联合治疗对比传统化疗可为PD-L1≥1%的人群带来显著获益,并已获批成为标准治疗,因此后续类似研究应以CheckMate-227作为对照基准,而非选择其他疗效未经验证的方案。

其二,基于CheckMate-227研究当前所取得的成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成为关键问题。例如,可考虑规避某些潜在的不利因素,在初始治疗阶段,“O+Y”双免疫方案在短期疗效上可能不及化疗联合免疫方案。尽管该时段较为短暂,但为优化患者获益,未来是否可以考虑在双免疫治疗前引入短期化疗?目前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4]。识别临床中的不利因素并据此拓展研究维度,是CheckMate-227带给我们的另一重要启示。

其三,如何将CheckMate-227研究的疗效优势切实转化为临床实践。目前,PD-L1表达仍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主要生物标志物,尽管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PD-L1高表达患者中,免疫治疗效果通常更为显著,但如何将这一优势转化为更具普适性的治疗策略,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Ramalingam SS, et al. . Six-year Survival and HRQoL Outcomes with 1L Nivolumab + Ipilimuma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SCLC from CheckMate227[EB/OL]. 2023 WCLC. OA14.03.
[2] Skoulidis F, Araujo HA, Do,  MT,et al. CTLA4 blockade abrogates KEAP1/STK11-related resistance to PD-(L)1 inhibitors[J/OL]. Nature ,2024:462-471.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943-7.
[3] Cherif H , Bacha S , Habibech S ,et al.Chemotherapy toxicity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its impact on survival[J].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2016, 48(suppl 60):PA4841.DOI:10.1183/13993003.congress-2016.PA4841.
[4] Paz-Ares LG, Ciuleanu T-E, Cobo-Dols M, et al.First-line (1L) nivolumab (NIVO) + ipilimumab (IPI) + 2 cycles of chemotherapy (chemo) versus chemo alone (4 cycles) in patients (p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3-year update from CheckMate 9LA[EB/OL].2022 ASCO, Abstract #LBA9026.

视频:1506-CN-2500283

文章:1506-CN-250028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iko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