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总生存期(OS)提升5倍!实体瘤免疫治疗迎来重大突破

09月2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日,中国原创的外周血类TIL细胞——ScTIL技术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临床研究登上CELL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尽管这只是一个概念验证的临床研究,但在实体瘤免疫治疗领域,却是概念上的重大突破——人类首次在外周血中分离类TIL细胞并给与基因修饰,而且在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种——胆道肿瘤上验证其临床疗效。研究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cTIL将经治无效的晚期胆道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S)延长5倍,其OS甚至显著优于一线标准治疗。本研究的PI是北京协和医院肝胆外科的赵海涛教授,ScTIL细胞制备和技术支持由北京卡替(CHINEO)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近年来,PD-1单抗已成为主流抗癌药物,细胞治疗技术如CAR-T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已陆续有新药获批上市。然而,攻克癌症(尤其是实体瘤)仍任重道远,文章指出这需要攻克以下“三大难题”才能实现:

  1. 异质性,即如何能让T细胞识别所有千百种带着不同抗原的癌细胞。CAR-T及其他靶向疗法只能识别某一两种,而漏掉其他,是这类技术疗效受限的重要原因。

  2. 微环境,即如何能让T细胞与癌细胞短兵相接时能取胜。癌细胞会抑制T细胞,令其丧失战斗力。

  3. T细胞扩增,即如何能“多快好省”地扩大T细胞“总兵力”。

ScTIL旨在通过融合以下三个创新点,同步攻克三大难题:

  1. 绕过手术取材,只需外周血单采,分选类TIL(cTILs)细胞——在特异识别异质性肿瘤方面与TIL类似的天然T细胞,以克服异质性;

  2. 用一种“增强受体”的基因修饰,将癌细胞作用于T细胞的抑制信号逆转为激活信号(刹车变油门),以克服微环境难题;

  3. 用靶向CD19的CAR的基因修饰,利用患者体内B细胞的刺激,实现ScTIL在体内扩增,而无需在体外过度扩增。
    融合这三个创新点,还能让患者免于化疗清淋和IL-2,并简化细胞生产流程——缩短周期,降低成本。

这种“三合一”策略,在技术路线上完全甩开了CAR-T和TIL的羁绊,是在技术底层掀桌子。

这并非“三合一”策略的首次临床研究。ScTIL治疗泛癌种实体瘤的首个临床研究在2024年见刊于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文中报道了完全缓解(CR)病例和较高的疾病控制率和良好的安全性。

图片41.png

北京卡替公司的更早一代的“三合一”策略——增强受体、CD19-CAR修饰的TIL细胞(STIL,或称“超级TIL”)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略早发表于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报道了部分缓解(PR)病例和较高的疾病控制率和良好的安全性。

图片42.png

本次ScTIL研究共治疗了10位晚期经治无效或术后复发的胆道肿瘤患者。

制备周期显著缩短

从外周血采集到细胞输注(静脉到静脉)的中位时间为 18天——包含了7天质检周期和当时疫情背景下患者无法及时回输的因素,显著短于TIL疗法(据报道,北京卡替公司最新一代ScTIL技术已将“静脉到静脉”周期缩短至2天)。

安全性:超出预期

所有受试者均未观察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自身免疫性毒性。加分项在于,ScTIL无需化疗清淋和IL-2,极大提升了安全性和患者生活质量。

疗效:OS提升显著

鉴于从设计机制上,ScTIL凭其CD19-CAR利用B细胞刺激而扩增,故而事后分析增加了以基线B细胞水平为标准的分组。基线B细胞水平远低于正常的患者,机制上难以产生疗效,可视为对照组,反之为治疗组。

数据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00%和0%,可谓天差地别;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18.3个月和3.2个月,相差5倍之多。而OS是肿瘤疗效评价的最终指标(近期FDA特别强调了这一指标)。

对比标准治疗更能彰显ScTIL的潜力。胆道肿瘤一线标准治疗的GC(吉西他滨+顺铂)方案的mOS是11.7个月,“GC+帕博利珠单抗”三药联合方案是12.7个月。帕博利珠单抗(一种PD-1单抗,是霸榜全球销售额多年的“药王”)在化疗基础上,让一线患者mOS延长了1个月;而ScTIL单药可让后线患者mOS达18.3个月。

作为一种细胞疗法,与传统TIL和实体瘤CAR-T相比,ScTIL带来了范式革命:首先ScTIL仅需单采无需手术,不仅显著拓展应用场景,且极大提升制备成功率;第二安全性更好,ScTIL不仅免化疗清淋和IL-2,且没有严重的CRS和肿瘤外(On-Target-Off-Tumor)毒性;第三ScTIL无需体外过度扩增,可显著缩减制备周期和成本;第四ScTIL基本可以门诊回输,显著降低对医疗资源(床位、医护人员)的占用。


本研究印证了ScTIL技术路线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尽管还有待更大样本量的确证性研究,但不得不说,作为中国原创的底层平台创新技术,ScTIL带来了实体瘤细胞治疗范式的突破,并展现出未来临床应用的巨大潜力。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eli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