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张长弓教授:推动鼻咽癌骨转移管理新进阶,地舒单抗为系统治疗构筑坚实防线

10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的不断进步,鼻咽癌的整体治疗水平已取得显著提升。然而,在复发/转移性人群中,骨转移依旧高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长期预后。如何在“全周期管理”理念下,推动鼻咽癌骨转移治疗新进阶,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近日,【肿瘤资讯】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长弓教授,就鼻咽癌系统治疗现状、骨转移临床挑战及地舒单抗在治疗中的价值展开深入解读。

张长弓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从事肿瘤专业20年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癌症基金会防控与科普专家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编委
曾参与多项国际国内I至IV期临床试验
曾参与国家卫计委肿瘤诊疗规范的撰写

系统治疗升级:鼻咽癌进入“精准化、全程化”新阶段

张长弓教授:谈及鼻咽癌的治疗现状,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全局观。鼻咽癌的治疗在过去数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形成了一套基于临床分期的、成熟且高效的分层治疗策略。这一策略的基石在于对不同阶段疾病生物学行为的深刻理解,并以此为依据,为患者提供更优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从总体格局来看,鼻咽癌的治疗已经建立起分层明确的标准化体系。早期患者以根治性放疗为主,得益于调强放射治疗(IMRT)等高精度放疗技术的普及,目前早期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已超过90%[1]。这一阶段的治疗核心在于“精准打击”,即在彻底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减少急性和远期并发症,保障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

当疾病进展至局部晚期(III-IVA期),单一的放疗已难以实现理想的肿瘤控制。真正的突破出现在复发/转移性鼻咽癌领域,过去,对于这部分患者,治疗选择匮乏,主要依赖传统的联合化疗,中位总生存期通常不超过20个月,治疗效果一度陷入瓶颈。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崛起,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格局被彻底改写[2]。多项III期研究证实了PD-1抑制剂联合GP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能够显著延长R/M 鼻咽癌患者的PFS和OS,将中位PFS推向了1年以上的新高度。

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聚焦“精准化”,通过生物标志物筛选优势人群,探索免疫与靶向、化疗等联合治疗路径,进一步突破疗效瓶颈。与此同时,伴随着系统治疗的发展,支持治疗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凸显——骨转移、免疫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管理逐步纳入治疗闭环,未来,我们将推动鼻咽癌系统治疗目标从“延长生存”走向“高质量生存”。

骨转移负担沉重:“国家队”探索全程管理路径

张长弓教授:骨转移是鼻咽癌复发转移人群中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形式之一,发生率可达54%~80%[3]。骨转移不仅导致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脊髓压迫等严重并发症,还直接损害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连续性。

目前,骨转移管理仍面临三大挑战:首先,早期诊断不足。部分患者在骨转移初期缺乏明显症状,若随访中未进行针对性的骨骼检查,极易延误最佳干预时机;其次,多学科协作存在壁垒。骨转移的管理需要内科、放疗科、骨科等多学科紧密配合,但在部分医院,MDT模式的落实仍存在困难;最后则是治疗理念的滞后。传统观念仍然偏向于“救火式干预”,往往等到发生SREs才介入,而缺乏预防性、系统性管理的思维。

作为国家级肿瘤中心,我院倡导“早期筛查、全程管理”的理念,通过建立标准化骨骼筛查路径,对高危人群推荐ECT或PET-CT检查;同时依托成熟的MDT机制,为患者量身定制包括系统治疗、局部放疗、骨保护药物及外科干预在内的综合方案;更重要的是,一旦确诊骨转移,我们会立即启动骨保护治疗,将防控关口前移,预防SREs,实现对骨骼健康的全程护航。

地舒单抗:鼻咽癌骨转移管理的“基石性药物”

张长弓教授:在全程管理理念下,高效的骨保护药物至关重要。地舒单抗作为靶向RANKL的人源化单抗,从源头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与活化,阻断肿瘤骨转移的“恶性循环”[4]。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疗效确切、给药便捷及安全性优越三大方面。

在疗效方面,多项研究证实了地舒单抗在预防和延迟实体瘤患者SREs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每4周一次的皮下注射,则减少了输液耗时和静脉风险,提高了治疗便捷性,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由于地舒单抗不经肾脏代谢,无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特别适合合并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在安全性方面同样具备优越性。

因此,地舒单抗凭借其在疗效、便捷性和安全性上的综合优势,已成为当前鼻咽癌骨转移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基石性药物。从2024年1月1日起,地舒单抗适用于鼻咽癌等实体瘤骨转移的适应症已经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可及性。它的广泛应用,使得我们”全程管理”的理念能够真正落地,帮助患者在延长生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持甚至提升生活质量,为他们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高品质生存”防线。

骨转移与免疫治疗的交互新认知:开启NPC治疗新方向

张长弓教授:近年来,骨转移不再被单纯视为局部骨破坏。越来越多研究发现,骨转移还可能影响全身免疫治疗的效应。在肺癌等研究中,伴骨转移的患者免疫治疗中位OS明显缩短。例如CheckMate 9LA显示,骨转移患者的OS从20.5个月降至11.9个月[5-6],提示骨转移是免疫疗效下降的限制因素之一。

更有突破性的是,《Cancer Cell》最新研究发现[7],破骨细胞可被肿瘤“重编程”,大量分泌骨桥蛋白(OPN),诱导远端病灶形成“免疫冷环境”,削弱免疫治疗应答。而地舒单抗作为RANKL抑制剂,能够从源头阻断破骨细胞活化,从而打破“骨转移—免疫抑制”这一恶性循环。有临床观察显示,地舒单抗联合免疫治疗患者的骨外病灶控制率和中位PFS均优于其他骨保护方案。

这意味着我们正进入“骨控+免疫”的协同治疗新阶段。在鼻咽癌等高骨转移风险肿瘤中,应更早将骨保护策略与免疫治疗结合,既防控SREs,又可能增强免疫效应,实现双重获益。当然,未来还需更多前瞻性研究验证此策略的最佳节奏和人群,以期推动精准治疗进入“免疫+骨控”新阶段,为患者带来更优获益。

结语

总体来看,鼻咽癌的治疗正在进入一个“系统化、全程化、精准化”的新时代。骨转移的管理不应再被视为单纯的支持治疗,而是鼻咽癌全周期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地舒单抗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骨保护武器,并可能在免疫治疗时代扮演“增效剂”的新角色。未来,我们期待通过“骨控+免疫”的协同策略,为鼻咽癌患者带来更长久、更优质的生存。

参考文献

[1] Wang CW, Huang BS, Liang HK, Chen WY.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Era: Competing-Risk Analysis, Recurrence, and Postrecurrence Survival. Head Neck. 2025 Jun 27. doi: 10.1002/hed.2822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575840.
[2] Mai HQ, Chen QY, Chen D, Hu C, Yang K, Wen J, Li J, Shi YR, Jin F, Xu R, Pan J, Qu S, Li P, Hu C, Liu YC, Jiang Y, He X, Wang HM, Lim WT, Liao W, He X, Chen X, Liu Z, Yuan X, Li Q, Lin X, Jing S, Chen Y, Lu Y, Hsieh CY, Yang MH, Yen CJ, Samol J, Feng H, Yao S, Keegan P, Xu RH. Toripalimab or placebo pl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Nat Med. 2021 Sep;27(9):1536-1543. doi: 10.1038/s41591-021-01444-0. Epub 2021 Aug 2. Erratum in: Nat Med. 2022 Jan;28(1):214. doi: 10.1038/s41591-021-01673-3. PMID: 34341578.
[3]Yang X, Ren H, Yu W, et al. Bone metastases pattern in newly diagnosed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real‐world analysis in the SEER database[J].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0, 2020(1): 2098325.
[4]Stopeck AT, Lipton A, Body JJ, Steger GG, Tonkin K, de Boer RH, Lichinitser M, Fujiwara Y, Yardley DA, Viniegra M, Fan M, Jiang Q, Dansey R, Jun S, Braun A. Denosumab compared with zoledronic acid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J Clin Oncol. 2010 Dec 10;28(35):5132-9. doi: 10.1200/JCO.2010.29.7101. Epub 2010 Nov 8. PMID: 21060033.
[5]Paz-Ares, L., Vicente, D., Tafreshi, A., Robinson, A. G., Soto Parra, H., Mazières, J., ... & Reck, M. (2021). First-line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combined with two cycles of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CheckMate 9LA): an international,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 22(2), 198–211
[6]Anglin, C., Quon, H., Leighl, N. B., Bradbury, P. A., Shepherd, F. A., Tsao, M. S., ... & Linton, A. (2023). Impact of Bone Metastasis in Stage IV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Durvalumab and Tremelimumab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CTG BR.34 Trial. JCO Oncology Advances,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4, 2023.
[7]Cheng JN, Jin Z, Su C, Jiang T, Zheng X, Guo J, Li X, Chu H, Jia J, Zhou Q, Ding X, Zhang Y, Xu S, Dong F, Zhang Q, Yang X, Yang T, Cheng X, Zha H, Chen D, Wan YY, Liu X, Ye L, Tang H, Symonds ALJ, Li QJ, Jia Q, Zhu B. Bone metastases diminish extraosseous response to checkpoint blockade immunotherapy through osteopontin-producing osteoclasts. Cancer Cell. 2025 Jun 9;43(6):1093-1107.e9.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IRIS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0月18日
张婉君
蒙城县中医院 | 血液肿瘤科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的不断进步,鼻咽癌的整体治疗水平已取得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