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医案集萃丨HER2阳性晚期胆管癌T-DXd治疗PFS达4个月,联合仑伐替尼克服耐药

09月1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8月4日,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Advanced cholangiocarcinoma with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 amplification treated with 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 A case report”的案例报告,此病例报告探讨了德曲妥珠单抗(T - DXd)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扩增的晚期胆管癌(BTC)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显示,T - DXd单药治疗后转移灶部分缩小,客观缓解率(ORR)得到改善,但4个月后出现耐药;耐药后联合仑伐替尼成功控制病情,且安全性良好,仅出现1级血小板减少。

病例介绍

一般资料

基本情况: 57 岁,男性。

辅助检查:磁共振成像显示胆总管上段节段性增厚,疑似肿瘤(图1)。

初步诊断:胆管癌。

Original.00005792-202508290-00040.F1.jpeg

图1. 不同层面的轴向(A 和 B)和冠状面(C 和 D)视图

诊疗经过

  • 手术治疗

患者在全麻下行“根治性胆管癌手术、胆总管切开术及胆道吻合术”,并采用Roux-en-Y肝空肠端侧吻合术,未行肝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腹痛明显缓解。

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胆总管中低分化腺癌,癌组织已浸润至胆管全层。切缘可见神经侵犯,但无血管瘤栓及恶性肿瘤,淋巴结未受累(0/3)。免疫组化(IHC)染色提示CK7(+)、CK19(+)、CK20(-)、CDX2(-),排除胃肠道来源。组织基因检测发现TP53突变,以及VEGFR1和VEGFR2蛋白表达。术后定期随访期间,患者病情趋于稳定。

两年后,即2021年12月,患者因黄疸再次入院。上腹部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提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左右肝管汇合处可见可疑肿块,提示胆管癌复发。无病生存期(DFS)为2年。

患者于2022年1月4日再次接受胆管癌根治术。

  • 辅助治疗

患者接受吉西他滨+顺铂+贝伐珠单抗方案治疗至2022年8月,随访期间病情稳定。

2023年6月5日的胸部和腹部CT扫描显示胃窦前外侧淋巴结肿大,标志着病情进展,无进展生存期1 (PFS1) 为17个月。

  • 一线治疗

患者从2023年6月15日至2023年8月20日予以度伐利尤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卡铂的治疗方案,每3周给药一次,共4个周期。此外,患者还接受了针对腹部病变的放射治疗,计划治疗剂量为45 Gy,分25次进行,随后以度伐利尤单抗进行8个周期的维持治疗。

2024年4月的CT扫描显示新的大网膜和腹膜淋巴结转移,PFS2为10个月。

患者自2024年4月18日至2024年5月31日接受卡度尼利单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治疗2个周期。然而,严重的手足反应迫使患者停止化疗。

2024年5月31日的随访CT扫描显示大网膜、腹膜和肠系膜内有多发结节,部分结节轻度增大,糖类抗原(CA)199水平从497升至977 U/mL(正常范围:0-37 U/mL)。PFS3为2个月。

  • 二线治疗

患者HER2表达检测显示,免疫组化染色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均证实为阳性。

患者自2024年6月起开始接受T-DXd治疗,每3周一次。

2024年7月15日复查腹部增强CT,提示转移灶部分缩小,CA 199水平由783 U/mL降至174 U/mL(图2)。

图3.jpeg

图2. CT 显示,在使用 T-DXd 之前(A–C)和 2 个周期的 T-DXd 治疗后(D–F),疾病得到部分缓解

在T-DXd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了以白细胞减少和贫血为特征的2级骨髓抑制,以及1级肝功能异常。所有不良反应均采用对症治疗。然而,在4个月的T-DXd治疗后,CA 199水平从174 U/mL升高至253 U/mL。2024年10月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转移灶内持续存在肿瘤活动(图3)。

图4.jpeg

图3. 不同层面的轴向(A 和 B)和矢状面(C)视图

出现T-DXd耐药后,治疗方案调整为仑伐替尼+T-DXd 联合治疗。该策略使病情再次得到控制,仅观察到1级血小板减少。患者继续接受随访,CA 199 水平维持在低水平,生活质量良好。

由于晚期胆管癌患者的预期寿命相对较短,其预后通常较差,这凸显了创新治疗策略的迫切需求。该病例显示,T-DXd在治疗HER2阳性BTC的后线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与良好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耐受性较高的新选择。


这就要求在临床实践中重新检测肿瘤组织样本,以精准识别HER2扩增突变,进而优化治疗决策,同时也凸显了HER2靶向治疗在该癌种中的关键作用。未来方向可能是结合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来克服耐药性。这些发现对指导个体化治疗具有直接临床意义,推动了后续对组合疗法的研究探索以及更大规模的验证。


参考文献:

Bao X, Chen Z, Xiong J, Yang Z, Zhang N. Advanced cholangiocarcinoma with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 amplification treated with 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 A case report. Medicine (Baltimore). 2025;104(35):e4409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古木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古木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17日
马建增
阳光融和医院 | 肿瘤内科
胆管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讨论后制定
09月17日
邓志福
清远市中医院 | 外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