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抗CD38单抗致动员效率降低9.4%,优化“洗脱期”或可扭转局面

09月06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随着以达雷妥尤单抗为代表的抗CD38单抗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一线诱导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其对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关键环节——干细胞动员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临床试验数据提示其可能影响动员效率,但真实世界中的情况尚不明确。近期一项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揭示,含抗CD38单抗的诱导方案虽能深化治疗反应,但平均干细胞采集量降低9.4%,并显著增加了医疗资源消耗和经济成本。研究提示,优化动员时机,特别是延长诱导治疗后的“洗脱期”,或是改善动员效果的关键策略。

截屏2025-09-06 14.58.12.png

抗CD38单抗重塑MM一线治疗,自体移植动员迎来新挑战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作为符合移植条件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的标准一线巩固治疗方案,其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的价值已获得广泛认可¹⁻²。ASCT的成功实施,高度依赖于高效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以确保移植成功及为未来潜在治疗储备资源。

近年来,随着CASSIOPEIA、GRIFFIN等研究的公布,以达雷妥尤单抗和艾沙妥昔单抗为代表的抗CD38单克隆抗体,联合免疫调节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诱导方案,凭借其带来的深度缓解,已成为NDMM一线治疗的基石³⁻⁴。然而,CD38靶点在造血干/祖细胞上亦有表达,这引发了一个重要的临床关切:靶向CD38的治疗是否会对干细胞动员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尽管部分临床试验已观察到干细胞采集量下降及动员药物普乐沙福用量增加的现象,但在更为复杂的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相关数据尚有限且结论不一。

为了精准评估这一影响,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单中心的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旨在阐明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基于抗CD38单抗的诱导方案对NDMM患者干细胞动员效率、资源利用及相关成本的实际影响⁵。

真实世界数据证实:动员效率与经济成本面临双重压力

该研究纳入了2021至2024年间收治的375名NDMM患者,深入分析了接受含或不含抗CD38单抗诱导方案后的干细胞动员结局。研究结果清晰地揭示了抗CD38单抗暴露带来的双重挑战:

  • 干细胞采集效率受抑:与未暴露组相比,接受抗CD38单抗治疗的患者,其中位总干细胞采集量虽仍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但已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降低(5.2×10⁶/kg vs. 5.5×10⁶/kg)。在校正了多项混杂因素后,多变量分析模型确认,抗CD38单抗暴露与平均干细胞采集量下降9.4%存在独立相关性。这一影响在动员早期尤为明显,首次单采后达到理想采集目标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非暴露组(45.9% vs. 61.6%)。

  • 医疗资源与经济成本增加:为了弥补动员效率的不足,抗CD38单抗暴露组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投入。数据显示,该组患者需接受更多的单采次数(中位数2次 vs. 1次)和更高剂量的普乐沙福(中位数2剂 vs. 1剂)。相应的,模型化成本分析估算,由于额外的单采程序和药物使用,暴露组每位患者的动员相关成本较非暴露组高出约23,285美元。

探寻破局之策:优化动员时机,“洗脱期”成关键可调因素

面对上述挑战,该研究并未止步于描述问题,而是进一步探索了潜在的优化策略。分析发现,尽管抗CD38单抗暴露组的诱导治疗周期更长,但诱导时长本身并非影响干细胞产量的决定性因素。

真正的突破口在于“洗脱期”——即从最后一次诱导治疗至开始动员的时间间隔。多变量分析模型显示,洗脱期每延长一周,平均干细胞采集量便增加3.4%。这一发现极具临床实践价值,它提示通过非药物性的时间窗口调整,即可能有效缓解抗CD38单抗对动员的抑制作用。这为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计划时,提供了一个简单、可行的调控手段,以平衡深度诱导治疗与高效干细胞动员之间的关系。

编者按:抗CD38单抗时代下移植策略的精细化管理

本项真实世界研究为抗CD38单抗时代下的自体移植流程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依据。研究结论并非否定抗CD38单抗在一线治疗中的核心地位,而是强调了在享受其卓越疗效的同时,必须对移植流程进行更为精细化的前瞻性管理。

“洗脱期”的临床应用:将优化“洗脱期”纳入治疗路径规划,在不影响疾病控制的前提下,预留出充足的药物清除时间,有望直接转化为更少的单采日和更低的药物成本,实现患者获益与医疗系统效益的双赢。

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研究揭示的显著成本差异,以及对单采中心资源占用的增加,是在当前细胞治疗(如CAR-T疗法)需求日益增长背景下必须正视的现实。提高动员效率不仅是经济命题,更关系到宝贵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与周转效率。

综上所述,临床决策需要在追求极致疗效与保障过程平稳高效之间寻求最佳平衡。通过优化动员时机等精细化管理策略,有望在充分发挥抗CD38单抗治疗优势的同时,确保自体干细胞移植的顺利实施与成本可控。未来的前瞻性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最优的洗脱时长,并评估新型动员方案在这一特定患者群体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Richardson PG, Jacobus SJ, Weller EA, et al. Triplet Therapy, Transplantation, and Maintenance until Progression in Myeloma. N Engl J Med. 2022;387(2):132-147.
[2] Attal M, Lauwers-Cances V, Hulin C, et al. Lenalidomide,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with Transplantation for Myeloma. N Engl J Med. 2017;376(14):1311-1320.
[3] Sonneveld P, Dimopoulos MA, Boccadoro M, et al. Daratumumab, Bortezomib, Len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for Multiple Myeloma. N Engl J Med. 2024;390(4):301-313.
[4] Moreau P, Attal M, Hulin C, et al. Bortezomib, th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with or without daratumumab before and after autologous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CASSIOPEIA):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study. Lancet. 2019;394(10192):29-38.
[5] Uzun D, Paul JM, Jensen A, et al. The Impact of Anti-CD38 Monoclonal Antibody Therapy on Stem-Cell Mobilization Yields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NDMM) Referred from Community and Academic Oncology Practices: Single Center, Real World Data 2021-2024. Transplant Cell Ther. 2025 (In Press).

责任编辑:Ashelin
排版编辑:Asheli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看,文中内容仅代表血液肿瘤资讯订阅号立场与观点,不代表肿瘤资讯平台意见,且肿瘤资讯并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若有任何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评论
09月08日
白文秀
平遥兴康医院 | 中医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
09月07日
张婉君
蒙城县中医院 | 血液肿瘤科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作为符合移植条件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的标准一线巩固治疗方案,其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的价值已获得广泛认可¹⁻²。
09月07日
尹青
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 | 病理科
床决策需要在追求极致疗效与保障过程平稳高效之间寻求最佳平衡。通过优化动员时机等精细化管理策略,有望在充分发挥抗CD38单抗治疗优势的同时,确保自体干细胞移植的顺利实施与成本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