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年v3版NCCN胃癌指南重磅更新!FLOT+度伐利尤单抗写入1类推荐

08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2025年8月22日发布的v3版NCCN胃癌指南相较于v2版进行了多项重大更新。更新要点包括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整合入可切除胃癌的围手术期治疗,并对生物标志物检测策略提出了新的标准。本文旨在详细解读这些关键更新,特别是PD-L1检测的普及化以及基于MATTERHORN研究新增的围手术期免疫联合化疗方案,并探讨其对胃癌临床实践的深远影响。

更新内容

1. 初始评估与生物标志物检测(GAST-1 & GAST-B)
 
PD-L1检测普及化:指南新增一条重要建议,推荐对所有新诊断的胃癌患者进行PD-L1的普遍性检测。这改变了以往主要针对晚期或转移性患者进行检测的策略,为免疫治疗在更早期阶段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评分标准互换性认可:新增说明指出,联合阳性分数(CPS)与肿瘤面积阳性率(TAP)评分具有高度一致性,在临床判读时或可互换使用,为病理诊断提供了灵活性。
 
2. 围手术期系统治疗(GAST-2 & GAST-F)
 
术语更新:指南多处将“围手术期化疗(Perioperative Chemotherapy)”修订为“围手术期系统治疗(Perioperative Systemic Therapy)”,明确了治疗手段已超越传统化疗范畴。
 
新增1类优选方案:在cT2或更高分期的可切除胃癌治疗中,新增了FLOT方案+度伐利尤单抗作为1类优选方案,适用于PD-L1 CPS≥1或TAP≥1%的患者。
 
方案详情:推荐方案为术前2周期、术后2周期的FLOT联合度伐利尤单抗,之后继续使用度伐利尤单抗单药辅助治疗10个周期。
 
重要警示:新增脚注明确指出,在MATTERHORN研究中,弥漫型胃癌或胃食管交界部腺癌患者从此联合方案中未观察到无事件生存期(EFS)的获益。

循证依据:

这一更新主要基于2025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MATTERHORN研究结果,该研究评估了在标准围手术期FLOT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PD-L1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用于可切除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GC/GEJC)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FLOT化疗相比,度伐利尤单抗的加入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HR=0.71, P<0.001),并观察到总生存期(OS)的获益趋势。同时,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明显提升(19% vs 7%)。

更新趋势

2025年v3版NCCN胃癌指南的更新,预示着胃癌治疗模式的几个重要转变:

免疫治疗的战略前移: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从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疾病的治疗,正式前移至可切除胃癌的围手术期阶段,是本次更新最核心的变革。这一变化旨在通过早期干预,清除微小转移灶,从而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
 
生物标志物驱动的全程管理:将PD-L1检测确立为所有新诊断患者的常规操作,强调了从治疗起点就进行精准分层的重要性。这不仅为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体现了“全程管理”的理念,即根据分子特征为患者规划从早期到晚期的系统性治疗路径。
 
精准治疗的进一步细化:指南特别指出弥漫型胃癌可能无法从围手术期免疫联合治疗中获益,这体现了精准治疗正走向更深层次的细化。未来,除了PD-L1表达水平,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分子亚型等更多因素将被综合考虑,以筛选出最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优势人群。

总结

2025年v3版NCCN胃癌指南的更新,为胃癌的临床诊疗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化。通过普及PD-L1检测和引入围手术期免疫联合化疗的新标准,指南为提高可切除胃癌患者的治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依据。临床医生需要迅速掌握这些更新内容,优化诊疗流程,在诊断初期即完成关键生物标志物检测,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共同决策是否采用包含免疫治疗的围手术期新方案,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消化指南针.pn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Sky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ky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28日
李晓波
大连九洲世纪医院 | 肿瘤内科
NCCN胃癌指南的更新,为胃癌的临床诊疗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化
08月28日
王隆来
上海市监狱总医院 | 肿瘤内科
2025v3版胃癌指南更新。
08月28日
王隆来
上海市监狱总医院 | 肿瘤内科
胃癌指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