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从后线突破到前线启示,泽布替尼如何重塑FL的治疗格局?

08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滤泡性淋巴瘤(FL)是临床上常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其病程常呈缓解与复发交替的特点。因此,尽管FL患者的总体预后相对良好,但仍面临着因疾病反复发作而导致后续治疗选择日益受限的严峻挑战。传统的化学免疫治疗在为FL患者带来疗效的同时,其固有的骨髓抑制、继发感染等毒性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疾病最终常发展为耐药状态。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兼具高效与低毒的创新疗法,以实现“功能性治愈”的远期目标,成为FL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以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治疗给FL患者带来了治疗新策略。其中,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治疗淋巴瘤,经过逾五年的临床验证,已积累了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正值泽布替尼于国内获批上市五周年之际,【肿瘤资讯】特将其治疗复发/难治性(R/R)FL相关要点进行整理,详情如下。

深度且持久:ROSEWOOD研究强力证实,泽布替尼联合方案可为R/R FL患者带来更优结局

目前,包含BTK抑制剂的治疗方案,在FL的后线治疗中已占据重要地位。以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为例,其联合CD20单抗在R/R FL中已展现出确切的临床获益。II期ROSEWOOD研究的数据证实,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ZO方案)对比奥妥珠单抗单药(O方案),能显著改善R/R FL患者的临床结局。

在缓解深度方面,ZO组的总缓解率(ORR)与完全缓解(CR)率均显著优于O组(ORR: 69% vs 46%, P=0.001; CR: 39% vs 19%, P=0.019)。

在生存获益方面,ZO方案将R/R F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由10.4个月显著延长至28.0个月(HR=0.50;P<0.001),并在缓解持续时间(DOR)和至下一线治疗时间(TTNT)等终点上也展现出明确的优势。

安全性分析显示,该联合方案的总体耐受性良好,多数≥3级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低于单药组[1]。综上所述,ROSEWOOD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这一无化疗方案可为R/R FL患者带来深度且持久的缓解,是该领域一个重要的优选治疗策略。

在FL的治疗愿景中,“功能性治愈”正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临床目标。这个目标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优化FL一线治疗,使特定患者群体获得深度且持久的疾病缓解,从而进入一个无需持续抗肿瘤干预的长期缓解期,并完全回归正常的社会与生活状态。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运用精准的患者分层工具(如微小残留病[MRD]监测),并联合高效的靶向药物以达到更深度的疾病控制。这种策略不仅旨在最大程度地改善FL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也为优化其预后、延长其生存奠定了基础。鉴于泽布替尼等BTK抑制剂在FL治疗中已展现出优异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该类药物未来有望成为助力患者实现“功能性治愈”这一目标的关键治疗选择。

后线数据,前线启示:28个月PFS数据为泽布替尼挺进FL早线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BTK抑制剂联合CD20单抗双靶向、无化疗方案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标志着FL的治疗理念正从传统的广谱细胞毒药物向更为精准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转变。该模式尤其适用于年长、体能状态不佳或无法耐受常规化学免疫治疗的R/R FL患者。其中,以泽布替尼为代表的新一代BTK抑制剂凭借其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有助于提升FL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并维持其生活质量。鉴于FL是一种病程漫长且通常需要多线治疗的慢性疾病,上述优势在临床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ROSEWOOD研究目前公布的长达28个月的中位PFS数据,为在前线治疗中探索BTK抑制剂的应用价值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考虑到FL疾病进程中反复复发是其固有的特征,泽布替尼在后线治疗中展现出的持久缓解能力,提示其在更早治疗阶段的应用潜力。

对于伴有高风险生物学标志物、原发耐药或缓解持续时间较短的FL患者亚群,早期引入泽布替尼这类高效靶向药物,可能有助于改善其自然病程。临床上,FL的管理策略通常注重在有效控制疾病与最小化治疗相关毒性之间寻求平衡。泽布替尼所展现出的“高疗效、高耐受性、长缓解”的特性,为需要无化疗方案的FL患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这一令人鼓舞的PFS数据不仅增强了临床医生对BTK抑制剂类别药物治疗FL的信心,也为未来设计基于精准分层的多药联合治疗新方案奠定了基础。

未来已来:真实世界数据如何助力BTK抑制剂从FL“后线优选”迈向“全程管理关键角色”?

现阶段,BTK抑制剂在FL治疗路径中主要定位于后线治疗,尤其适用于对化学免疫治疗无法耐受或经多线治疗后失败的患者。以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的方案为例,其已被证实具有确切的临床获益与可控的安全性,长达28个月的中位PFS数据,对于FL后线治疗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其次,真实世界研究对于确立BTK抑制剂在FL治疗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尽管目前该类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主要来源于临床试验,但真实世界证据(RWE)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其在更为广泛、复杂的FL患者群体(如经多线治疗、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中的实际疗效与安全性。特别是泽布替尼在不同特征FL患者(如高龄、合并症负担重或免疫功能不全)中的真实世界数据,将为临床医生精准筛选潜在获益患者、优化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关键参考。

展望未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与精准医疗理念的不断深入,积累的真实世界证据将助力BTK抑制剂在FL治疗中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例如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分层治疗、新的联合用药方案乃至作为维持治疗的选择。

参考文献

1.Zinzani P L, Mayer J, Flowers C R, et al. ROSEWOOD: a phase II randomized study of zanubrutinib plus obinutuzumab versus obinutuzumab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3, 41(33): 5107-5117.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