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探索与未来展望

08月20日
整理:肿瘤资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传统治疗手段已取得显著进步,但对于化疗耐药的病例,尤其是侵袭性极强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有效治疗手段仍然十分有限。过去,乳腺癌因免疫原性较低被归为“冷肿瘤”,免疫治疗应用受限。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TNBC中存在丰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这一发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疗机遇。本文结合该领域的综述文章[1],系统梳理 ICIs 在不同亚型乳腺癌治疗中的关键临床进展,深入探讨其从单药治疗到联合治疗策略的演进历程,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免疫治疗的黎明:单药探索

免疫治疗在乳腺癌领域的首次探索始于单药治疗。2016年,一项关于帕博利珠单抗的Ib期试验(KEYNOTE-012)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曙光。研究纳入32例晚期TNBC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到18.5%,证明了PD-1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

随后,另一款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的Ib期研究在116例转移性TNBC患者中也观察到了10%的ORR(PD-L1阳性患者中为12%)。更重要的是,该研究证实了其良好的耐受性,仅有少数患者因严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停药。

这两项早期的单药试验,尽管缓解率有限,但它们共同证实了ICIs在部分晚期TNB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后续更有效的联合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

强强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的协同

为进一步提升疗效,研究者转向探索ICIs与化疗的联合应用。化疗能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来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从而与ICIs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这一策略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功。

晚期TNBC治疗:IMpassion130研究

IMpassion130是一项评估阿替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一线治疗转移性TNBC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7.2个月 vs 5.5个月)。尤其在PD-L1阳性亚组中,中位总生存期(OS)更是从15.5个月大幅提升至25.0个月。基于这一数据,该方案于2019年获美国FDA批准,成为首个用于乳腺癌的免疫疗法,改变了晚期TNBC的治疗格局。

早期TNBC治疗:KEYNOTE-522研究

在早期乳腺癌治疗领域,KEYNOTE-522研究探索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病理完全缓解(pCR)是评估新辅助疗效和预测长期预后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的加入将pCR率从安慰剂组的51.2%显著提高至64.8%。这一结果也与II期I-SPY2研究结果一致。

几项大规模前瞻性队列试验的结果表明,ICI使TNBC的广泛人群(包括早期和晚期、不可切除的肿瘤)受益,并且它们表现出可靠的安全性,极大地改善了TNBC 的治疗。

靶向破冰: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探索

研究者同样在探索ICIs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潜力。然而,结果喜忧参半。大型III期临床试验IMpassion050(新辅助治疗)和KATE2(晚期治疗)均显示,在标准抗HER2治疗和化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替利珠单抗,未能带来额外的生存获益。

不过,一项小规模的Neo-PATH试验带来了不同信号。该研究发现,免疫联合方案的总pCR率为61%,而在PD-1表达阳性的患者中,pCR率高达100%。这些结果表明,对于未经筛选的HER2阳性人群,简单叠加ICI可能无效,但通过生物标志物(如PD-1)筛选出的特定人群或许能从中获益。该领域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ICIs的定位。

拓宽疆界:在新兴领域的潜力与展望

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是占比最高的亚型,传统上被认为免疫原性最低。即便如此,ICIs也在此展现了初步潜力。KEYNOTE-028研究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经治的PD-L1阳性HR+患者,ORR为12%,但缓解持续时间较长(中位DoR为12.0个月)。

更令人鼓舞的是联合治疗的探索。已有案例报道ICIs联合内分泌治疗取得了长期生存。而一项ICIs联合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在一线治疗IV期HR+患者中获得了高达56%的ORR。这些数据预示着“免疫+靶向+内分泌”的多药联合策略可能成为未来HR+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方向。

ICIs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改善了部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结局。随着研究的进展,乳腺癌免疫治疗不断发展,其安全性已得到证实。未来ICIs在乳腺癌领域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与化疗、靶向治疗以及新型靶点(如BRCA、PI3K、AKT、mTOR、MEK 和抗体偶联药物)的联合应用上。

小结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革命性进展,尤其是在TNBC领域,ICIs联合化疗已成为覆盖早期到晚期的标准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然而,在HER2阳性和HR+亚型中,ICIs的价值仍有待通过精准的生物标志物来进一步发掘。通过科学的策略组合与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筛选,相信未来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将不断扩大,为最终战胜乳腺癌带来更多希望。

参考文献

Zhijun Chen, Zihan Song, Shichen Den, et al. Application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Cancer. MedComm. 2025 August e70176. https://doi.org/10.1002/mco2.70176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in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x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22日
吴向荣
石家庄市平安医院 | 肿瘤内科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革命性进展,尤其是在TNBC领域,ICIs联合化疗已成为覆盖早期到晚期的标准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
08月21日
吴耀禄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 普通外科
化疗能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来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从而与ICIs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08月21日
刘宏兵
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卫生院 | 中西医结合科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革命性进展,尤其是在TNBC领域,ICIs联合化疗已成为覆盖早期到晚期的标准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