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8.19每日资讯:晚期NSCLC患者中CTLA-4抑制剂序贯放疗再行PD-1再挑战;黄河教授团队:TKI疗法联合CAR-T“亮剑”Ph+ ALL一线治疗:85%的深度缓解,能否重塑初治新格局?

08月18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今日要闻

1. 2025 WCLC | 晚期NSCLC患者中CTLA-4抑制剂序贯放疗再行PD-1再挑战: RAD-IO试验

2. 【中国好声音】黄河教授团队:TKI疗法联合CAR-T“亮剑”Ph+ ALL一线治疗:85%的深度缓解,能否重塑初治新格局?

3. 2025 WCLC 中国之声 | 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化疗一线治疗非鳞状NSCLC脑转移的初步疗效

4. 【寻根溯源】多线治疗失败致多器官衰竭,双特异性抗体如何破局难治性I型冷球蛋白血症?

5. Cancer Discovery丨线粒体谷胱甘肽的输入通过整合的应激反应信号促进乳腺癌转移

1. 2025 WCLC | 晚期NSCLC患者中CTLA-4抑制剂序贯放疗再行PD-1再挑战: RAD-IO试验

Session Type

Mini Oral

Session Title

MA10. Longer Follow Up and New IO Combinations

摘要号

MA10.08

英文标题

Anti-PD-1 Re-Challenge After Immune Priming by CTLA-4 Inhibition and Immune Boosting Through Radiotherapy in Advanced NSCLC: The RAD-IO Trial

中文标题

晚期NSCLC患者中CTLA-4抑制剂启动免疫、放疗免疫增强再行抗PD-1再挑战:RAD-IO试验

讲者

Daphne van der Geest

讲者机构

NKI-AvL

背景

对于无靶向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目前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PD-(L)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化疗。但多数患者无法获得持久临床获益,二线化疗疗效亦不理想。研究者通过CTLA-4抑制剂进行免疫启动,继以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实现免疫增强,可能重新激活既往接受过抗PD-(L)1治疗的转移性NSCLC患者的抗癌免疫应答。

结论

RAD-IO试验证实,对于既往抗PD-(L)1治疗进展的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采用CTLA-4抑制剂免疫启动联合SBRT免疫增强序贯抗PD-1再挑战的治疗策略,可使24.1%患者获得临床获益,达到主要研究终点。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目前正在进行亚组和转化分析以识别应答患者的临床及生物学标志物。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2. 【中国好声音】黄河教授团队:TKI疗法联合CAR-T“亮剑”Ph+ ALL一线治疗:85%的深度缓解,能否重塑初治新格局?

对于费城染色体(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成人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联合化疗的方案已显著改善其预后,但由于完全分子学缓解(CMR)率较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有待提高。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等免疫治疗在复发/难治性(R/R)Ph阳性ALL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其作为新诊断患者一线治疗方案的潜力尚未明确。近期发表在JAMA Oncology上的一项研究,首次评估了达沙替尼联合CAR-T细胞疗法作为新诊断成人Ph阳性ALL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肿瘤资讯】特将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3. 2025 WCLC 中国之声 | 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化疗一线治疗非鳞状NSCLC脑转移的初步疗效

Session Type

Mini Oral

Session Title

MA10. Longer Follow Up and New IO Combinations

摘要号

MA10.01

英文标题

Phase II Trial of Serplulimab Plus Bevacizumab and Chemotherapy for Treatment-Naïve Non-Squamous NSCLC with Brain Metastases (SUPER BRAIN)

中文标题

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化疗治疗初治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II期临床试验(SUPER BRAIN研究)

讲者

hui yu

背景

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BMs)患者中的疗效仍有限。斯鲁利单抗的肿瘤免疫应答特性可能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而同时增强。本研究评估了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化疗作为NSCLC伴未经治疗BMs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结论

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化疗在非鳞状NSCLC伴BMs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颅内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4. 【寻根溯源】多线治疗失败致多器官衰竭,双特异性抗体如何破局难治性I型冷球蛋白血症?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指由B细胞或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的一组疾病。当M蛋白因其特殊的理化或生物学特性导致器官损伤时,则构成“具有临床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CS)”。I型冷球蛋白血症(Type 1 Cryoglobulinemia)是MGCS的一种严重类型,其特征为血清中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在体温低于37℃时沉淀,堵塞血管,引发多器官损伤,治疗关键在于清除产生异常蛋白的恶性克隆。然而,对于多线治疗失败的难治性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近期,Haematologica期刊报道了一例难治性I型冷球蛋白血症。面对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且对多种方案治疗无效的困境,临床医生采用了靶向BCMA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特立妥单抗 (Teclistamab),成功清除了致病的冷球蛋白,为该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5. Cancer Discovery丨线粒体谷胱甘肽的输入通过整合的应激反应信号促进乳腺癌转移

近日,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代谢调控与遗传学实验室的KıvançBirsoy教授在Cancer Discovery杂志上发表文章Mitochondrial glutathione import enabl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via integrated stress response signaling本研究表示,通过SLC25A39的线粒体谷胱甘肽(GSH)输入对于乳腺癌早期转移性定植至关重要,它将代谢适应与应激反应信号联系起来。靶向该通路可能揭示转移特异性治疗的脆弱性,而不会影响原发性肿瘤的生长。(来源:BioArtMED)

640.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FF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F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19日
何小罗
新沂市人民医院 | 胃肠外科
肿瘤免疫靶向治疗理念不断更新
08月19日
张晓妮
荣成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获益良多
08月19日
吕志国
益阳市大通湖区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学习中进步学习中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