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打破“优效”光环:靶向试验模拟证实,IsaPd与EloPd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相当,选择需看毒性

08月13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领域,艾沙妥昔单抗联合泊马度胺、地塞米松(IsaPd)与Elotuzumab联合泊-马度胺、地塞米松(EloPd)是两大标准治疗方案,但因缺乏直接比较,临床选择依据有限。近日,一项发表于Haematologica的真实世界研究创新性地采用“靶向试验模拟”方法,校正患者基线差异后发现,此前观察到的IsaPd生存优势并非药物固有特性。研究证实,两方案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上疗效相当,但安全性特征迥异,IsaPd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风险更高。该研究为RRMM患者的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强调了在疗效相当的前提下,应基于安全性特征和患者个体情况进行方案选择。

截屏2025-08-13 13.09.10.png

解析背景:RRMM治疗困境与真实世界证据的挑战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尽管治疗手段日新月异,但多数患者仍面临复发与耐药的挑战,最终进展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¹。对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两种治疗的RRMM患者,基于III期ICARIA-MM研究获批的IsaPd方案²,以及基于III期ELOQUENT-3研究获批的EloPd方案³,是国际指南推荐的两大标准三药联合治疗选择。

然而,这两大方案从未在随机对照试验(RCT)中进行直接的“头对头”比较。在临床实践和部分回顾性研究中,IsaPd方案似乎展现出更优的生存数据⁴⁻⁵,但这究竟是药物本身的疗效优势,还是源于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选择偏倚?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使得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决策时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证据重构:靶向试验模拟揭示真实疗效差异

为破解这一难题,来自意大利多个研究中心的学者联合开展了一项创新性研究,其成果发表于Haematologica⁶。该研究并未采用传统的临床试验,而是独辟蹊径,应用了前沿的“靶向试验模拟”(Target Trial Emulation, TTE)统计学方法⁷。研究者合并了两个大型真实世界队列,旨在通过统计学校正,模拟一场理想化的随机对照试验,从而对IsaPd与EloPd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一次“公平”的比较。

在原始数据分析中,研究者发现接受两种方案治疗的患者群体存在显著的基线不平衡:接受EloPd治疗的患者年龄更大、达雷妥尤单抗耐药比例更高,且具有更多高危细胞遗传学特征。这些因素本身就是预后不良的指标。当直接比较时,未校正的数据显示IsaPd组的中位PFS(17.5 vs. 7.9个月)和OS均显著优于EloPd组。

然而,当研究者运用“逆概率治疗加权”(IPTW)技术,对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行加权平衡,创造出两个具有可比性的“伪随机化”队列后,此前观察到的疗效差异消失了:

  1. PFS方面: 调整后,IsaPd组与EloPd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0.1个月和8.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2; P=0.59)。

  2. OS方面: 调整后,IsaPd组与EloPd组的中位OS分别为25.6个月和22.9个月,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HR=0.84; P=0.35)。

11970-Image-88179-1-17-20250722.jpg

图1.主要研究结果

这一核心发现有力地证明,先前观察到的IsaPd疗效优势,很可能源于选择偏倚,即临床医生倾向于为基线状况更佳的患者选择IsaPd方案。在排除了混杂因素的干扰后,两种方案的生存获益实际上是相当的。

疗效相当,安全性考量成为临床决策新焦点

既然生存获益相当,那么安全性就成为临床决策的另一个关键考量点。该研究发现,两种方案的毒性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这为个体化治疗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显示,IsaPd组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显著高于EloPd组(59.2% vs. 31.5%; P<0.001)。经过多变量校正后,IsaPd治疗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风险比(OR)仍高达2.45,提示这是其固有的药物特性。尽管在校正后,两组间3-4级感染的风险差异失去了统计学意义,但IsaPd组更高的血液学毒性风险,提示临床医生在选择该方案时,必须对患者进行更密切的血液学监测,并考虑预防性使用生长因子等积极的管理措施。

反之,对于骨髓功能较差、或感染风险较高的脆弱患者,EloPd方案可能是一个相对更安全的选择。

超越方案选择,疾病内在风险是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本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启示是,在疗效相当的背景下,真正决定患者生存预后的,并非治疗方案的选择,而是患者和疾病本身的内在风险因素。多变量分析证实,国际分期系统(ISS)II/III期、达雷妥尤单抗耐药状态、高危细胞遗传学特征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是影响PFS和/或OS的独立不良预后预测因子。

这一发现强调,临床医生在评估RRMM患者时,应将重心放在对疾病风险的精准分层上。达雷妥尤单抗作为抗CD38单抗的代表,其耐药已成为当前RRMM治疗中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编者按:在免疫治疗新时代,重思三药方案的临床定位

这项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解答了IsaPd与EloPd孰优孰劣的临床疑问,更在于其展示了如何科学、严谨地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来弥补临床试验的空白。在缺乏直接比较的RCT时,通过TTE等高级统计学方法对真实世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宝贵的循证依据。

研究结论——IsaPd与EloPd在校正后疗效相当,但安全性各异——将深刻影响临床实践。它促使我们将关注点从“哪个方案更强”转向“哪个方案更适合特定的患者”。

放眼未来,以CAR-T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为代表的新型免疫疗法正在重塑MM的治疗格局⁸。在此背景下,IsaPd和EloPd这类经典三药方案的临床定位,可能将更多地转向后续新型免疫疗法的“桥接治疗”,或作为部分不适合或无法获得新疗法患者的关键治疗选择。因此,清晰认知其真实的疗效水平和安全性谱,对于在MM全程管理中进行优化“排兵布阵”至关重要。这项研究无疑为这场复杂的“棋局”走出了清晰而关键的一步,它启示我们,只有看清每种治疗策略的真实价值与代价,方能更好地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参考文献

[1] Rajkumar SV. Multiple myeloma: 2024 update on diagnosis, risk-stra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Am J Hematol. 2024;99(9):1802-1824. 

[2] Attal M, Richardson PG, Rajkumar SV, et al. Isatuximab plus pomalidomide and low-dose dexamethasone versus pomalidomide and low-dose dexamethasone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and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ICARIA-MM): a randomised, multicentre, open-label, phase 3 study. Lancet. 2019;394(10214):2072-2084. 

[3] Dimopoulos MA, Dytfeld D, Grosicki S, et al. Elotuzumab plus pom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for multiple myeloma. N Engl J Med. 2018;379(19):1811-1822. 

[4] Gentile M, Vigna E, Palmieri S, et al. Elotuzumab plus pom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in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real-world experience with 200 cases outside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Haematologica. 2024;109(1):245-255. 

[5] Martino EA, Derudas D, Rossi E, et al. Isatuximab, pom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IsaPd) as salvag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linical Italian experience with 270 cases outside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Haematologica. 2025;110(4):1028-1033. 

[6] Martino EA, Pitino A, Offidani M, et al. Comparison of isatuximab-pomalidomide-dexamethasone versus elotuzumab-pomalidomide-dexamethasone in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a target trial emulation using real-world data. Haematologica. 2025; Published online March 6, 2025. 

[7] Matthews AA, Danaei G, Islam N, Kurth T. Target trial emulation: applying principles of randomised trials to observational studies. BMJ. 2022;378:e071108. 

[8] Parikh RH, Lonial S.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 in multiple myeloma: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urrent data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CA Cancer J Clin. 2023;73(3):275-285.

责任编辑:Ashelin
排版编辑:Asheli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14日
高阳阳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8月13日
袁素娟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 肿瘤科
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领域,艾沙妥昔单抗联合泊马度胺、地塞米松(IsaPd)与Elotuzumab联合泊-马度胺、地塞米松(EloPd)是两大标准治疗方案,但因缺乏直接比较,临床选择依据有限
08月13日
龙平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