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守护双重健康

08月0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引言:前列腺癌是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中老年男性患者的身体健康。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前列腺癌的多种治疗方式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本期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郭剑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刘冉录教授深入探讨前列腺癌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分享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中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管理,以期对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聚焦“心”事: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风险高

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普遍较高;一项中国横断面研究显示,在4253例新诊断前列腺癌患者中,27.0%伴有心血管合并症,7.2%伴有≥2种心血管合并症。而且由于前列腺癌患者大部分为老年患者,常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进一步加剧了心血管疾病风险。临床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前列腺癌患者非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总体生存期。因此临床实践时需要加强心血管风险管理。

知行合一:积极预防和管理前列腺癌患者的心血管疾病

鉴于癌症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和心血管疾病的竞争风险,在前列腺癌的长期管理中需要多学科合作,同时加强患者对心血管风险的认知与关注,采用改变生活习惯、药物干预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对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专家建议遵循ABCDE步骤保护心脏和血管健康(图1)。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期间需监测心血管疾病,临床实践需额外注意心血管患者风险,建议评估基线心血管疾病状况,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必要时申请会诊。

图片1.jpg

图1:前列腺癌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ABCDE步骤

郭剑明教授:制定相关的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和共识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要明确哪些患者不适合内分泌治疗,以及在心血管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在临床实践中,许多患者虽然肿瘤控制良好,却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这凸显了规范管理的必要性。理想的共识应当涵盖治疗前的全面评估,包括心血管风险分层和基线检查;治疗过程中的规范监测,如定期血压、血脂、血糖和心功能评估;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策略,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指征。同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共识应提供个体化的用药建议和多学科协作方案。期待通过这样的共识,能够在控制肿瘤的同时,更好地维护患者的心血管健康,最终实现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双重目标。

刘冉录教授:长期接受ADT的前列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血管系统毒性,包括血压升高、血糖异常和心脏功能受损等。这些药物毒性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尤其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老年患者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当优先选择心血管毒性较小的药物比如说达罗他胺,在保证抗肿瘤疗效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睾酮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包括维持骨骼肌肉健康、改善心脏功能等。目前ADT治疗往往将睾酮水平降至极低,这可能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理想的治疗状态应该是既能有效控制PSA水平,又能维持适当的睾酮浓度。虽然这一目标在临床上较难实现,但选择安全性更高的药物、优化治疗方案仍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郭剑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泌尿外科 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
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系统、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常委
CSCO前列腺癌、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常委
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泌尿外科与男科学专委会副主委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

刘冉录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泌尿外科 副主任
津门医学英才 天津医科大学新世纪优秀创新人才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微创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泌尿外科分会 常务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天津抗癌协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天津市健康学会尿路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伦理学会健康传播与社会服务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 常务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 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微创学组副组长及机器人学组委员
天津市泌尿外科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rystal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