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解临床之困,开精准之局

08月0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引言: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1%,平均生存时间不足40个月。由于我国初诊患者晚期的比例较高,因此减轻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疾病负担、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中国患者和医生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期【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邢念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韩苏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程蕾蕾教授、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肖天祎教授畅谈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现状以及学科发展等热点话题。

困境:晚期前列腺癌挑战重重,综合管理势在必行

邢念增教授:全球及中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正逐年上升;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前列腺癌已经成为中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六位,占5.3%;而前列腺癌死亡率为第7位,占2.9%­。同时根据中国肿瘤登记数据显示,我国前列腺癌平均发病年龄为72.35岁,50岁以后前列腺癌发病率开始快速上升,主要集中在65岁以上,到79岁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总体来看,近年来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患者平均年龄较大。
 
韩苏军教授:研究发现,前列腺癌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早期症状隐匿,很多患者发现就已经是中晚期。而老年肿瘤患者具有身体机能减退、脏器储备功能下降等特点,常伴随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损伤、心血管疾病以及多重用药等问题,导致抗风险能力差,使得前列腺癌的治疗更加复杂。因此需要综合评估其整体健康状况、准确判断疾病风险、治疗耐受性及预后转归,并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与管理面临多重困境,亟需多学科协作的综合管理策略。

权衡:前列腺癌ADT治疗需兼顾疗效与安全,方能改善长期预后

程蕾蕾教授:当前前列腺癌的主流治疗策略为雄激素剥夺疗法(ADT), ADT作为前列腺癌治疗的核心手段,尤其在晚期前列腺癌的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睾酮是最主要的雄激素,睾酮对心血管健康可以起到保护作用。ADT通过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但是也有研究显示,ADT的睾酮抑制作用会带来心血管损伤的风险。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治疗策略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前列腺癌患者可能会面对ADT引发的心血管毒性风险。

肖天祎教授:近年来,随着以ADT为基础的新型药物和联合疗法的发展,ADT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和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扩展,需要特别关注“ADT+模式”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其中ADT + 新型内分泌治疗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各疾病阶段,以达罗他胺为代表的新型内分泌药物,对AR亲和力增加8-9倍;血脑屏障通过率是其他药物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神经干扰等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随着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虽然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但同时也引入了不良反应风险。而且前列腺癌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更加需要兼顾疗效与安全性,才能获得更好的长期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Crystal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