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胃来说㉛-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方案助力HER2阳性胃癌患者成功转化

07月2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胃癌是全球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中Ⅳ期患者预后极差,尤其是合并多发转移,传统化疗效果有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胃癌临床治疗的重要靶点,近年来抗HER2抗体偶联药物(ADC)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中取得突破,以ADC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模式也在积极探索中。本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风萍教授分享1例HER2阳性Ⅳ期胃癌多发转移病例,患者采用维迪西妥单抗+信迪利单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行转化治疗,肿瘤明显缩小,疗效评价为PR,成功手术。并在术后接受辅助治疗,复查未见肿瘤复发,总生存期(OS)未达到。【肿瘤资讯】将病例诊疗过程整理如下,特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赵丽瑛教授对病例进行点评,以飨读者。

病例介绍

专家介绍

李风萍
主治医师

外科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
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外科住培基地秘书
毕业后一直从事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综合治疗以及胃癌耐药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在Advanced Science、Oncogene等杂志发表多篇SCI论著

基本情况

患者,女,34岁。

主诉:上腹痛1年余,呕血1周。

现病史: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间断性疼痛,呈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无腹泻黑便等,当时未予重视,就诊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呕吐鲜红色血液约200ml。

查体:ECOG评分1分、NRS2002评分0分。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及甲胎蛋白(AFP)均正常,血红蛋白(Hb)90g/L,其余无明显异常。

全腹增强CT提示胃窦体交界处溃疡病变,考虑胃癌可能,伴胃周、腹膜后多发淋巴结。

胃镜提示胃窦体交界前壁近胃角处见一约1.6cm*1.8cm溃疡,Borrmann Ⅲ型改变;活检病理提示恶性肿瘤,符合腺癌。

病理会诊提示(窦体交界)低分化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免疫组化:Her2(2+)、PD-L1(SP263)(CPS≈5),原位杂交:EBER(-);FISH示本例标本未检出HER2基因的扩增,结果为阴性;17号染色体无非整倍扩增。

2023年3月28日行腹腔镜探查+腹膜病损切除术+脱落细胞学检查,探查提示肿瘤位于胃窦胃角前上壁,未侵出浆膜面,直径约2cm;胃周淋巴结可疑肿大。病理提示(腹腔冲洗液)液基细胞学/细胞沉渣检查意见:查见腺癌细胞;(腹膜结节)炎性纤维组织增生伴局部间皮增生,未见肿瘤性病变。



初步诊断

胃窦胃体低分化腺癌(cT4aN+M1,CY1;PD-L1 CPS=5,HER2阳性且FISH阴性)

胃周淋巴结转移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轻度贫血



诊疗经过

转化治疗

患者于2023年3月30日、2023年4月23日、2023年5月15日、2023年6月6日行维迪西妥单抗+信迪利单抗+CapeOX治疗4周期。

2023年6月7日复查全腹增强CT,提示胃癌治疗后,胃窦-胃角部胃壁增厚不明显,请结合临床及胃镜检查;腹膜后及腹腔多发小淋巴结,建议复查;大者约8mm*5mm,边界清楚(图1)。

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

4.28 1.png

图1. 全腹增强CT(2023年6月7日)

手术治疗

患者于2023年7月24日行腹腔镜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R-Y残胃空肠吻合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胃角,大小约2cm*3cm,未见侵出浆膜;胃后壁与胰腺背膜粘连,胰腺正常未侵犯;胃3、7、8a、5、6、12P组淋巴结可见肿大。(腹腔冲洗液)液基细胞学检查:未见恶性肿瘤细胞(图2)。

术后病理提示1、(胃新辅助治疗后)低分化腺癌,浸润至粘膜下层,未见明确神经侵犯及;脉管内癌栓;TRG:2级;自检双侧切缘未见癌残留;淋巴结见癌转移(3/43)。治疗后手术标本,淋巴结1:pMMR、Her2:0、EBER(-)、PD-L1.SP263(CPS≈2)、Claudin18.2(0);淋巴结2:Her2:(1+)(图3)。

术后诊断:胃低分化腺癌(ypT1bN2M0)

图2. 术后细胞学诊断报告

图3. 病理报告

术后辅助治疗

患者于2023年8月28日、2023年9月21日行2次辅助治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信迪利单抗。

期间出现全身严重红疹,伴疼痛、瘙痒、水疱,四肢皮肤可见斑片状皮疹,考虑免疫相关性皮疹,予以对症治疗,后皮疹好转。

于2023年10月22日、2023年11月15日行第3-4次辅助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后结束治疗。

随后定期复查,分别于2023年11月15日、2024年3月19日、2024年11月5日复查,肿瘤标志物提示均正常,腹增强CT+胸部平扫提示肿瘤无复发转移(图4)。

OS未达到。

4.28 4.png

图4. 全腹增强CT+胸部平扫(2024年11月5日)

病例总结

该34岁女性患者,初步诊断为:胃窦胃体低分化腺癌(cT4aN+M1,CY1;PD-L1 CPS=5,HER2阳性且FISH阴性)伴胃周淋巴结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维迪西妥单抗+信迪利单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的转化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疗效,疗效评价为PR。随后进行手术治疗,并在术后继续接受辅助治疗。患者复查未见肿瘤复发,OS未达到。

病例点评

专家介绍

赵丽瑛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
主要从事胃肠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综合治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青年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部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消化肿瘤内科专委会 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消化肿瘤学专委会消化道肿瘤MDT学组 副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 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遗传性肿瘤专委会 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 常委
广州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
获中华医学会颁发“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一等奖

HER2阳性胃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其侵袭性强,预后较差 [1] 。2010年,ToGA研究 [2] 首次证实抗HER2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加入一线化疗可显著改善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OS,树立了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标准。然而,此后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药物如帕妥珠单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拉帕替尼、ADC恩美曲妥珠单抗等均以失败告终 [3] ,亟需进一步探索新型治疗模式。

维迪西妥单抗是一种新型抗HER2 ADC药物,结构包括抗HER2抗体,可裂解连接子和一个抗微管细胞毒药物。在临床前研究中,维迪西妥单抗对HER2表达肿瘤即表现出强大的治疗作用。基于关键研究RC48-C008 [4] 的研究结果,维迪西妥单抗于2021年6月在国内获批用于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的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推荐维迪西妥单抗用于HER2(IHC 3+/2+)晚期转移性胃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改写HER2阳性人群定义 [5] 。《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3年版)》进一步将维迪西妥单抗推荐等级由Ⅱ级提升至Ⅰ级 [6]

更令人鼓舞的是,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的RCTs研究 [7] 结果显示,在47例患者中,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达91%,疾病控制率(DCR)高达98%,1年PFS率为71.8%,1年OS率为97.6%。结果表明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替吉奥一线治疗HER2过表达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取得了出色疗效,其高缓解率也展现了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化免方案的转化治疗潜力。本期分享的这例胃癌多发转移患者,即采用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免疫和化疗方案成功实现转化:该患者采用维迪西妥单抗+信迪利单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的联合转化治疗疗效显著,肿瘤退缩明显,疗效评价为PR,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治疗,定期复查提示无复发转移,患者随访24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OS未达到。该病例再次验证了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方案的良好疗效,及其应用于前线乃至围术期的实力。

随着ADC药物在胃癌领域的研究不断开展,ADC药物从后线到前线,从单药到联合,逐渐改变胃癌抗HER2治疗格局。ADC药物作为抗HER2治疗的新秀,其联合其他治疗方案用于HER2阳性晚期胃癌前线治疗备受期待。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应用的推广,ADC药物有望在胃癌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改善预后的希望。

参考文献

[1].Van Cutsem E, Bang YJ, Feng-Yi F, et al.HER-2 screening data from ToGA: targeting HER-2 in gastric and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Gastric Cancer. 2015;18(3):476-84.
[2].Bang YJ, Van Cutsem E, Feyereislova A, et al. Trastu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for treatment of HER-2-positive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ToGA): a 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10;376(9742):687-97.
[3].Cytryn SL, Janjigian YY. HER2 targeting in esophagogastric cancer: redefining the landscape and breaking barriers[J].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23, 21(4):423-429.
[4].Peng Z, Liu T, Wei J,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novel anti-HER-2 therapeutic antibody RC48 in patients with HER-2-overexpressing,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a single-arm phase II study. Cancer Commun (Lond). 2021;41(11):1173-1182.
[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6].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7].Li S, Liu ZM, Liu YG, et al.Efficacy of disitamab vedotin (RC48) plus tislelizumab and S-1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HER2-overexpressing advanced stomach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phase II trial (RCTS).2024 ASCO, Abstr 4009.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古木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momo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