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BOC/BOA | 葛睿教授:2024年度中国乳腺癌临床进展

07月16日
整理:肿瘤资讯

盛夏金陵,精英云集。备受瞩目的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5 china,于7月4日至5日在古都南京拉开帷幕。众多肿瘤领域专家齐聚金陵,共同梳理过去一年中国临床肿瘤学的卓越进展,并深度解读刚刚落幕的ASCO年会前沿精粹。


在备受关注的乳腺癌专场上,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发表了题为“2024年度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进展”的主题演讲。此次演讲集中呈现了中国学者在乳腺癌诊疗前沿的卓越贡献和成果,为乳腺癌的临床实践带来了新的启示和解决方案。【肿瘤资讯】特此撷取其核心亮点,与读者共览。

2024年度乳腺癌重要研究进展推荐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学者在乳腺癌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累计发表6699篇学术论文,涵盖了从分子机制到临床治疗(如外科、内科、放疗)的多个维度。基于对这些海量研究成果的专业审阅与细致筛选,专家组归纳总结出2024年度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并从中优选出三项具有深远影响的研究进行详尽阐述。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新里程碑:TORCHLIGHT研究重塑一线治疗格局

长期以来,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治疗是乳腺癌诊疗领域一大挑战。由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及其TORCHLIGHT研究团队主导的一项多中心、随机III期研究为这一困境带来了新的希望。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在一线治疗晚期TNBC的疗效与安全性。

本研究根据PD-L1 CPS≥1 的标准对患者进行了精细分层。令人鼓舞的是,在PD-L1 CPS≥1的患者群体中,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疗法显著将疾病进展风险降低了35%。即便放眼所有ITT患者,疾病进展风险也整体下降了23%。尤为振奋人心的是,PD-L1 CPS≥1患者总生存期(OS)达到了惊人的32.86个月。此外,该疗法安全性表现良好,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息。

TORCHLIGHT研究的积极结果迅速推动了特瑞普利单抗的上市进程。如今,特瑞普利单抗已被正式纳入《2024 CSCO乳腺癌(BC)指南》和2025年《中国抗癌协会与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CACA-CBCS指南)推荐,用于与白蛋白紫杉醇联用作为晚期TNBC一线治疗方案,为晚期TNBC的临床实践带来了深刻变革。

10xCUEUoGjX0NuEwlKv22gft4NkMd43t.jpg

EVER-132-002研究:ADC引领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热潮

Zirv5pVMWdleZ7WMdYuxD3sKL06lehD8.jpg此前,TROP2 ADC戈沙妥珠单抗(SG)在TNBC中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验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团队所开展的SG治疗亚洲HR+/HER2-晚期乳腺癌人群的多中心、随机III期研究(EVER-132-002)将该ADC引入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领域。该研究聚焦HR+/HER2-晚期乳腺癌耐药难题,旨在探索该TROP2 ADC在该患者群体中的治疗潜力。

该研究结果令人振奋:相较于传统化疗方案,SG在治疗HR+/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时,无论是由中心评估还是研究者评估,其无进展生存期(PFS)均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改善。在次要终点方面,总生存期(OS)更是达到了21个月,相较对照组实现了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PFS和OS的获益趋势在各个亚组(包括伴有内脏转移、接受过CDK4/6抑制剂治疗、不同化疗线数等)中均保持了一致性。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成功同样改写了当前的临床实践与权威指南:2024年CSCO BC指南和CACA-CBCS指南已推荐SG作为内分泌耐药HR+/HER2-晚期乳腺癌的重要治疗选择,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重要参考。

Sf0dead7KLF9pqC7Swp7bRZ3eynZlyLJ.jpg

CamRelief研究:早期TNBC新辅助治疗的革新探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范蕾教授团队主导的CamRelief研究针对早期TNBC的新辅助免疫治疗展开了探索。该随机、双盲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在传统四药联合化疗方案中加入卡瑞利珠单抗的治疗模式对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及术后长期预后的改善情况。研究在化疗方案的设计上采用了卡培他滨节拍化疗模式。

最新疗效数据提示,该治疗方案在提高pCR率方面方面表现卓越:总人群的pCR提升了12.2%,高危人群(包括N+患者等)的获益则更显著,pCR率高达15.1%。亚组分析提示,几乎所有亚组都能获得持续且一致的临床益处。此外,术前影像学评估证实,免疫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87%,其他次要终点指标也展现出积极的改善趋势。该研究结果表明,卡瑞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方案能为早期/局部晚期TNBC带来临床获益,成为该患者群体的潜在治疗选择。

聚焦2024:年度“精选”外,其他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

uTJIW3CEUlousUKVIHDPBWAxsXHDMThm.jpg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院士团队主导的中国原创ADC药物SHR-A1811相关I期研究,在HER2表达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其研究数据显示,对于HER2阳性实体瘤患者,SHR-A1811治疗方案客观缓解率(ORR)可达76.3%;即使对于HER2低表达的患者,ORR也达到了60.4%。在2024年的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上,通过扩大样本量进行的后续随访进一步巩固了这些发现:SHR-A1811治疗方案对于HER2阳性患者的PFS达到20.0个月,对于低表达患者亦达到11.0个月,为该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提供了坚实证据。

GvmqHdG3oOpOmOShNIIkIZMb2dQDZfUS.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马飞、钱海利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聚焦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节拍化疗在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的研究。研究通过精心设计四个对照组,对比了多种化疗方案以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加入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数据显示,VEX队列的PFS表现最佳(达6.6个月)。深入分析提示,VEX节拍方案可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为实现免疫治疗与化疗的协同增效提供了新的路径。

KvrJcf9LSrc00owHQKi9zGi4ArOfK993.jpg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基于分子亚型精准划分所开展的FUTURE-SUPER研究,为晚期TNBC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有望在未来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为精准化的治疗选择。

ty4MuVDDelsiHPt3tQBHaHahVnAr5zte.jpg

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及多中心研究团队所开展的MW032 vs地舒单抗治疗实体瘤骨转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III期等效性研究成功证实了MW032与地舒单抗的等效性,为实体瘤骨转移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针对HER2阳性脑转移患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郭小毛、俞晓立教授团队所开展的一项非随机、II期临床研究为HER2阳性脑转移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该研究探索了脑部放疗联合吡咯替尼和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伴有脑转移的疗效。研究结果提示,这种联合疗法能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带来长期颅内生存获益,且安全性可控。这项研究成功填补了放疗联合吡咯替尼治疗领域的数据空白,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nRgiVccRyKELb8J5o5o0dZXLd7FMpTNm.jpg

此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龚畅、周永昌教授团队所牵头开展的对Luminal/HER2-low乳腺癌中咯替尼新辅助治疗联合化疗进行探索的临床前研究及I期临床试验(PILHLE-001研究)结果令人鼓舞,最终26例(54.2%;95%Cl 39.2%-68.6%)患者达到了主要终点——残留癌负荷(RCB)0/I级,为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治疗开辟了崭新路径

e4twAgAkwJb7ONACtSg0n9Xlrd4sANVS.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nn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x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