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李进教授:贝玛妥珠单抗点燃晚期胃癌精准诊疗新烽火,全球首个抗FGFR2b Ⅲ期临床FORTITUDE-101达到OS主要终点

07月1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胃癌是全球癌症相关第五大死因,每年新发病例近100万例,死亡病例超65万例。作为胃癌高发国家,中国晚期患者比例高,预后差,生存面临巨大挑战。尽管免疫治疗、抗HER2疗法及CLDN18.2靶向治疗在传统化疗基础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为部分晚期患者带来了获益,但整体生存期仍较短,亟需找到新的治疗突破口。


FGFR2b这一新兴靶点及其相关药物研发,正引发胃癌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首个(First-in-class)抗FGFR2b靶向药物,贝玛妥珠单抗(Bemarituzumab)在Ⅱ期研究中展现出令人期待的疗效,令其Ⅲ期临床结果备受瞩目。近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其Ⅲ期临床研究——FORTITUDE-101的中期分析达到总生存期(OS)主要研究终点,结果显示,贝玛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显著延长了晚期FGFR2b阳性胃癌患者的OS,这一创新成果有望引领晚期胃癌精准治疗迈入新纪元。


值此重要时刻,【肿瘤资讯】特邀FORTITUDE-101研究的中国leading PI,来自上海东方医院、上海高博肿瘤医院李进教授进行专访,系统解析FGFR2b靶点的潜力与临床价值,分享FORTITUDE-101研究的开展历程与重要发现,并展望晚期胃癌精准诊疗的未来前景。

李进 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

中国药科大学上海高博肿瘤医院院长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主任、终身教授                
亚洲肿瘤联盟(FACO)主席
希思科基金会理事长

中国药促会肿瘤临床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建与继教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Cancer Science副主编

Q1:请您简要介绍一下FGFR2b,为什么它能够成为胃癌新的治疗靶点?

胃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驱动基因突变相对较少。从多年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来看,目前在胃癌的分子分型中,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出独特的临床价值。相比基因层面的分子检测,免疫组化更便于识别多种关键生物标志物,如HER2(约10%)、CLDN18.2(约25%)、PD-L1(CPS>5,约40%~50%)等。近年来,FGFR2b作为新兴的靶点逐渐受到关注,数据显示约有38%的晚期胃癌患者存在FGFR2b蛋白过表达(任何肿瘤细胞染色强度为2+/3+)[1]

FGFR信号通路广泛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及血管生成等多种生命过程。当该通路出现异常——无论是在基因层面还是蛋白表达层面——都可能驱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观察到了FGFR通路异常,其中,在胃癌中表现最为显著的是FGFR2b蛋白的过度表达。

FGFR2b是由FGFR2基因通过选择性剪接产生的特定亚型,主要在上皮细胞中表达,其在胃癌中的表达比例远高于FGFR2基因扩增的发生率。由于胃癌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因此FGFR2b高表达的现象具有明确的组织学基础。

此外,FGFR2b具有高度特异性的配体——包括FGF7、FGF10和FGF22等。这些配体可与FGFR2b结合并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进一步加剧胃癌的恶性进展。靶向FGFR2b的治疗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单克隆抗体与FGFR2b特异性结合后,诱导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二是通过阻断配体与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下游的信号传导。

综上所述,从其较高的表达频率及明确的致癌机制来看,FGFR2b蛋白过表达可能是胃癌中更具驱动性的致癌因素之一,因此具备成为新一代治疗靶点的潜力。目前针对FGFR2b的单克隆抗体已在临床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正在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Q2:请您结合晚期胃癌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谈一谈FGFR2b这一靶点在胃癌精准诊疗中的价值?

晚期胃癌的精准治疗起步于HER2靶向治疗,近年来逐渐拓展至免疫治疗和抗CLDN18.2靶向治疗等新策略。尽管这些进展为部分患者带来了获益,但当前的治疗手段仍存在较多局限性。例如,PD-1单抗主要对CPS≥5的患者有效,虽然新型双特异性抗体在CPS<5的群体中展现出一定疗效,但总体获益仍有限。CLDN18.2靶向治疗(如GLOW和SPOTLIGHT研究所示)则要求靶点表达比例≥75%(2+/3+),而临床中这类患者的比例相对较少,治疗覆盖面受限。

因此,对于HER2阴性、PD-L1低表达及CLDN18.2低表达的患者群体,治疗选择极为有限,临床急需新的突破。在这一背景下,FGFR2b因其在胃癌中较高的表达率及其潜在致病机制,成为备受瞩目的新靶点。研究表明,约38%的晚期胃癌患者存在FGFR2b蛋白过表达,该靶点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尤其在弥漫型、低分化及高T/N分期的胃癌中更为常见,且与患者的OS缩短密切相关。

此外,FGFR2b过表达型胃癌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性普遍较差,更需要精准靶向治疗的干预。在这一背景下,全球首个抗FGFR2b单抗——贝玛妥珠单抗应运而生。我有幸与秦叔逵教授共同担任Ⅱ期FIGHT研究的中国Leading PI,研究结果显示,在标准化疗基础上加入贝玛妥珠单抗,显著延长了FGFR2b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OS。尤其是在FGFR2b表达水平≥10% 2+/3+的患者中,贝玛妥珠单抗联合治疗组的中位OS达到24.1个月,而化疗对照组仅为11.1个月,实现了生存期的翻倍[2]。这一结果首次打破了晚期胃癌生存期较短的瓶颈。

近日,Ⅲ期FORTITUDE-101研究也传来捷报,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其达到OS主要终点,贝玛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在一线治疗中为FGFR2b过表达的晚期胃癌患者带来了具有统计学与临床意义的生存获益。这一结果不仅为FGFR2b靶点的临床价值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也预示着晚期胃癌精准治疗格局将被重塑。

综上所述,临床上亟需将FGFR2b过表达患者精准识别出来,以实现更科学的病理诊断、预后评估、用药指导及全程管理。正是基于FGFR2b在胃癌精准诊疗中的潜在价值,2025年CSCO胃癌诊疗指南已前瞻性地新增FGFR2b检测推荐,并建议采用免疫组化(IHC)进行检测。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胃癌术后标本的IHC监测应纳入五大关键指标:HER2、PD-L1、CLDN18.2、MMR以及FGFR2b,它们将直接决定患者后续的治疗路径。

展望未来,基于FGFR2b的靶向治疗有望实现从晚期一线治疗向辅助/新辅助治疗的延伸,推动胃癌全程管理模式的升级。例如,未来可开展FGFR2b辅助治疗相关临床研究,在术后通过IHC筛选出FGFR2b高表达人群,评估靶向治疗在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方面的价值。我相信,靶向FGFR2b的单克隆抗体将成为胃癌领域最具前景的靶向药物之一,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Q3:贝玛妥珠单抗FORTITUDE-101研究中期分析达到OS主要终点,作为该研究的中国leading PI,请您简要介绍下该研究初步成果和意义,以及您对于胃癌精准诊疗的未来展望?

在肿瘤治疗领域,OS始终是评价药物临床获益的金标准。随着治疗模式从传统化疗迈入免疫和靶向治疗新时代,我们观察到无进展生存期(PFS)与OS的相关性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化疗时代,PFS与OS呈现较好的相关性;然而在免疫治疗时代,这一相关性明显减弱——多项研究显示免疫治疗的PFS获益有限,但OS获益却十分明显。这一现象提示我们,PFS已无法准确预测免疫、靶向治疗的生存优势,OS仍是最具说服力的核心终点。

FORTITUDE-101研究是全球首个针对胃癌患者开展的抗FGFR2b靶向治疗贝玛妥珠单抗的Ⅲ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研究纳入FGFR2b过表达(≥10% 2+/3+)的晚期胃癌患者,1∶1随机接受贝玛妥珠单抗联合化疗(mFOLFOX6)或安慰剂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令人振奋的是,在中期分析中,该研究成功达到OS主要终点。

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确证了贝玛妥珠单抗能为晚期FGFR2b高表达胃癌患者带来实质性的生存获益;另一方面,它标志着胃癌精准诊疗新时代的到来。

随着HER2、MMR、PD-L1、CLDN18.2以及FGFR2b这五大生物标志物的逐步规范检测,我们已经可以为大多数胃癌患者制定更加科学、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可以说,如果过去肺癌是精准医疗的典范,那么今天,随着FGFR2b靶向药物的问世,胃癌在精准治疗道路上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作为FORTITUDE-101研究的中国Leading PI,我深感荣幸能与秦叔逵教授共同领导这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入组患者中,来自中国60余家中心的患者占比高达40%,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临床研究的高效率和执行力,也彰显了中国学者在全球胃癌诊疗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在此,我谨代表研究团队,向所有参与本研究的单位和同仁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在已有化疗、免疫治疗、抗HER2、抗CLDN18.2等手段基础上,抗FGFR2b靶向治疗的加入,将为晚期胃癌精准治疗再添一大利器。下一阶段的工作关键,在于如何规范开展FGFR2b检测,尽早识别出高表达患者,从而在病理诊断、预后评估和精准用药方面提供指导。我在此也呼吁广大临床医生与病理科同仁积极推进FGFR2b的检测工作,让更多患者有机会获得有效治疗。

未来已来,FGFR2b靶向治疗已经扬帆起航。相信随着更多研究数据的积累以及临床诊疗经验的不断丰富,胃癌的精准诊疗体系将更加完善,最终实现“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Rha SY, Zhang Y, Elme A, et al. Prevalence of FGFR2b Protein Overexpression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s During Prescreening for the Phase III FORTITUDE-101 Trial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JCO Precis Oncol. 2025 Apr;9:e2500223. doi: 10.1200/PO-25-00223.]. JCO Precis Oncol. 2025;9:e2400710.  
[2] Wainberg ZA, Kang YK, Lee KW, et al. Bemarituzuma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final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phase 2 FIGHT trial. Gastric Cancer. 2024;27(3):558-570.

*以上信息涉及尚未在中国获批的产品/适应症。此信息仅作信息分享用途,不应被理解为这些产品/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或注册。

相关文章回顾(点击可查看详情)

1.秦叔逵教授:里程碑突破!贝玛妥珠单抗III期研究OS主要终点,必将重塑晚期胃癌治疗格局!
2.盛伟琪教授:2025 CSCO胃癌指南新增“FGFR2b过表达检测”推荐,驱动胃癌精准诊疗新引擎
3.沈琳教授:2025 CSCO胃癌指南框架性更新,指引胃癌精准诊疗新方向
4.“GIST新时空”专栏公开课 | 王晰程教授:精粹速递—2023 ESMO 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新进展
5.应杰儿教授:精粹速递-2024 ASCO 胃癌治疗新进展
6.【2024 ESMO】盛伟琪教授: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中FGFR2b蛋白过表达以及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的共表达情况
7.秦叔逵教授 | 里程碑式新突破:贝玛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FGFR2b高表达晚期胃癌,东亚人群总生存期超30个月

责任编辑:Linda
排版编辑:yu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