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病例分享】精准续航,重塑格局:培唑帕尼促进肾癌精准治疗飞速发展

07月1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微信图片_20250310181451.jpg

培唑帕尼是一款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主要通过抑制VEGFR-1、2、3,PDGF-α、β 和c-Kit 进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生长和存活。本期病例分享带来了多例晚期肾癌患者,经过培唑帕尼单药治疗后生存获益显著。

病例分享一:

老年癌症≠放弃治疗!培唑帕尼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病例汇报
曹伟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病例点评
王唯予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张晓宇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赵    来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曹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医学博士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
黑龙江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男科学分会基层学组组长
黑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道修复与重建学组副组长
黑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委员
黑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会泌尿外科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前列腺学组委员
黑龙江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青年委员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男科分会理事
中国性医学手术学组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男科专委会委员
擅长:前列腺疾病的诊治、尿道修复重建、泌尿系统疾病的微创治疗等

1.患者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男性,85岁。

主诉: 腹胀3月。

现病史:

该患3月前出现腹胀并伴有便秘,于当地医院就诊后行CT检查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右肾静脉增粗,平时身体欠佳,活动不便,饮食欠佳。

既往史:房颤,高血压。

个人史:心脏起搏器置入。

辅助检查

心脏超声示:双房扩大,肺动脉高压(轻中度),三尖瓣中度反流,二尖瓣轻度反流,主动脉瓣返流,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房颤。

肺CT:双肺结节(3mm),双肺膨胀不全,双肺间质性改变,纵隔淋巴结增大。

2024年2月19日超声显示:右肾见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欠均匀,部分突出于肾轮廓之外,长径约8.1cm,皮质期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及肾盂排泌期病灶强化程度减低,明显低于肾实质,右肾盂受累,右静脉增粗,其内见低密度充盈缺损,左肾见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增强未见强化。

临床诊断

右肾癌伴有肾静脉癌栓(T3Mx),心脏舒张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房颤,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

治疗方案

培唑替尼新辅助治疗 。

复查

治疗一月后,复查CT,右肾肿瘤缩小9mm。

用药三个半月复查,与2月19日相比肿瘤缩小10mm。

2024年7月10日肝,肾功能,血压等复查,均显示正常。

不良反应

培唑帕尼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患者无发色改变、消化道症状、高血压、疲劳、口腔炎、手足综合征、肝酶升高等。

专家点评
王唯予
天津市肿瘤医院 泌尿肿瘤科 主治医师 博士

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精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擅长泌尿系统肿瘤例如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睾丸癌等早期诊断以及微创手术和泌尿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参与多项泌尿肿瘤领域的临床研究
发表7篇SCI论文
参与国自然两项、省级课题两项

王唯予教授: 培唑帕尼作为国际指南推荐的晚期透明细胞肾癌一线治疗药物,其疗效经多项研究证实与舒尼替尼相当,但在耐受性和生活质量维持方面更具优势。相较于其他TKI类药物,培唑帕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尤其是疲劳、手足综合征等常见毒副反应显著减少。此外,其消化道毒性(如腹泻)及黏膜炎症反应也相对轻微,患者耐受性更佳。  培唑帕尼的给药便利性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综合考量疗效与安全性,该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疾病进展,还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晚期透明细胞肾癌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


张晓宇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硕士

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
担任河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泌尿肿瘤学组委员
2019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进修学习,专业为泌尿生殖系肿瘤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专业论文4篇

张晓宇教授:该患者的诊疗过程规范严谨,临床决策思路清晰。针对这位右肾8.1cm肿瘤合并肾静脉癌栓的患者,建议进一步完善PET-CT检查以全面评估是否存在远处转移,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精准的依据。在病理诊断方面,考虑到超声引导穿刺未能获得阳性结果,可尝试采用CT引导穿刺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关于靶向治疗的选择,根据临床经验和文献报道,培唑帕尼疗效突出,其血液毒性和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适合长期治疗。


赵来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泌尿肿瘤科 医师博士

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
参与SCI文章10余篇
擅长泌尿常见肿瘤的诊治

赵来教授:该患者的诊疗过程严格遵循指南规范,针对其高龄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特点,采取了较为审慎的治疗策略。基于临床考量,单药靶向治疗相较于靶免联合方案可能更适合此类特殊人群,能够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风险。培唑帕尼作为指南一级推荐药物,其临床应用价值毋庸置疑。在诊断方面,考虑到病理结果尚未明确,PET-CT检查确实值得考虑,这项检查不仅能提供更全面的肿瘤特征信息,还能更准确地评估转移灶情况,为后续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病例分享二:

培唑帕尼治疗低危肾癌患者,3个月快速缩瘤

病例汇报
陈斐然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病例点评
郝昌军教授   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
宋  拯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尹  强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陈斐然
天津市肿瘤医院 泌尿肿瘤科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

参与天津市科委课题4项

主持院级课题1项

参与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10余篇

1.患者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男性,64岁。

主诉:

“右肾肿瘤术后6年,发现术区占位1周”入院。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0年,冠心病病史,心脏支架置入术后。2021年5月20日行腹腔镜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伴出血、坏死,肾门静脉可见癌栓。病理分期为pT3N0M0。

辅助检查

2024年8月复查胸CT示双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

临床诊断

左肾癌术后、肺转移;IMDC危险分层为低危。

治疗经过

2024年8月开始给予培唑帕尼单药治疗。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没有出现3级以上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功能无异常。

CT复查

2024.11胸CT示与2024.8相比,两肺多发结节,较前明显缩小、减少,余无著变。

图片1.png

专家点评
郝昌军
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辽宁省医学会 泌尿外科分会 肿瘤学组委员
鞍山市医学会 泌尿外科分会 委员

郝昌军教授:这个低危患者接受培唑帕尼单靶治疗的疗效非常显著。这让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开始思考:对于部分高龄中危患者,或许也可以考虑采用单靶治疗方案。对于老年患者,通常会考虑适当减少剂量以降低毒性反应的风险。


宋拯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淋巴瘤科 副主任医师

国家淋巴瘤质控专家委员会青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淋巴瘤专委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天津市整合医学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常委

天津市整合医学学会淋巴瘤专委会委员

天津市整合医学学会病理专委会委员

美国莫非特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宋拯教授:过去,晚期泌尿系统肿瘤以内科化疗为主,随着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治疗选择日益丰富。如今,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新疗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该病例的成功不仅得益于泌尿外科精湛的手术技术,更离不开全面、细致的药物治疗策略。这再次印证了肿瘤治疗的进步——药物研发日新月异,但真正为患者带来最佳获益的,往往是基于多学科协作(MDT)的综合治疗模式。


尹强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脑系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神经病学专委会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神经重症分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
天津市整合医学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尹强教授:近年来,泌尿系统肿瘤领域在外科技术和药物治疗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在肾癌患者中,通过新型靶向药物培唑帕尼的应用,患者预后已得到明显改善。

病例分享三:

 坚持长期治疗,培唑帕尼助力年轻肾癌患者重获新生

病例汇报
胡操阳教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病例点评
丁德鑫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张会瑞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胡操阳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中国康复医学会产康委员会泌尿学组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泌尿系肿瘤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腹膜后及盆底肿瘤学组委员

山西省健康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青委常委

山西省社区健康卫生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1.患者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男性,27岁。

主诉:

因“检查发现左肾肿瘤1周”于2019年12月3日入院。

既往史:体健。

辅助检查

泌尿系 CT 平扫+增强:左肾中部占位,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透明细胞癌可能)。

胸部CT平扫:胸部未见明显异常。

肾动态现象:总肾及双肾功能正常。

临床诊断

左肾肿瘤,临床分期为T1N0M0 。

治疗与复查经过

手术治疗:2019年12月6日在全麻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左肾部分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左肾透明细胞癌。

术后16月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实性结节及小结节影,较前新发,考虑转移可能,建议复查。进一步行PET-CT:双肺多发实性结节,代谢不高,转移可能性大。

给予培唑帕尼800mg Qd。

术后19月复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微结节,较前未见明显变化。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

给予培唑帕尼600mg Qd。

术后26月复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实性微结节,较前未见明显变化,考虑陈旧结节。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诉间断乏力、畏寒、腹泻,要求停药。

改为培唑帕尼400mg Qd维持治疗。

术后35月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实性小结节,右肺为著,较前大部分结节增大,转移可能。

培唑帕尼改为800mg Qd。

术后44月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实性小结节,较前未见明显变化。泌尿系CT提示左肾部分切除术后改变,较前未见明显变化。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

专家点评
丁德鑫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男性功能康复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膀胱癌专委会委员

黑龙江省机器人学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促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医师学会泌尿生殖肿瘤青委副主任委员

发表sci多篇、核心期刊多篇

承担省级课题2项

参编国家规划教材诊断学一部

临床擅长泌尿系肿瘤的诊治,尤其擅长泌尿系微创手术

丁德鑫教授:该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过程均符合规范,但作为一例年轻肾癌患者,术后仍出现了常见的肺转移。在药物选择上,按照指南选用培唑帕尼治疗早期非转移性肾癌是合理的,控瘤效果显著,但需注意其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临床中需在疗效与耐受性之间寻求平衡。


张会瑞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整合康复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委员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从事泌尿外科工作10余年
一直工作在泌尿外科临床一线
具有扎实的泌尿外科专业基础和手术技巧
长期致力于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临床研究
对各种泌尿系疾病,尤其对泌尿系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会瑞教授: 这是一例较为少见但极具代表性的病例,患者非常年轻,对于这样的患者,不仅要考虑疗效,还要尽量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维持在一个不错的水平上。因此无论是术前诊断、手术操作,还是术后随访及药物剂量调整,都要体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在控制症状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药物副作用。患者使用培唑帕尼治疗,疗效不错,虽然出现了不良反应,但是可控,这个治疗方案是很值得借鉴的。

精准靶向,安全可靠:培唑帕尼优化肾癌患者治疗选择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杜君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任秀宝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滕立臣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随着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新型药物的不断涌现,肾癌的治疗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逐步迈入精准治疗时代,患者的预后不断改善。培唑帕尼作为一线标准靶向治疗药物,因其独特的VEGFR/PDGFR多靶点抑制作用和良好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在肾癌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疗效,获得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
 
此外,本次会议还重点讨论如何准确预测疗效、筛选治疗获益人群、实现个体化治疗等相关话题。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首先,我们要深入开展肾癌分子分型研究,明确不同基因类型的治疗策略,实现靶向免疫精准治疗。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外科、内科、介入科等多学科的协作与交流,为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此外,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是临床非常重要的一环。最后,还要积极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探索晚期肾癌治疗的新方法、新药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y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