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EHA | 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专场深度报道:聚焦生物学演进、风险分层与治疗新策略

07月0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于6月12日至15日在意大利米兰盛大召开。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的顶级学术盛宴,本次会议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血液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在备受关注的淋巴样恶性肿瘤:浆细胞肿瘤(Lymphoid malignancies: Plasma cell neoplasms)专场中,来自伦敦大学学院(UCL)的血液学教授Kwee Yong就“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Smoldering Multiple Myeloma, SMM)的最新进展”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深入剖析了SMM的生物学异质性、风险分层模型的演进、前沿干预策略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image001.png

图:Kwee Yong教授在EHA2025会议上发表演讲
Kwee Yong教授
教授

Kwee Yong教授是血液学领域的杰出专家,现任伦敦大学学院(UCL)教授及大学学院医院荣誉顾问医师。她拥有牛津大学和UCL的教育背景,并于1993年在UCL获得博士学位。

作为大学学院医院和北伦敦癌症网络(NLCN)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临床与学术带头人,Yong教授不仅撰写了该地区的骨髓瘤管理指南,还在多个国家级研究组织中担任要职,包括英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RI)骨髓瘤临床研究组和英国骨髓瘤论坛(UK Myeloma Forum)执行委员会。她作为主要研究者(Chief Investigator)领导了多项旨在探索骨髓瘤新疗法和新策略的II期临床试验,并为英国及北欧骨髓瘤指南的修订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卓越的临床工作,Yong教授还领导一个专注于骨髓瘤生物学及骨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实验室,其项目获得了英国癌症研究中心(CRUK)等多个知名基金的资助。她在同行评审的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超过70篇原创论文,并频繁受邀在国内外重大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

破译SMM的生物学密码:从基因演进到肿瘤“年龄”的探索

Kwee Yong教授首先强调,每一位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病程都始于癌前病变阶段。其中,SMM被认为是生物学和临床上更晚期的癌前状态,患者在5年内有高达51%的进展风险。
 
报告引用了冰岛突破性的iStopMM人群筛查研究,该研究揭示SMM在4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53%,这一发现刷新了学界对SMM流行病学状况的认知。在生物学层面,Kwee Yong教授描绘了SMM的演进蓝图:疾病始于IGH易位和超二倍体等早期基因事件,随着肿瘤细胞归巢于骨髓,它们逐渐积累更多的基因组复杂性,形成亚克隆。值得注意的是,对进展期与非进展期SMM患者的测序分析发现,进展期患者的肿瘤携带了更多的通路失调和突变,但尚未出现根本性的基因组结构阶跃。
 
近期,一项由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主导的研究成果尤为瞩目。研究人员通过对海量样本的分析,开发出一个创新的“MM-like”评分。该评分不仅能有效区分癌前病变与活动性MM,还能对患者进行精准的风险分层,并在多变量分析中显示出独立的预后价值。更有趣的是,通过追踪突变过程,研究人员能够推算出肿瘤的“年龄”,数据显示,MM的发生往往潜伏已久,其演进的中位时间跨度可长达30年。

失衡的免疫天平:SMM进展中的免疫微环境演变

SMM的进展并非孤立的肿瘤细胞事件,宿主的免疫系统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Kwee Yong教授指出,早期的动物实验已暗示宿主免疫控制在抑制疾病进展中的作用。而近期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的研究,则更清晰地揭示了从正常骨髓到MM演进过程中免疫微环境的动态变化。
 
数据显示,随着疾病进展,骨髓中的髓系细胞、NK细胞和T细胞比例逐渐减少。特别是在T细胞亚群中,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偏斜,终末记忆效应T细胞(Terminal memory effector T cells)逐渐增多,而具有细胞因子分泌功能的髓系细胞则相应减少。这一系列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免疫系统从有效的“免疫监视”状态,逐渐滑向功能耗竭和失调的深渊。

精准导航:SMM风险分层模型的演进与干预理念革新

如何精准识别出那些即将进展的高危SMM患者,是临床决策的核心。Kwee Yong教授回顾了风险分层模型的演变,从早期的Mayo和PETHEMA模型,到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20/2/20”模型该模型依据血清M蛋白 >2g/dL、血清游离轻链(FLC)比值 >20、骨髓浆细胞比例 >20%这三个核心指标,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三组,其2年内的进展风险分别为5%、17%和46%,极大地提升了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image002.jpg

图:Mayo 2018(20/2/20)风险分层模型的生存曲线图

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IMWG已将满足SLIM-CRAB标准的极高危SMM患者重新定义为活动性MM。然而,对于剩余的高危SMM患者,是否应该进行早期干预,学界存在两种主要理念:

1. 免疫调节/预防进展:采用毒性较低的方案(如单药CD38抗体),旨在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适用于更广泛的人群。

2. 强化治疗/根除疾病:采用类似活动性MM的强化方案(如多药联合甚至移植),旨在在疾病早期根除肿瘤克隆,可能实现治愈,但毒性更大,仅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好的年轻患者。
 
Kwee Yong教授强调,选择何种策略,需要更精准的风险分层模型来权衡获益与风险。

临床实践的里程碑:SMM干预性研究巡礼

Kwee Yong教授系统梳理了SMM干预性研究的数个里程碑。西班牙的QuiRedex研究和美国的ECOG研究率先证实,与观察等待相比,来那度胺治疗能够显著延长高危S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为早期干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AQUILA研究结果更是将SMM的治疗推向了新的高度。这项III期研究显示,达雷妥尤单抗(DARA)单药治疗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了51%(HR=0.49),并带来了OS获益(HR=0.52),总缓解率(ORR)达到63.4%。

image003.jpg

图:AQUILA研究中达雷妥尤单抗组与积极监测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曲线对比图

在探索治愈策略方面,以CESAR研究为代表的强化治疗(KRD-ASCT)虽然获得了极高的MRD阴性率,但长期随访发现患者仍会复发,提示根除肿瘤的挑战依然巨大。与此同时,免疫治疗为SMM带来了新的曙光。ImmunoPRISM研究探索了T细胞重定向疗法(Teclistamab)的疗效,初步数据显示,ORR和MRD阴性率均高达100%,并观察到治疗后患者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的显著扩增,展示了免疫疗法在早期阶段重塑抗肿瘤免疫的巨大潜力。

前路在何方:挑战、共识与未来展望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面对“AQUILA研究的结果是否会导致SMM的过度治疗”等关键问题,Kwee Yong教授给出了审慎而明确的回答:尽管达雷妥尤单抗取得了成功,但我们仍需通过更深入的转化研究来识别哪些患者能从中最大获益。
 
Kwee Yong教授明确指出,目前不推荐在临床试验之外对SMM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只有通过设计严谨的临床研究,才能真正推动该领域的进步,为患者找到最佳的治疗路径。
 
最后,Kwee Yong教授总结道,SMM是一种临床定义下但生物学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我们正通过不断演进的风险模型,结合对基因组驱动因素和免疫变化的深入理解,来更精准地识别需要干预的患者。未来的方向在于开展设计良好的观察性研究(如英国的COSMOS研究)以了解疾病自然史,探索包括免疫疗法在内的新型、精准的干预措施,并始终将患者的意愿和生活质量作为核心考量。


责任编辑:Ashelin
排版编辑:Asheli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