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唑帕尼是一款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主要通过抑制VEGFR-1、2、3,PDGF-α、β 和c-Kit 进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生长和存活。本期专家学者带来多例肾癌患者真实诊疗经验,希望通过对肾癌病例的深入分析,为肾癌的规范化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
病例一:
培唑帕尼新辅助治疗为肾癌患者带来手术可能
病例汇报:
崔 岩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病例点评:
陈旭升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丁德鑫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王晓辉教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抗癌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前列腺癌学组委员
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
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健康科普专家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区医学杂志》编委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编委
1.患者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女性,52岁。
主诉: 体检时发现右肾占位。
辅助检查
PET-CT检查示右肾中下极肿瘤大小11.9cmx8.1cm,考虑为右肾癌,伴腔静脉癌栓(Mayo II级)。
临床诊断
右肾癌(TNM),腔静脉瘤栓(Mayo1级)。
治疗方案
由于右肾肿瘤巨大,肿瘤与周围器官分界不清,同时并有腔静脉瘤栓,考虑手术切除难度比较大,手术风险性大,先行新辅助靶向治疗。
培唑帕尼新辅助治疗。
治疗效果
12周后,CT示右肾肿物大小8.6cmx5.4cm,最大径线缩小27.73%,右肾静脉癌栓远端略突入下腔静脉,与治疗前比较病灶减小并囊性变,升结肠及十二指肠受压明显缓解,静脉瘤栓体积明显缩小(Mayol级)。
病例分享二:培唑帕尼靶向治疗助力肾癌患者缩瘤
病例汇报
崔杨教授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河北省健康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河北省小儿外科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河北省性学会委员
专业擅长:经会阴、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癌整体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肾肿瘤、肾上腺肿瘤、肾囊肿、前列腺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各类激光手术、剜除术、电切术、HIFU),泌尿系结石手术治疗(软镜、硬镜、经皮肾手术),小儿鞘膜积液、隐睾,显微镜精索静脉曲张
1.患者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男性,70岁。
主诉:血尿3天。
现病史:3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肉眼血尿,间断尿频、尿急,患者无腰痛、无发热等其他不适,就诊于我院完善双肾CT后考虑双肾恶性肿瘤,门诊以“双肾恶性肿瘤”收住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年,现口服“硝苯地平片”1片 3/日,血压控制可。
家族史:无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 一般状态良好,营养状态良好,步态正常。
查体:双侧腰部对称,局部皮肤无红肿,双侧肋脊角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右腹部可触及一包块,活动度差,无触痛,左肾下极未触及,双侧输尿管走形区全程无压痛,膀胱区无压痛,阴毛分布正常,阴茎成年型,尿道外口无脓血性分泌物,会阴部感觉正常,双侧睾丸未见异常。
影像学检查
临床诊断
1、双肾恶性肿瘤转移。
2、高血压病2级别。
治疗方案
经皮肾穿刺活检+靶向药物治疗(培唑帕尼 800mg,po,qd)。
随访情况
患者治疗后1年,复查CT见肿瘤进行性缩小。
不良反应
患者口服药物期间,前期出现腹泻,严重时可达5-6次/天。
处理措施:1、停药;2、口服蒙脱石散;3、症状好转后从200mg逐渐增加至800mg,期间出现轻度腹泻时配合蒙脱石散治疗。
治疗总结
靶向药物联合免疫对于晚期肿瘤的治疗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案。自2009年培唑帕尼上市以来,培唑帕尼已成为目前治疗晚期RCC的一线标准药物,被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培唑帕尼可同时阻断VEGF和PDGF通路,可更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
病例分享三:培唑帕尼对于不同临床背景的肾癌患者均展现良好疗效
病例汇报
郑鹏毅教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病例点评
赵志红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魏晓松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荣禄教授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卫生技术标兵”、洛阳市“百佳名医”
河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医院“十佳青年”
河南省医师协会男科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医用学会泌尿男科分会委员
洛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洛阳市医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洛阳市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男科分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与健康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洛阳市医学会小儿外科青年委员
熟练掌握肾肿瘤、UTUC、膀胱肿瘤、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肾上腺疾病、小儿泌尿疾病的外科诊治
先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
率先在豫西地区开展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等机器人辅助人工智能操作技术
主持河南省联合共建项目1项、河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论文10余篇、取得国家专利2项、专著2部
1.患者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男性,74岁。
主诉:
下肢水肿3天,发现右肾占位1天。
现病史:
3天前,无明显诱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水肿,伴有头晕、下肢无力症状,前往伊川县医院就诊行彩超示右肾实性占位,大小12cm*12cm;头颅CT示脑梗死。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以“右肾占位”收住入院。平素夜尿次数3次,有排尿滴沥症状。发病来,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饮食睡眠可,大便正常,小便如上,体力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平素身体一般;确认脑梗3天,口服氯吡格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及献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预防接种史。
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
右侧腰部无隆起,右肾区有压痛及叩击痛,可触及肿物,肋缘下5cm,左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右侧输尿管走形区有压痛,左侧输尿管走形区无压痛。耻骨上膀胱区无隆起、压痛。尿道外口无异常分泌物,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无畸形,阴毛分布成人型。
影像学检查:
2024-02-01 320排CT肾脏(平扫+增强扫描):右肾占位,考虑恶性。
临床诊断
• 右肾恶性肿瘤(T4N0M1)
• 肺继发恶性肿瘤(多发转移灶)
• 颅脑继发恶性肿瘤(多发转移灶)
• 糖尿病
• 低蛋白血症
• 下肢水肿
治疗方案
培唑帕尼800mg,po,qd。
复查情况
治疗三月后CT复查:右肾占位较前减小,增强扫描肿块实性成分较前减少。
肺部复查情况:
• 双肺结节、团块影,大部分较前减小;
• 右肺上叶片絮状、结节状高密度影,较前增多;
• 原右肺下叶团片影现显示欠清;
• 双侧胸腔积液较前减少。
治疗三月后复查颅脑: 左侧额叶异常小片状强化灶,较前略减小。
2.患者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女,59岁。
主诉:肾恶性肿瘤复发3月。
既往史:精神状态正常,饮食正常,睡眠状况正常,小便如上,大便正常,体力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辅助检查
临床诊断
肾癌术后复发,考虑肺部、左侧肩部转移。
治疗方案
培唑帕尼800mg,po,qd。
复查情况
治疗三个月后复查ECT:未见明显骨转移征象。
培唑帕尼助力肾癌患者迎曙光,精准治疗让肾癌患者获益最大化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辉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亚轩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目前NCCN、CSCO及EAU的肾癌诊疗指南均推荐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及肿瘤负荷情况考虑治疗方案。基于IMDC危险分层的个体化治疗原则,低中危患者可采用靶向单药治疗,而中高危患者则以靶免联合治疗为主。培唑帕尼作为一线标准治疗药物,因其独特的VEGFR/PDGFR多靶点抑制作用和良好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在脑转移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疗效,获得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辅助靶向治疗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重要价值,通过缩瘤、降期等作用,为部分患者创造了根治性手术机会,这一领域将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会议还探讨了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精准治疗、联合治疗等前沿话题,为晚期肾癌诊疗水平的持续提升指明了方向。
最后,两位主席提到,我们要继续在临床实践中探索新辅助靶向治疗、靶免联合治疗等方案在肾癌治疗中的应用,积累更多经验,优化治疗方案。其次要关注新辅助靶向治疗和晚期肾癌根治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医保报销政策,为患者争取更多的医保支持。最后,要加强不同中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相关研究,如放疗在肾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基因检测在的应用等,进一步提高肾癌的治疗水平。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