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邓婷芬教授:荟萃分析数据支持泽布替尼延长PFS显著优势

06月2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由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与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在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世界卫生组织(WHO)现行的血液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已将CLL与SLL统一归为同一疾病谱系,即CLL/SLL。虽然CLL/SLL曾被归类为罕见病,但其发病率近年来逐渐上升,日益引发了医学界对优化治疗方案的高度关注。当前,CLL/SLL的治疗模式正从传统的化疗或免疫化疗逐步过渡至以靶向治疗为核心的精准治疗时代。BTK抑制剂的问世,标志着靶向治疗新时代的开启。其中,作为新一代BTK抑制剂代表的泽布替尼,通过与BTK活性位点形成稳定的共价结合,展现出更强的BTK抑制效能及更优越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成为CLL/SLL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尽管已有Ⅲ期临床试验证实泽布替尼在CLL/SLL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但目前仍缺乏聚焦其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性总结。一项研究综合了现有临床研究数据,系统评估了泽布替尼在CLL/SLL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肿瘤资讯】特将该研究的结果整理如下,并邀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邓婷芬教授针对研究结果进行点评。

泽布替尼治疗CLL/SLL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这项研究通过系统化在线数据库检索共获得666篇相关文献。经初步查重后,排除重复文献516篇。对剩余150篇文献进行标题和摘要的初筛,剔除78篇与研究主题相关性不强的文章。随后共筛选出72篇文献进入全文评估阶段,并按照预设的纳排标准进行严格筛选。最终,5项研究被纳入本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中。其余文献被排除的主要原因包括:22篇非英文文献,18篇未涉及泽布替尼干预,25篇未纳入CLL/SLL患者,12篇为其他综述性文章。

纳入的5项研究中,包含2项Ⅲ期随机对照试验(RCT)、1项Ⅰ期临床研究以及2项Ⅱ期临床研究。总体样本量为1355例可评估的CLL/SLL患者。在疗效方面,4项研究报告了泽布替尼的总体缓解率(ORR)。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泽布替尼在CLL/SLL患者中实现的ORR为86.9%(95%CI:83.6%–90.3%,p = 0.00)。

两项RCT报告了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荟萃分析显示,与伊布替尼或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组相比,泽布替尼治疗组患者的PFS显著延长,风险比(HR)为0.46(95% CI:0.33–0.63,p < 0.00001)。安全性方面,分析结果显示,泽布替尼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R = 0.66,95% CI:0.52–0.84,p = 0.0007)。总体而言,该研究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泽布替尼在CLL/SLL治疗中的优异疗效与可接受的安全性表现,尤其在延长PFS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同时重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专家点评
邓婷芬 教授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职务: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
学术任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精准医学应用学会 淋巴瘤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邓婷芬教授:该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泽布替尼在CLL/SLL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从疗效层面来看,泽布替尼在多个研究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总体缓解率,尤其在延长PFS方面相较于伊布替尼等对照方案具有显著优势,这不仅印证了其作为新一代BTK抑制剂的靶向效能,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治疗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泽布替尼在安全性方面同样表现亮眼,重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案,提示其在保障疗效的同时具备更优的可耐受性和患者依从性。这对于CLL/SLL患者,尤其是老年或伴有合并症的群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该研究不仅强化了泽布替尼在CLL/SLL治疗中的核心地位,也为后续的真实世界研究与精准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未来,随着对泽布替尼作用机制、耐药演进路径及联合治疗策略的深入探索,相信其在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Jamil, A., Qureshi, Z., Siddique, R.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zanubrutinib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eukem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iscov Med 2, 24 (2025). https://doi.org/10.1007/s44337-025-00211-1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李春明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卢恬静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