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第五届紫金头颈肿瘤年会 | 曹国春教授:融合、求索、展望,头颈肿瘤诊疗的当下与未来

06月19日

初夏金陵,群英荟萃。第五届紫金头颈肿瘤年会作为我国头颈肿瘤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会,再次汇聚了全国的顶尖智慧与临床中坚。在创新疗法层出不穷、诊疗模式加速变革的今天,头颈肿瘤的临床实践正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交汇点。值此盛会,【肿瘤资讯】特邀本次大会执行主席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为我们解读大会的匠心设计,透视MDT发展的现实路径,展望未来技术带来的变革曙光。

曹国春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主任医师  病区主任  博士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部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肿瘤质量控制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组委员
国家肿瘤质量控制中心鼻咽癌质控专家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头颈部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食管癌学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临床研究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联盟食管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肿瘤质量控制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常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常委

会议亮点:多维融合,打造头颈肿瘤学术盛宴

曹国春教授:本届紫金头颈肿瘤年会的核心定位,是服务于广大临床工作者,包括资深医师、青年医师、研究生、进修医生乃至医学生。为此,我们在内容设置上力求多维度融合,兼顾“规范”与“前沿”,“基础”与“临床”。

本次大会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多学科深度融合: 这是一场典型的MDT形式的会议,内容涵盖了外科、内科(药物治疗)、放疗科等多个学科。我们希望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促进不同学科间的思想碰撞与深入交流,从而为整个头颈肿瘤学科的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知识体系的全面覆盖: 会议内容既包含了对现有诊疗规范、专家共识的强化与解读,确保临床实践的同质化与高标准;也致力于前沿知识的传播,带来了本年度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最新研究进展、手术机器人在头颈外科的应用突破,以及医疗大数据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等热点话题。

聚焦人才培养与知识更新: 我们深信,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将为所有头颈肿瘤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次宝贵的知识更新机会,同时不断加强和深化规范化诊疗的理念,最终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MDT进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必由之路

曹国春教授:毋庸置疑,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是现代肿瘤学,尤其是头颈肿瘤领域,至关重要的诊疗形式。它的重要性已得到各大医疗机构的普遍认可。然而,要真正常规化、高质量地运行MDT,我们仍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主要有:

资源与时间的协调难题: 成功组织一次MDT,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临床医生都极其繁忙:外科医生有排程紧密的手术,放疗科医生需要精确勾画放疗靶区,内科医生则要负责繁重的病房管理。如何将这些专家在固定时间汇聚到一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制度化的支持与保障: 高效的MDT需要“软件”和“硬件”的双重支持。这包括一个固定的讨论场所,以及来自医院管理层切实的行政资源支持。此外,临床医生常常需要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参与讨论,管理层应充分体谅医生的辛劳,并考虑设立合理的激励或补偿机制。

流程的标准化与执行力: MDT的成功运行需要形成一种“规律”,即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所有相关科室人员都能排除万难,将MDT讨论作为优先事项。这要求医生们付出更多辛苦,重新调配个人时间,以确保能集中精力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出最科学、最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尽管存在这些困难,但MDT作为当前最科学的肿瘤治疗决策模式之一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一旦我们将诊疗指南和院内规范制定完善,MDT的执行流程便能更加顺畅。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高水平、同质化的MDT模式成为常态,届时它便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真正融入到每一天的临床实践中。

前沿展望:三大技术探索引领未来获益

曹国春教授:本次紫金会议的一个核心主旨,就是共同探索和预测头颈肿瘤未来的治疗方向。未来的突破预计可能源于以下几个领域:

外科技术的革新——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正在突破人类外科手术的物理极限。它具备无与伦比的优势:提供放大的高清三维视野;操作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远超人手,可完成极其精细化的操作;能够在传统器械难以进入的狭小腔隙内实现微创手术。因此,机器人手术在头颈外科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将有望推动手术向更精准、更微创的方向发展。

新辅助治疗的突破——保器官策略: 近年来,新辅助治疗的理念取得了长足进步,包括同步放化疗、新辅助靶向及免疫治疗等。特别是KEYNOTE-689研究,其结果奠定了免疫治疗在术前新辅助阶段的关键地位,证实了该策略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未来,以免疫为核心的新辅助治疗,尤其是在肿瘤“降期”和“保器官”方面,将取得更大突破,让更多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同时,保留重要的生理功能。

新药研发的井喷——ADC与新靶点: 新药的不断涌现是推动领域进步的根本动力。以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为代表的新型药物,以及针对全新靶点的治疗手段,正为头颈肿瘤治疗带来新的曙光。尤其对于那些经过当前标准化免疫或靶向治疗后产生耐药的难治性患者而言,这些新靶点、新药物的出现,无疑将为他们点燃生命的希望,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X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