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RIGHT Choice研究报告最终分析结果,侵袭性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CDK4/6抑制剂一线治疗获益

04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乳腺癌 (BC) 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1],其中激素受体阳性 (HR+)、HER2阴性 (HER2-) 亚型占诊断总数的70%以上[2]。约30%的早期患者最终会复发并出现转移性疾病[3]。包括哌柏西利、瑞波西利和阿贝西利在内的CDK4/6抑制剂(CDK4/6i)的出现,与单纯内分泌疗法相比,均已证明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PFS),降低了HR+/HER2-晚期乳腺癌的复发风险[4-7]。在此基础上,瑞波西利更被证实在绝经前、绝经后HR+/HER2-晚期乳腺癌中均能带来PFS和OS的双重获益[6,7]。近年来,一些研究尝试在需要化疗的患者群体中探索去化疗的应用。


RIGHT Choice研究便是一项评估CDK4/6抑制剂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对比化疗一线治疗绝经前/围绝经期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II期研究。该研究于J Clin Oncol公布了最终分析结果[8]。【肿瘤资讯】在此对文章进行整理,以启迪临床用药。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开放标签、II期临床研究,在13个国家开展。入组患者按1:1被随机分配至内分泌治疗组或化疗组。

瑞波西利组患者接受瑞波西利(600mg  po qd,3周用药1周停药方案)联合内分泌治疗(来曲唑 2.5 mg或阿那曲唑 1 mg,po qd;持续每日给药方案),同时使用戈舍瑞林(3.6 mg皮下植入剂,在每28天周期的第 1 天给药一次)。

化疗组(CT)则接受研究者选择的三种联合化疗方案中的一种(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或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如果因不良事件(AEs)停用一种化疗药物,患者可继续单独使用另一种药物进行治疗。

入组患者为18 - 59岁的绝经前/围绝经期(以下简称绝经前)女性,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孕激素或雌激素(>10%)受体阳性(ER+或 PR+)、HER2-晚期乳腺癌(ABC)(局部复发或转移性,无法进行根治性治疗),且ECOG PS评分为0-2分。根据 RECIST 1.1版要求存在可测量病灶。研究者判断因疾病侵袭性而需要联合化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治疗失败时间(TTF)、3 个月治疗失败率(TFR)、客观缓解率(ORR)、临床获益率(CBR)、至反应时间(TTR)、总生存期(OS)、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

自2019年3月4日至2021年11月16 日,研究总计将222例患者纳入随机化,其中瑞波西利组112例,CT组n=110例,两组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均衡。

在主要研究终点方面,瑞波西利组的中位PFS为 21.8个月(95% CI 17.4 - 26.7),CT组则为12.8 个月(95% CI 10.1 - 18.4)(HR 0.61 [95% CI 0.43 - 0.87];单侧 P = 0.003)。瑞波西利组和CT组的12 个月PFS率分别为 68.9%(95% CI 59.3 - 76.7%)和 54.5%(95% CI 43.7 - 64.0%),24 个PFS率分别为46.5%(95% CI 36.4 - 56.0%)和 23.6%(95% CI 14.2 - 34.4%)。各亚组的PFS获益与总体人群基本一致。

次要终点方面,瑞波西利组和CT组的中位TTF分别为18.6个月和9.1个月(HR 0.50 [95% CI 0.36 - 0.68])。3 个月治疗失败(TFR)率分别为 11.6%(95% CI 6.3 - 19.0%)和 21.8%(95% CI 14.5 - 30.7%)。大多数3个月治疗失败事件是由于疾病进展,两组的比率相似,分别为9.8%和10.0%。

瑞波西利组和CT组的中位TTR分别为4.9个月和3.2 个月(HR 0.76 [95% CI 0.55 - 1.06])。瀑布图显示,两组从基线到第 6 周和第 12 周的肿瘤大小变化相似。瑞波西利组的ORR为66.1%,CT组为 61.8%,CBR则分别为81.3%和74.5%。

截止数据截止日期,OS数据尚未成熟,瑞波西利组的中位OS尚未达到(NR)(95% CI 38.6 - NR),CT组的中位 OS 也未达到(95% CI 30.8 - NR;HR 0.92 [95% CI 0.56 - 1.52])。瑞波西利组和CT组,12 个月、18 个月、24 个月和30 个月的OS率分别为 87.9%、85.1%、77.3% 和 66.6%,以及 92.5%、86.5%、73.7% 和 64.6%。

图片1.png

图1. 瑞波西利组与CT组的(A) PFS, (B) TTF, (C) TTR, (D) OS.曲线

安全性分析集中纳入了瑞波西利组112名患者和CT组100名患者。所有患者均至少发生了一起任何级别的不良事件(AE)。瑞波西利组中观察到更高的血液学事件发生率,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而CT组中观察到更高的非血液学事件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疲劳。总体而言,瑞波西利组和CT组分别有79.5%和73.0%患者发生了任何原因引起的3级或4级AE。瑞波西利组和CT 组中最常见的3级或4级AE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59.8%和36.0%)和白细胞减少(25.0%和8.0%)。瑞波西利组和CT组中最常见的3级或4级生化异常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瑞波西利组6.3%,CT组12.0%)。总体而言,瑞波西利组和CT组中治疗相关AE导致任何研究药物停药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3%和27.0%。瑞波西利组和CT组中分别有2名(1.8%)和8名(8.0%)患者报告了治疗相关严重AE。

研究结果显示,在绝经前/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中,对于临床上具有侵袭性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对比联合化疗,一线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可带来具有临床意义且统计学显著的PFS获益,且在大多数亚组均观察到PFS 获益。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AEs与已知安全性特征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小结

RIGHT Choice 研究结果与 MONALEESA-7 研究一致,提示了在需要化疗的绝经前患者群体中,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一线治疗对比化疗可以带来更好的PFS获益,同时症状性 AEs 与因治疗相关 AEs 停药的情况更少,提示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可考虑作为该患者群体的一线治疗选择。


*瑞波西利的注册研究结果未涉及侵袭性疾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

参考文献

[1]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Laversanne M, Soerjomataram I, Jemal A, Bray F.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1;71(3):209–49.
[2] Howlader N, Altekruse SF, Li CI, Chen VW, Clarke CA, Ries LAG, Cronin KA. US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subtypes defined by joint hormone receptor and HER2 status. J Natl Cancer Inst. 2014;106(5):dju055.
[3] Reinert T, Barrios CH. Optimal management of 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in 2016. Ther Adv Med Oncol. 2015;7(6):304–20.
[4] Johnston, Stephen et al. NPJ breast cancer vol. 5 5. 17 Jan. 2019.
[5] Hortobagyi, et al. N. Engl. J. Med. vol. 386,10 (2022): 942-950.
[6] Dickler, Maura N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vol. 34,22 (2016): 2602-9.
[7] Finn Rs, et al.ASCO 2022.LBA1003.
[8] Lu YS, et al. Final Results of RIGHT Choice: Ribociclib Plus Endocrine Therapy Versus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in Premenopausal Women With Clinically Aggressive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Nega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J Clin Oncol. 2024 Aug 10;42(23):2812-2821.


审批码KIS0045210-97541,有效期为2025-04-27至2026-04-26,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nn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X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