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沈琳教授:2025 CSCO胃癌指南框架性更新,指引胃癌精准诊疗新方向

04月2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 CSCO指南会于4月18至19日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在大会首日的胃癌专场,2025年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发布。此次指南在胃癌精准诊断和治疗领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更新,包括HER2表达定义修改、Claudin18.2检测推荐级别上调、EBV和新兴靶点FGFR2b检测新增、免疫和靶向治疗选择更新等,引起了胃癌诊疗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期特邀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沈琳教授深入剖析目前胃癌患者生存现状及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解读本次CSCO胃癌指南病理诊断更新要点及其深远意义,并探讨未来还需开展哪些工作以优化胃癌精准诊疗。

2025年《CSCO胃癌诊疗指南》分子诊断更新要点:
1. Claudin18.2表达检测由2024版的II级推荐(2A类)升级为I级推荐(1B类)
2. 新增EBV状态和FGFR2b检测为III级推荐
3. 注释新增Claudin18.2、FGFR2b及EBV检测的描述

CSCO指南.png

注释V2.png

沈琳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学者、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慢病专项首席科学家
消化肿瘤内科主任、I期临床病区主任
实体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历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临床肿瘤专业委会主任委员
长期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与转化研究、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

沈琳教授采访

问题1:胃癌生存现状和未满足需求?

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胃癌生存主要看几个指标。首先是5年生存率,全国整体水平大概在43%左右,但不同地区会有差异。“健康中国2030”计划是将所有实体瘤的5年生存率提升至46.6%,我想胃癌至少不会拖后腿,到2030年胃癌5年生存率应该能达到50%左右。另外一个指标就是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目前晚期胃癌以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为主,在一些特殊人群中总生存已经接近20个月。既往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约5%,目前提升至23%~24%,这是既往难以达到的高度,这也说明中国人群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明显。当然这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仍需要继续努力。整体胃癌与晚期患者生存的改善都是与现有的综合治疗和精准治疗密不可分的。

问题2:胃癌分子诊断方面的指南更新要点,及其对于胃癌精准诊疗的意义?

今年《CSCO胃癌诊疗指南》更新首先是一个框架性的改变,大家可以看到在胃癌整个病理精准诊断方面进行了新的梳理。既往只是看是不是胃癌、分化程度(高分化/低分化)、以及是肠型还是弥漫性,目前除这些指标外,我们还需要检测其他生物标志物,比如MMR、PD-L1表达以及HER2状态。今年我们将HER阳性和阴性改为HER2高表达、低表达、中表达和不表达四个水平的分类。除此之外,还包括针对Claudin18.2表达强度和密度(2+/3+染色肿瘤细胞占比)检测,以及目前虽然尚无临床可及药物但与临床决策以及了解肿瘤生物学行为相关的一些新兴生物标志物,比如FGFR2b和c-MET。这些生物标志物检测不仅是在未来影响我们的治疗选择,同时也影响临床医生对于胃癌患者的分子特征和免疫特征的了解,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胃癌病理诊断的更新,离不开病理组专家做出的很多工作和巨大努力去收集循证医学证据。这个改变是非常前瞻性的,未来几年的胃癌诊疗都会按照这几个生物标志物检测来进行。

问题3:随着越来越多生物标志物纳入检测,您觉得未来胃癌临床治疗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开展哪些工作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这个问题我觉得是非常尖锐的。原来的研究都是只针对某一个靶点,比如PD-1/PD-L1抑制剂临床研究主要是针对PD-L1表达情况,抗Claudin18.2研究是针对Claudin18.2高表达患者,抗HER2治疗也只是针对HER2高表达患者人群,但是这些生物标志物共表达患者应该选择哪种治疗方案,目前还缺乏数据。比如抗HER2治疗目前可以靶向免疫联合,但不同PD-L1表达患者获益还是有差异的。如果一位胃癌患者既Claudin18.2超高表达,又PD-L1 CPS≥5,应该选择哪种治疗目前尚无答案。我们可以从前瞻性临床研究队列中进一步分析,比如免疫治疗研究中Claudin18.2高表达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疗效如何;如果与整体人群一致,最终选择哪种治疗方案,这又是一个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讨论,收集数据以及专家意见,未来也许能有答案,或者仍存争议。我们中心也拥有大量胃癌患者临床数据,包括免疫治疗队列,可以去进一步进行多个生物标志物检测回顾性分析等,希望能够尽快回答大家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Lind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yu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icon消化道肿瘤提升项目.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