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丽证一线|CBCS&CSOBO指南中青年专家巡讲· 广东·广州圆满收官!

04月2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4月18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指导、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CSOBO)专家参与,北京福明医学健康交流中心与北京围手术期医学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年CBCS&CSOBO指南中青年专家巡讲——广东广州站·广西北流县域行”圆满落幕。此次会议在2025年《2025年CBCS&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小红书)正式发布背景下,紧随CBCS指南巡讲系列活动的步伐,由CACA各位委员领衔推进。

本次会议在荣誉主席天津市肿瘤医院张瑾教授北京肿瘤医院李惠平教授,飞行主席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涛教授的关怀和指导下,由执行主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洁琼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龚畅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聂燕教授牵头组织,携同两广地区百余位专家齐聚一堂。会议围绕新版小红书指南展开多维度探讨,内容涵盖手术技巧、精准诊断、药物治疗、前沿研究动态及典型病例剖析,旨在深化中青年专家对指南核心要点的理解,推动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加速我国乳腺癌多学科综合诊治体系的建设进程,共谋乳腺癌患者规范化诊疗新路径,惠及更多患者群体。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创新性地采用了联动模式,诺华公司支持的首场中青年专家广州场与下沉区域——广西北流县人民医院实现了紧密对接。福建省肿瘤医院刘健教授亲自率队,携手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华伟教授孙逸仙纪念医院多学科协作(MDT)团队深入基层,通过现场指导与中青年主会场实时连线互动,共同研习指南更新精髓,有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与共享,为提升基层乳腺癌诊疗水平贡献了积极力量。


图 CBCS&CSOBO指南中青年专家巡讲· 广东广州站·广西北流县域行现场照片(左右滑动查看)

会议伊始,刘洁琼教授担任开场主持人,向参会嘉宾致以诚挚的感谢与热烈的欢迎。随后,张瑾教授李惠平教授龚畅教授依次发表精彩致辞。与会专家达成高度共识,CBCS&CSOBO指南中青年专家巡讲活动在县域的落地实施,必将有效推动县域乳腺癌治疗水平的提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能够显著拓展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此外,将巡讲时间选定于癌症防治周,不仅有利于宣传工作的开展,更能切实保障指南巡讲工作的有效落实。尤为重要的是,专家带队落地县域医疗单位,对于扩大指南巡讲的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

图片1.png

图 CBCS&CSOBO指南中青年专家巡讲· 广东·广州站专家开场致辞

随后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张安秦教授的主持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嘉教授带来了《2025CBCS指南更新解读-HR阳性乳腺癌治疗篇》精彩解读,王教授全面阐述了2025版CBCS指南中关于HR阳性乳腺癌治疗的更新要点,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辅助化疗、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绝经前与绝经后),到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MBC)的治疗原则、人群区分及治疗策略等多个角度,强调了基于风险评估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同时详细介绍了新型药物如CDK4/6抑制剂瑞波西利等晚期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如内分泌耐药患者等)的精准治疗策略,展现了指南更新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图片2.png

图 CBCS&CSOBO指南中青年专家巡讲· 广东·广州站HR阳性乳腺癌治疗篇指南更新解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吴卓教授的主持下,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李恒宇教授带来了《2025CBCS指南更新解读-外科手术篇》精彩解读,王教授全面阐述了外科手术更新要点,从推荐等级标准、腋窝手术的降阶、乳腺恶性肿瘤术前检查与准备、乳腺癌手术方式(乳腺处理)、保乳适应症及绝对禁忌症、需谨慎保乳的风险因素、保乳切缘的标准、保乳术后复发问题、肿瘤保乳整形手术以及降阶后的辅助治疗策略调整等多个角度,着重强调了指南更新紧密围绕患者实际需求,依托多学科协作的共同努力,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为早期、精准且有效的治疗策略

图片3.png

图 CBCS&CSOBO指南中青年专家巡讲· 广东·广州站外科手术篇指南更新解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姚静教授的主持下,陆军军医大学特色医学中心徐琰教授带来了《2025CBCS指南更新解读-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篇》精彩解读,徐教授全面概述了2025版CBCS指南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治疗部分的更新内容,从TNBC的亚型判断与治疗策略优化、新辅助治疗的方案调整、辅助治疗的方案优化与个体化考量,到进展期TNBC的诊疗建议与专家共识强化,多角度强调了基于最新临床证据的治疗方案更新,旨在提高TNBC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展现了指南对TNBC领域最新进展的及时吸纳与科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邓贺然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朱乐伟教授、深圳市前海自贸区医院张军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各自提出了独到学术见解。谈论专家针对存在内脏转移或侵袭性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详细探讨了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与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权衡;分享了乳腺癌手术处理中区域淋巴结处理的最新突破性结论;同时,他们还深入交流了如何基于分子分型和生物标志物,在不同治疗阶段紧密结合关键研究证据,以优化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治疗策略。专家们一致认为,认为CDK4/6抑制剂的问世有效填补了既往治疗方案在疗效上的不足,为患者群体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与可能

图片4.png

图 CBCS&CSOBO指南中青年专家巡讲· 广东·广州站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篇指南更新解读及讨论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刘蜀教授的主持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夏雯医师带来了《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思考》病例主题分享。夏医生指出,HR+/HER2-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亚型,约占新发乳腺癌的70%[1]。内分泌治疗为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基础。CDK4/6抑制剂的应用显著改变了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模式,突破性改善了患者生存状况。当前,“内分泌+”治疗时代,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一线标准方案,并逐步推广至早期阶段[2,3]。目前,中国已上市并纳入医保报销的瑞波西利因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荣获多个权威指南最高级别推荐[4,5],并成为唯一获得欧洲内科肿瘤学会临床获益量表(ESMO-MCBS) 5分满分的CDK4/6抑制剂。

图片1.png

图 不同CDK4/6抑制剂ESMO-MCBS评分情况

夏医生指出,亚洲乳腺癌呈现出独特的发病特征 [6],而针对亚洲患者特点,瑞波西利提供了有效治疗选择。MONALEESA-7研究显示,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绝经前患者,显著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23.8 个月 vs 13.0 个月)[7]和中位总生存期(OS)(58.7 个月 vs 48.0 个月) [8]在亚洲人群中,瑞波西利联合疗法优势较全球人群更为明显,中位PFS高达30.4个月,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的风险降低53%[7]。病例一中绝经前年轻患者接受瑞波西利联合一线治疗后,五个月内头晕缓解,肿瘤明显缩小,整体病情获得了显著改善。MONALEESA-2研究则显示,瑞波西利联合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HR+/HER2-患者,PFS显著延长(25.3月 vs 16.0月),且内分泌敏感患者OS高达69.2个月[8,9],且对骨转移患者长期OS率有优势,长达 72.6 个月[10]。真实世界研究也证实了其PFS获益不受骨转移影响[11]。病例二患者右乳癌术后4年复发,为Luminal B HER2阴性型,前期方案治疗进展,伴多发脑、骨转移。接受瑞波西利联合疗法及全脑放疗后,症状显著改善,再次证明其疗效卓越。

图片5.png

图 CBCS&CSOBO指南中青年专家巡讲· 广东·广州站病例分析环节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邹国荣教授的主持下,汕头市中心医院邱斯奇医师带来了《一例HER2+晚期乳腺癌的诊治》病例主题分享。邱医生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出发,详细展示了从诊断、一线治疗、病情进展监测、多学科团队讨论、多次穿刺活检确认病情、治疗方案调整,到对寡转移及局部手术治疗意义的探讨等多个角度,强调了基于个体病情动态变化实施精准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在晚期乳腺癌管理中,多学科协作、及时评估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关键作用。

图片6.png

图 CBCS&CSOBO指南中青年专家巡讲· 广东·广州站病例分析环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赟建教授的主持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陶思丰教授带来了《2024 CDK4/6抑制剂前沿进展研究盘点》主题分享。陶教授从CDK4/6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前沿进展出发,全面概述了其在早期和晚期乳腺癌辅助治疗及一线治疗中的应用成效,深入探讨了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与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在特定患者群体中的效果对比,以及基于患者分子分型和生物标志物的个性化治疗策略,同时强调了跨线治疗模式的优化选择,全面展现了CDK4/6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崔军威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 何广宁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胡慧教授探讨了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能否为这些患者带来明确的早期获益。专家们一致认为2024年ESMO ASIA更新的MONALEESA-7事后分析,绝经前患者使用CDK4/6抑制剂可抑制雌二醇激素的发现,进一步强化了CDK4/6抑制剂在该患者群体中的潜在临床优势,同时他们亦强调了ESMO MCBS评分在指导临床实践和药物评价中的重要性。

图片7.png

图 CBCS&CSOBO指南中青年专家巡讲· 广东·广州站CDK4/6抑制剂前沿进展研究盘点及讨论环节

总结

本次会议在王涛教授刘洁琼教授龚畅教授聂燕教授的精彩总结中圆满闭幕。会议深入剖析了乳腺癌治疗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临床进展,并通过巡讲活动将诊疗指南的规范化实施深入至基层医疗机构。线上线下专家的踊跃参与和精辟见解,为乳腺癌的诊疗策略提供了深刻启示与广阔前景,展望未来,我们满怀期待,愿为患者福祉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CDK4/6抑制剂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乳腺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3, 45(12):1003-1017.
[2]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2021
[3]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邵志敏.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3,33(12):1092-1186.
[4]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Breast Cancer. Version 2 2024.
[5]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版》
[6] Yeo W, Ueno T, Lin CH, et al. Treating HR+/HER2- breast cancer in premenopausal Asian women: Asian Breast Cancer Cooperative Group 2019 Consensus and position on ovarian suppression.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9;177(3):549-559.
[7] Lu YS, et al. ESMO Asia 2020.47MO.
[8] Hortobagyi GN, et al. Ann Oncol. 2018 Jul 1;29(7):1541-1547.
[9] O'Shaughnessy J, et al.ESMO BC 2023. Poster 196P.
[10] Hortobagyi GN, et al. ESMO 2021. Abstract LBA17_PR.
[11] Müller C, et al. Breast Care (Basel). 2023 Feb;18(1):31-41.


审批码KIS0045087-97357,有效期为2025-04-24至2026-04-23,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nn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X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