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邱素芳教授:左手放疗、右手RANKL抑制剂,鼻咽癌骨转移治疗不再彷徨

05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鼻咽癌是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最常⻅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鼻咽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探索,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有了较大提高,但仍面临着复发及转移的困境。其中,骨转移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损、病理性骨折,甚至导致永久性瘫痪等不可挽回的后果,严重威胁着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正确诊治鼻咽癌骨转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基于此,【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中心邱素芳教授分享鼻咽癌骨转移的临床干预策略与实践经验,为鼻咽癌骨转移规范化诊疗带来新的思路与启示。

专家介绍

邱素芳
教授,博士生导师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二级主任医师
福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中心执行主任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党总支部书记/头颈放疗科主任
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

福建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鼻咽癌标志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第四届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科学进步一等奖

踏浪前行:
福建省肿瘤医院以患者为中心谋发展,深耕鼻咽癌诊疗四十载

邱素芳教授介绍,福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中心依托于福建省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而早在1984年,放疗科便已成立,是国内前列、省内领先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年接诊量近6000例,居于全省首位。2023年,福建省肿瘤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其中鼻咽癌诊治中心全面对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并已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鼻咽癌学科群,能够为鼻咽癌患者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鼻咽癌诊疗中心拥有2个专科的病区、114张床位,开展鼻咽癌相关放射治疗先进技术,包括三维适形调强(IMRT)、VMAT、TOMO、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影像引导放疗、自适应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和深部热疗等精准放射治疗技术,以及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目前科室年接诊鼻咽癌病例约1000例左右,承担了全省约一半的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任务。更加令人欣喜的是,福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中心的鼻咽癌诊疗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鼻咽癌五年生存率已超过80%;即使是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经多学科会诊(MDT)综合治疗,有效率也超过90%。

在科研与创新转化方面,福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中心具备有全省最齐全、最高端的放疗及影像设备;近五年来,鼻咽癌诊治中心获批超过10项课题,其中包括2项国自然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自然基金项目,以及多个省级重点课题;并多次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二等、三等奖;共计发表100余篇SCI论文;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制定鼻咽癌相关标准与指南,为临床医生制定鼻咽癌最佳放疗方案提供最实用的参考。此外,福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中心还积极构建鼻咽癌临床科研医疗大数据平台,推进临床科研与技术创新转化;并通过基层的巡讲、义诊活动,及建立鼻咽癌专病联盟及早筛联盟、名医工作室,让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惠及到全省各个地区。

在人才培养方面,鼻咽癌诊治中心拥有大量人才,其中2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位专家为省级高层次人才;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达19位;知名专家和技术骨干超40位。鼻咽癌诊治中心已成为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硕士培养点,本科专业放射医学已从2022年开始招生,年招生人数达30名。

关于患者管理,目前鼻咽癌诊治中心已经建立了完善的MDT的诊疗体系,能够对鼻咽癌患者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健康管理、制定个体化诊疗策略,从而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邱素芳教授总结道:在福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中心,科技和人文交融,专业与爱心同行。我们以精准的医疗为生命护航,以仁心仁术点亮希望之光;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倾尽全力。

不容忽视:
鼻咽癌高发于中国南部,

骨转移进一步加剧危害

邱素芳教授指出,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地区;福建省作为中国南方省份,是鼻咽癌的高发区。鼻咽癌在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诊疗和预后等方面与头颈部其他恶性肿瘤存在显著不同。在流行病学特征上,2020年全球肿瘤统计报告新发鼻咽癌133354例,死亡80008例。调强放疗联合或不联合辅助化疗是原发性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5年总生存率为74%~89%[2]

鼻咽癌的常见症状可总结为七大症状、三大体征,七大症状里最常见、典型的表现是晨起回吸性涕血,其次包括鼻塞、耳鸣、听力下降、头痛、面麻、复视等。三大体征包括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鼻咽镜看到鼻咽部有肿块,以及颅神经症状。鼻咽癌的诊断主要依靠鼻咽镜、磁共振(首选)、病理检查、生物标志物(EB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鼻咽癌很容易发生远处转移,约15%的患者在初诊时已经处于远处转移。据统计,鼻咽癌患者的骨转移发生率可达到54%~80%[3]。鼻咽癌骨转移的诊断一般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①临床或病理诊断原发肿瘤,骨病变活检符合原发肿瘤转移;②原发肿瘤病理诊断明确,具有典型的骨转移影像学表现[1]
 
鼻咽癌骨转移的发生可能会引起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问题,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损,甚至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导致永久性瘫痪等不可挽回的后果。即使没有发生脊髓压迫,骨转移导致的病理性骨折也往往难以愈合,该处骨骼的完整性和强度都已经遭到破坏,遭受到较低的机械力甚至在无外力的前提下,都很容易再度发生新的病理性骨折。因此,鼻咽癌患者也需要非常关注骨转移的预防和治疗。

重塑新生:
地舒单抗治疗鼻咽癌骨转移兼顾疗效与安全性,带来优选方案

目前,鼻咽癌骨转移的骨保护药物主要包括双膦酸盐及地舒单抗(已于2024年进入国家医保)。其中,地舒单抗是RANKL抑制剂,而RANKL与鼻咽癌骨转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骨转移肿瘤细胞激活成骨细胞分泌大量RANKL,RANKL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破坏,进一步促进骨转移灶的增殖,这就是骨转移中的RANKL恶性循环。通过系统治疗抑制RANKL循环是管理骨转移的关键。因此,靶向RANKL的地舒单抗是鼻咽癌骨转移系统治疗的有效药物,通过对RANKL恶性循环的阻断,地舒单抗可以抑制骨破坏,同时抑制骨破坏导致的多种骨相关事件,达到骨转移的治疗目标。因此一旦确诊骨转移,应该立刻使用骨保护药物。

地舒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骨转移兼顾疗效与安全性,且优于双膦酸盐类药物。一项研究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鼻咽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唑来膦酸或伊班膦酸钠治疗,观察组采取地舒单抗治疗。结果显示,地舒单抗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双膦酸盐组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地舒单抗组的疾病进展时间(TTP)、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均高于双膦酸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ONJ作为临床关注的不良反应,合理预防可以有效降低颌骨坏死的发生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给予患者预防措施后开始骨靶向药物(BTA)治疗,颌骨坏死发生率由67.1%降至23%(P=0.029)[5]。因此,在开始使用相关药物前,肿瘤科医师可以邀请口腔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口腔疾病筛查与预防性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口腔护理;用药期间,定期随访,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疾病,预防颌骨坏死的发生;若患者有拔牙等有创手术治疗需求,可与患者充分沟通拔牙等有创手术治疗的风险及收益,酌情决定是否暂停使用药物,在拔牙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显著降低颌骨坏死的发生率[6]。综上所述,下颌骨坏死可防,可查,可控,安心持续使用。


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中心介绍视频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 鼻咽癌复发、转移诊断专家共识.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8,27(1) : 7-15.
2.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2018RU003). 鼻咽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J]. 肿瘤, 2022, 42(07):466-480.
3.Yang X, Ren H, Yu W, et al. Bone metastases pattern in newly diagnosed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real‐world analysis in the SEER database[J].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0, 2020(1): 2098325.
4.蓝清华,曾庆芳,肖威,等.地舒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骨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当代医药,2024,31(28):52-55+60.
5.Dimopoulos MA, Kastritis E, Bamia C, et al. Reduction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ONJ)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ve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treated with zoledronic acid[J]. Ann Oncol. 2009 Jan;20(1):117-20.
6.何悦, 陈珩, 安金刚等.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21(4): 313-32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IRIS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5月15日
张晓妮
荣成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获益良多
05月14日
于永江
荣成市人民医院 | 放射治疗科
谢谢分享为患者益
05月14日
陈州华
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左手放疗、右手RANKL抑制剂,鼻咽癌骨转移治疗不再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