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CSCO 指南会|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指南更新要点与鼻腔鼻窦癌诊疗路径优化

04月19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4月18日~19日,备受瞩目的2025CSCO指南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此次盛会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与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袂主办,汇聚了国内肿瘤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共襄学术盛举。

在头颈肿瘤专场中,浙江省肿瘤医院方美玉教授和围绕《CSCO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诊疗指南(2025年版)》的更新内容进行了精彩解读。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孝深教授则聚焦鼻腔鼻窦癌部分,对该类低发病率但病理类型复杂的头颈部肿瘤进行了系统性讲解。【肿瘤资讯】特整理本次指南更新要点,以飨读者。

DSC8813.JPG

方美玉教授(图源2025 CSCO指南会照片墙)

DSC8844.JPG~tplv-9lv23dm2t1-resize-animforce-v1-1600-3000-gif.JPG

王孝深教授(图源2025 CSCO指南会照片墙)

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R/M HNSCC)指南更新要点

流行病学背景与临床挑战

根据2022年中国肿瘤登记数据显示,口腔、咽部、鼻咽及喉部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达14.6万例,死亡8.1万人,分别位居全部癌种发病率第8位、死亡率第7位。其中,男性为高发群体,占比超过七成。尽管近年来诊疗水平不断提升,仍有50-60%的新诊断头颈鳞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不可切除期,或因治疗失败而快速进入复发/转移阶段,给疾病控制和生存预后带来极大挑战。临床观察发现,少部分复发/转移患者在病灶局限、手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可接受根治性局部治疗;但大多数患者,尤其为PS评分0-1者,需接受系统治疗。

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头颈鳞癌的系统治疗已进入免疫主导的新阶段。从2019年纳武利尤单抗获批二线治疗开始,到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治疗的广泛应用,再到2025年菲诺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的获批,头颈肿瘤免疫治疗路径不断完善,证据级别日益提高。

R/M HNSCC分层治疗推荐与策略优化

R/M HNSCC的治疗路径被明确区分为“局部/颈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两大类。对局部复发患者,若适合手术,推荐行根治性手术联合放疗;若既往未放疗,则优先考虑根治性放疗;若既往已接受放疗,则视情况考虑再次放疗或转入系统治疗。

对于远处转移患者,2025年指南的一项重要更新,是将国产PD-1抑制剂——菲诺利单抗联合含铂化疗方案纳入一线治疗II级推荐(1A类)。此外,特瑞普利单抗与西妥昔单抗的组合也被纳入III级推荐(2A)。

1.jpg

鼻腔/鼻窦癌的诊疗策略优化

鼻腔和鼻窦癌:发病隐匿、分型复杂、策略多元

鼻腔和鼻窦恶性肿瘤(SNC)在头颈部肿瘤中虽属少见,但因其解剖位置复杂、早期症状不典型,常在局部进展期甚至远处转移阶段被发现。根据数据显示,鼻腔(43.9%)和上颌窦(35.9%)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以肠型腺癌(ITAC)和鳞癌(SNSCC)为主。

生存分析提示,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类型的预后差异显著。总体来看,腺癌的中位OS可达98.6个月,而黑色素瘤、未分化癌等侵袭性较高亚型的预后明显较差。上颌窦、中筛窦、蝶窦、筛窦、额窦等部位肿瘤的中位生存期依次下降,提示解剖位置对预后亦有重要影响。

治疗原则:强调手术主导,重视诱导化疗与分型分层

手术仍是早期及局晚期SNC患者的首选根治方式。对于T1-2期患者,推荐行手术±放疗;而对于T3-4期患者,如病灶尚局限、功能可保,则建议在诱导化疗基础上行手术+放化疗联合治疗。

1.jpg

针对复发或转移性SNC患者,根据患者手术适应性、既往放疗史及转移病灶类型进行归类,可参考对应头颈部肿瘤的既有治疗路径。
1.jpg
此外,对于发病率低于1%的鼻腔EB病毒相关淋巴上皮癌(LELC),当前尚无统一标准治疗方案,指南建议参考鼻咽非角化癌的治疗策略。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ell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19日
雨夜
钦州市中医医院 | 肿瘤内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4月19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头颈鳞癌指南更新要点与鼻腔鼻窦癌诊疗路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