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刘燕教授&陈乐天教授:“双靶”方案重塑HER2+乳腺癌长生存格局,创新皮下剂型保障良好生活质量

04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HER2 阳性乳腺癌因侵袭性强、复发风险高,曾是临床治疗的重大挑战。随着双靶治疗方案的突破性进展,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的“双靶”方案不仅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更通过创新皮下制剂革新治疗模式。本期【肿瘤资讯】特邀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燕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陈乐天教授,围绕 HER2 阳性乳腺癌诊疗新趋势,结合具体临床案例,深入剖析双靶方案在全周期管理中的价值,并探讨如何通过剂型优化与精准策略提升患者治疗体验,为实现“长生存+高质量”的双重目标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双靶方案奠定长生存基石,皮下制剂引领便捷时代

刘燕教授: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20%-25%,因其HER2基因过表达导致侵袭性强、预后差,传统治疗手段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近年来,以曲妥珠单抗(H)联合帕妥珠单抗(P)为核心的双靶方案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多项研究证实,双靶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病理完全缓解(pCR)率,降低复发风险,并延长无事件生存期(EFS)。

在 HER2 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领域,NEOSPHERE 研究1显示,THP 方案的 pCR 率显著高于单靶方案(45.8% vs. 29.0%),奠定了双靶方案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PEONY 研究2在借鉴NEOSPHERE 研究设计的基础上,补足了 HP 双靶从新辅助到辅助治疗在亚洲人群中的获益数据。在晚期乳腺癌治疗方面,CLEOPATRA研究3证实,曲帕双靶联合化疗可将晚期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延长至57.1个月,8年OS率达37%,近1/3患者有望实现临床治愈。随后,PUFFIN研究4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案在中国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奠定了其一线治疗地位。至此,HP双靶形成了从新辅助→辅助→解救治疗的完整证据链,为处于不同病程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生希望。

传统静脉输注方式虽疗效确切,但频繁就诊和长时间输注给患者带来了身心负担。2024 年,帕妥珠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PH FDC SC)在华获批,革新了治疗模式。同年,CSCO 乳腺癌指南中添加了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皮下制剂的注释,进一步肯定了其临床价值5。既往也有多项研究对皮下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验证。III期FeDeriCa研究6显示,皮下制剂与静脉输注的血药浓度非劣效(几何均值比1.22,90% CI 1.14~1.31),总病理完全缓解率(tpCR)无显著差异(59.7% vs. 59.5%),且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HannaH研究7比较了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联合化疗与静脉制剂在(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结果显示皮下制剂在药物谷浓度和临床疗效上均非劣效于静脉制剂,两组pCR率分别为45.4%和40.7%。SafeHER研究8评估了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在真实世界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其安全性特征与静脉注射一致。PHranceSCa研究9进一步表明,皮下制剂与静脉方案间交叉转换无安全风险,且85%的患者更偏好皮下制剂,主要因其单次给药仅需5~8分钟,显著减少了就诊时间和心理压力。此外,FDChina桥接研究10证实,中国患者使用皮下制剂的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

如今,曲帕双靶皮下制剂已纳入医保并覆盖新辅助、辅助至晚期全线适应症,标志着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正式迈入“高效便捷”时代。这一变革不仅降低医疗资源消耗,更让患者从“医院依赖”转向“生活本位”,真正实现生存质量与疗效的双重提升。

临床实践分享:新辅助双靶联合化疗实现pCR,便捷用药保障生活质量

陈乐天教授:以曲帕双靶为核心的联合治疗方案及新型皮下剂型的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展现了显著的价值。例如,一位49岁围绝经期女性因发现左乳肿物1周就诊。查体显示左乳外下象限有一2.5cm×2.0cm质硬肿块,活动度受限,表面欠光滑,边界不清,无压痛,与胸壁无粘连,挤压无乳头溢液;左乳及双侧腋下、锁骨上下区未及明显异常。乳腺彩超提示:左乳2点肿物(35mm×9mm,BI-RADS 4b),左乳3点肿物(16mm×13mm伴钙化,BI-RADS 4c),左腋下多个淋巴结肿大,最大10mm×7mm。乳腺钼靶显示左乳外上象限肿块伴内部钙化(16mm×15mm,BI-RADS 5),左腋下淋巴结肿大。乳腺MRI提示多灶性病变(BI-RADS 5)。穿刺活检病理显示:左乳3点肿物为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G2),ER(70%中等强+)、PR(10%弱阳+)、Her-2(3+)、Ki-67(60%+);左乳2点肿物为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G3),伴高级别导管原位癌(DCIS),ER(30%中等强+)、PR(-)、Her-2(3+)、Ki-67(30%+);右腋窝淋巴结穿刺显示癌转移。最终诊断为左乳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 cT2N1M0 IIB期,Luminal B HER2+。

患者接受6周期TCbHP(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动态评估显示乳腺病灶缩小80%(超声PR),MRI提示rCR(影像学完全缓解),腋窝淋巴结退缩至5mm×3mm。鉴于原发病灶跨象限分布及弥漫钙化灶,选择全乳切除术。采用假体一期重建技术(经腋窝腔镜辅助下皮下腺体全切+I期假体置入),术中冰冻病理显示前哨淋巴结4枚均未见癌转移。术后病理显示:左乳皮下全切标本未见癌残留,导管内及间质可见少许钙化灶,未见脉管内癌栓及神经侵犯,瘤床间质见纤维组织增生伴胶原化,切缘未见癌。新辅助治疗后反应评价为MP分级5级(无浸润性癌)和RCB分级RCB-0(pCR)。治疗过程中患者未报告明显不适。

2024年10月,患者开始使用帕妥珠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截至目前已完成6个周期。患者反馈皮下制剂输注过程便捷,体验感良好,并计划在后续辅助治疗阶段继续选择该剂型。帕妥珠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于2025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覆盖新辅助、辅助及晚期一线适应症,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治疗选择。医保报销的支持显著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治疗依从性,为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双靶”同行,治愈“新篇”

刘燕教授: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已从“生存延长期”迈向“治愈探索期”。双靶方案的广泛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pCR率,更通过皮下制剂的创新应用,为患者构建了“高效治疗+优质生活”的全新格局。在临床实践中,其便捷性与高效性已得到良好验证。上述49岁女性患者,在确诊为Luminal B型HER2阳性乳腺癌(cT2N1M0 IIB期)后,接受6周期TCbHP新辅助治疗,并全程采用帕妥珠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治疗期间,乳腺病灶显著退缩,术后病理证实达到pCR,且术中前哨淋巴结未见转移,患者计划在后续辅助治疗阶段继续选择该剂型。这一案例充分展现了双靶皮下制剂的临床有效性和患者良好的耐受性。

2025年,帕妥珠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覆盖新辅助、辅助及晚期一线适应症。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具体体现。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而言,这意味着治疗选择更加多样、治疗过程更加便捷、经济负担大幅减轻,从而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为患者的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随着精准监控与个体化策略的不断深入,双靶方案有望进一步突破治愈瓶颈,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书写更长生存、更高品质的生命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Gianni L, et al. Lancet Oncol.2016 Jun;17(6):791-800. 
2. Shao Z, et al. JAMA Oncology, 2020, 6(3): e193692.
3. Swain SM et al., Lancet Oncol. 2020;21(4):519-530
4. Xu B,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20, 182(3): 689-697.
5.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4.
6. Tan AR,et al. Lancet Oncol. 2021 Jan;22(1):85-97
7. Jackisch C, et al. Eur J Cancer. 2016 Jul;62:62-75
8. Gligorov J, et al. Eur J Cancer. 2017 Sep;82:237-246
9. O'Shaughnessy J,et al. Eur J Cancer. 2021 Jul;152:223-232
10. Zhimin Shao, et al. ESMO ASIA 2022. Abstract #929

专家简历

刘 燕
主任医师,肿瘤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博士后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乳腺及骨软组织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乳腺癌专委会 委员
广西抗癌协会乳腺癌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西医学会生物靶向治疗学分会 常务委员
广西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广西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基金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在《Journal of ImmunoTherapy of cancer》、《Molecular Therapy: Oncolytics 》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

陈乐天
中山大学博士

深圳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 医师
深圳市乳房健康管理分会 委员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甲乳分会 委员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in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eli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11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乳腺外科
方案的突破性进展,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
04月11日
余枫贤
桂平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HER2 阳性乳腺癌因侵袭性强、复发风险高,曾是临床治疗的重大挑战。随着双靶治疗方案的突破性进展,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的“双靶”方案不仅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更通过创新皮下制剂革新治疗模式。
04月11日
舒颖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 | 肿瘤内科
曲帕双靶皮下制剂已纳入医保并覆盖新辅助、辅助至晚期全线适应症,标志着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正式迈入“高效便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