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肺癌耐药不再是绝路!这款新药安全高效,还能医保报销

04月07日


图片;来源良医汇患者社群


在患者社群里,这样的声音并不少见,许多患者朋友都有着共同的担忧。


在中国,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约有50%的肺腺癌患者伴有EGFR突变[1]。靶向治疗的出现,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然而,无论是经过一代、二代,还是三代EGFR-TKI治疗,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面临同一个难题:耐药。


1

靶向治疗耐药,是很多人都要面对的现实


EGFR-TKI治疗虽然有效,但肿瘤细胞会“变聪明”,逐渐产生新的突变或改变通路,逃脱药物的控制,导致疾病再次进展,这种现象就叫“耐药”,是所有EGFR-TKI治疗都难以避免的一步。一旦出现耐药,患者往往会迎来一场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打击,不得不一次次更换方案,也一次次陷入焦虑:

“下次耐药了怎么办?”


“还有药可用吗?”


“我还能坚持多久?”

这种不确定性,是EGFR突变晚期肺癌治疗中最沉重的部分。


但其实,医学的探索之路从未停止,治疗的边界也在悄然改变。新药、新机制、新策略,正在一点点地打破EGFR-TKI耐药后治疗的困境。

2

EGFR-TKI耐药之后,什么方案值得关注?


在EGFR-TKI治疗后进展,尤其是广泛进展的临床探索中,不乏许多新方案。目前,第四代EGFR-TKI药物正在研发中;一些新型的治疗药物,如ADC、双特异性抗体等也正呈崛起之势。尤其许多专家把目光投向了免疫治疗,希望利用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


靶向治疗像“狙击手”,专打特定靶点;免疫治疗则像“教练”,能激活自身免疫系统,让身体自己识别并攻击肿瘤。


在过去,有些医生和患者可能会认为: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对免疫治疗“不敏感”。这是因为早期的研究显示,免疫单药对这类人群的疗效有限,甚至不如化疗。


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这一方向正在被重新认识。


一个关键的变化在于——免疫组合策略的选择。


《The Lancet Oncology》近期发布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在EGFR-TKI治疗进展后,单纯使用免疫治疗效果有限,但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和化疗,能够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2]。这意味着,EGFR突变患者在经历靶向治疗失败后,仍有机会通过更合理的免疫组合策略延续治疗路径,免疫治疗在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患者中具有重要价值。



尤其在一项名为“HARMONi-A”的研究中,依沃西单抗——全球首个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新活力。


3

HARMONi-A研究如何树立治疗新标准?


HARMONi-A研究[3]是一项针对EGFR-TKI治疗进展后NSCLC患者的关键临床研究,使用了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作为试验方案,其数据结果令人振奋:


试验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1个月,而化疗组仅为4.8个月,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显著降低了54%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简单来说,“无进展生存期”指的是肿瘤没有明显增大、没有新发转移的这段时间,“中位数”是统计学上常用的指标,表示有一半的患者超过这个时间。在这项研究中,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组,有一半的患者病情稳定超过了7.1个月,而用传统化疗的治疗组,只能稳定4.8个月。用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病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比单纯化疗降低了54%。


依沃西单抗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突破,与它独特的药物机制密切相关。


作为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单抗一个药就能作用于两个靶点,能够同时发挥免疫和抗血管生成的治疗作用。就像是哪吒和敖丙的结合体,双向协同,既能切断肿瘤的“补给线”,又能强化对癌细胞的“追杀”。与复杂的多药联合方案相比,既显著提高了疗效,又避免了多药联用的高毒性问题。


在HARMONi-A研究中,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化疗相当,意味着即使增加了这样一个双抗药物,却并未显著增加相应的不良反应风险,这是十分难得的。


可以说,作为全球首个靶免双抗,依沃西单抗的问世正式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2.0时代


并且,无论患者是何种突变类型,既往使用的是一代、二代还是三代EGFR-TKI治疗,或是否存在脑转移等高危因素,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都能够带来显著的获益。


尤其HARMONi-A研究入组患者中,有86%曾接受三代EGFR-TKI治疗,符合当前的临床实际,更具有参考意义。在三代EGFR-TKI被普遍使用的当下,有更多的患者可以以此作为EGFR-TKI耐药后的治疗依据。


2025年1月,依沃西单抗纳入医保,价格从2299元/支降至736元/支,在此基础上还能根据各地政策进行报销,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够更好地惠及EGFR-TKI治疗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4

免疫2.0时代,还有哪些值得期待?

过去,中国的药物创新多以“仿制”为主,而如今,中国创新药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领跑”。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赵宏就自豪地表示:“赶上了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好时候!”

就在今年3月,依沃西单抗单药治疗PD-L1阳性初治晚期NSCLC的相关研究HARMONi-2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重磅发表[4]

数据显示,依沃西单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高达11.1个月,较对照组的5.8个月延长将近一倍,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9%。主编理查德·霍顿评价道:“依沃西单抗的成功证明,中国科学家有能力解决全球性健康难题。”

这一突破背后,是科研能力、政策支持和临床协同的全面升级,也意味着:中国患者可以更早、更经济地用上全球领先的治疗方案。


目前,依沃西单抗单药一线治疗PD-L1阳性晚期NSCLC的适应症已经进入优先审评在免疫耐药、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也有广泛的研究布局,有望惠及更多患者。


当前,国家药监局已经发布了《双特异性抗体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明确支持双抗药物解决单抗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


这不仅是一次药物层面的革新,更是一次治疗模式的创新。双抗作为中国在国际前沿的一次破局尝试,正持续拓宽癌症治疗的边界,让更多“无药可用”的患者看见新的希望。


5

写在最后

每一位肺癌患者,都是和时间赛跑的人。


在一次次治疗方案中跌宕起伏,也在一次次的等待中经历煎熬。但正是这些真实的临床需求,驱动了科学不断突破边界。


“我已经换了两次靶向药了,下一步怎么办?”这句患者的追问,曾经代表着迷茫。


但现在,随着免疫治疗策略的更新、双特异性抗体的问世,EGFR-TKI耐药后的治疗不再是“无解”。如今,我们见证了以依沃西单抗为代表的国产新药在国际舞台的高光时刻;明天,亦将有更多“中国方案”可以走入更多患者的生命中,成为“关键时刻的希望”。


愿所有走在抗癌路上的你,面对每一次困境,依旧能够有底气、有信心,去迎接希望。

温馨提示: 本文仅供科普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咨询主治医生。

参考文献

[1] Lung Cancer (Auckl). 2014;5:1-9.

[2] Zhao Y,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for individuals with advanced EGFR-mut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ho progressed on EGFR tyrosine-kinase inhibitors: a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Lancet Oncol. 2024;25(10):1347-1356.

[3] JAMA. 2024 Aug 20;332(7):561-570. doi: 10.1001/jama.2024.10613.  

[4] Lancet.2025 Mar 8:405(10481):839-849


评论
04月08日
杨雪
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 | 放疗科
免疫治疗在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患者中具有重要价值
04月08日
刘敏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 肿瘤内科
随着免疫治疗策略的更新、双特异性抗体的问世,EGFR-TKI耐药后的治疗不再是“无解”。
04月08日
何作华
嘉鱼县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