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江城乳腺癌论坛 | 张剑教授: 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的前沿进展与未来趋势

03月31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3月21日至23日,第五届江城乳腺癌论坛在武汉隆重举行。作为荆楚大地乳腺肿瘤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会,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国内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乳腺癌的基础研究、临床治疗、新技术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进行专访,分享分享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

张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博导 一期临床试验病房执行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 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任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主委、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防治与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主委、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 YBCSG 主委、上海市抗癌协会 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候任主委、中国抗癌协会 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常委、中国抗癌协会 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 副召集人、CSCO 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委员、中国抗癌协会 肿瘤临床研究管理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DE首批化药临床兼职 审评员、人卫《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副主编
获2023 十大医学先锋专家、2023“人民好医生”杰出贡献奖
第一/共一/通讯SCI论文80篇(Lancet Oncol、Ann Oncol、Nat Commun、Clin Cancer Res、J Hematol Oncol、STTT等)

新版“小红书”指南HER2+乳腺癌领域关键更新

张剑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乳腺学组每年都会对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汇总,并更新指南和共识。在2025年版指南中,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有几项重要更新:

一线治疗方面,新版指南将艾立布林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T+P)列为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这一更新基于III期EMERALD研究,该研究显示,艾立布林+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一线治疗相比传统紫杉类+ HP 双靶疗效相近,但不良反应有所降低。

二线及后线治疗方面,T-DXd的地位显著上升。这不仅得益于对ADC类药物认识的加深,也得益于T-DXd在中国纳入医保,其可及性增加。此外,指南进一步肯定了内分泌治疗联合抗HER2治疗的方案。

总体而言,新版指南更新主要围绕新型靶向药物为主的展开。期待在 2025 年ASCO、ESMO会议上有更多新的研究进展,为 CBCS 和CSCO 指南的更新提供有力支持。

有望重塑HER2+乳腺癌一线治疗格局的研究进展

张剑教授: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探索通常以CLEOPATRA研究为对照基准,该研究显示PFS约为19个月,总生存期也有显著改善。近年来,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研究取得诸多进展。

首先,小分子TKI方面,PHLIA研究虽然研究设计并未采用HP双靶方案,但其 PFS 数据与 CLEOPATRA 研究横向比较仍表现出色。而且,2024 年 SABCS 大会上更新的 PHLIA 研究数据显示,PFS 高达 22.1 个月,HR 值约为 0.5,4 年总生存率(OS)也十分优异。基于这些卓越的临床数据,新版指南将该方案列入推荐,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ADC方面,备受关注的DB-09研究探讨了 T-DXd单药以及联合帕妥珠单抗对比THP双靶一线标准方案的疗效,期待该研究结果能为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鉴于既往在DB-07研究中,T-DXd单药已获得较高的有效率,而且联合帕妥珠单抗后疗效进一步提升,业内对其后续研究数据披露充满期待。

此外,对于双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内分泌治疗 + 抗 HER2 治疗 + CDK4/6 抑制剂的联合方案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 2024 年 SABCS 大会上,PATINA 研究探讨了 CDK4/6 抑制剂 + 抗 HER2 疗法 + 内分泌疗法用于 HR+/HER2+ 转移性乳腺癌诱导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未来针对这部分人群的治疗探索提供了广阔空间。

另外,国产双抗KN026联合紫杉类一线治疗的研究同样备受期待,有望获得优于两个单抗联合的疗效。期待在一线治疗领域能有更多国内研究的声音,也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推动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

HER2+乳腺癌治疗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张剑教授: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在一线治疗中,是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二线及以上治疗人群中,是否有新药能够带来更显著的疗效?在 T-DXd 进展之后,是否有新型的抗 HER2 药物,包括 ADC 药物能够涌现?如何通过生物标志物筛选出抗 HER2 治疗有效或无效的人群等,这些都是未来该领域需要突破的重要课题。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小分子靶向药物如图卡替尼、ZN-A-1041、吡咯替尼等,均显示出抗 HER2 TKI 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双抗药物也受到广泛关注,除 KN026 之外,靶向 HER2/CD3或PD-1 等具有特殊性质联合免疫效应的药物也在开发之中。另外,与 T-DXd payload不同的新型 HER2 ADC 药物也在不断探索中,甚至双 payload ADC 也在研发中。期待这些药物能够在未来改变治疗格局,但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T-DXd 耐药的原因也需要所有研究者进行全面解析,以便为耐药患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aw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04日
毛玉英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