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南北汇 | 徐兵河院士深入剖析中国乳腺癌药物研发未来方向

03月13日
来源:肿瘤资讯

春风拂面,万象更新。2025年3月7日-8日,由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参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承办的2025年南北汇-第七届乳腺肿瘤论坛在上海圆满举行。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就我国乳腺癌药物研发的未来方向进行专业分享。

专家简介

徐兵河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GCP中心)主任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乳腺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理事长
St.Gallen早期乳腺癌治疗国际共识专家团成员
晚期乳腺癌治疗国际共识指南(ABC consensus)专家团成员
早期乳腺癌:诊断、治疗和随访ESMO临床实践指南(ESMO-EBC指南)执笔专家

Q1.您在本次会议中分享了“乳腺癌临床药物开发的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彩演讲。鉴于中国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如发病年轻化、Luminal型高发等特点,您认为我国乳腺癌药物研发的未来方向将如何发展?

徐兵河院士:中国乳腺癌新药临床研究的方向与国际基本相似,同时也会结合我国乳腺癌患者的特征,如发病年轻化、Luminal型高发等,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研究。
 
第一个研究方向是靶向治疗。目前ADC类药物是主要研究热点,包括TROP-2 ADC、抗HER2 ADC等。这类药物能够克服传统药物的耐药性,在后线治疗和一线治疗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对于我国乳腺癌患者特点,在年轻乳腺癌、三阴性乳腺中也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因此,ADC类药物无疑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第二个研究方向是抗体类药物。在HER2+乳腺癌领域,抗体类药物仍然是重要研究方向。传统抗体药物主要是单克隆抗体,如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等。近年来,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在乳腺癌领域展现出令人欣喜的前景。目前,一项比较双抗联合化疗与双靶联合化疗用于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的大规模I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即将完成入组,期待结果早日公布。此外,国内外也在积极开展三抗、四抗甚至五抗的研究。
 
第三个研究方向是免疫治疗。传统的免疫治疗药物,如PD-1/PD-L1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领域中展现出较好的疗效,但在其他亚型乳腺癌(如Luminal型、HER2+乳腺癌)中疗效相对有限。众所周知,Luminal型乳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即使经过标准治疗(内分泌联合CDK4/6抑制剂),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因此,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免疫双抗类药物可能是潜在的治疗手段,此外,优化免疫用药方案,如免疫联合节拍化疗已显示出优效性。另外,免疫联合ADC药物也是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之一。总体而言,免疫治疗仍然是乳腺癌领域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也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第四个研究方向是疫苗。疫苗研发旨在通过激活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肿瘤的发生或在癌症发生后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细胞。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一项研究探索了对经过常规标准治疗后、具有特定基因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种疫苗是否能降低复发率。此外,通过局部或静脉注射疫苗,例如在患者同时存在肝转移、肺转移和局部胸壁复发的情况下,胸壁注射疫苗是否能调动全身免疫功能来杀伤肿瘤细胞,也是研究方向之一。治疗性疫苗的研发聚焦于中国预后较差的乳腺癌患者群体,尤其是那些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或易复发的患者。我们相信,随着治疗性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显著改善中国乳腺癌的治疗格局。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C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K



评论
03月17日
马利平
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 | 肿瘤科
ADC类药物是肿瘤领域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03月14日
杨世忠
阳泉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 肿瘤内科
2025年南北汇-第七届乳腺肿瘤论坛在上海圆满举行。
03月13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乳腺外科
国乳腺癌药物研发未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