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丽证一线 | 直击绝经后HR+ / HER2-乳癌骨、肺转移,临床应答见真章

02月2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乳腺癌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分子亚型,其治疗策略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1]。其中,CDK4/6抑制剂的引入为该类乳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目前,CDK4/6抑制剂联合疗法已被确立为晚期HR+/HER2-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2,3]。值得一提的是,瑞波西利是国内首个适应证覆盖绝经前/围绝经期、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晚期一线治疗的CDK4/6抑制剂,为不同生理阶段的患者群体开辟了全新的治疗途径。本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一医院张立洁教授分享了一例55岁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瑞波西利联合来曲唑一线治疗后,骨肺转移灶显著缩小、肿瘤标志物持续下降的病例,并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韩兴华教授对该病例的诊疗进行专业点评。

韩兴华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内科科主任
安徽省卫生健康杰出人才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乳腺癌组专家
CACA乳腺肿瘤整合康复委员会委员
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肿瘤药物基因组专委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委员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临床肿瘤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安徽省临床肿瘤学会常务理事

张立洁
副主任医师

第901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在读
安徽省健康素养巡讲专家
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与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
合肥市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合肥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合肥市医学会肿瘤放疗治疗学分会委员
合肥市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委员
合肥抗癌协会乳腺病学分会委员
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3篇。2018年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各种呼吸道肿瘤、消化道肿瘤及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疾病的综合治疗

病例简介

基本信息:患者女,55岁。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不规律用药。

月经及婚育史:48岁绝经,适龄生育。

家族史:无家族史。

病史简介--第一阶段(初治及术后辅助阶段)

主诉:发现右乳包块1年。

查体:双乳正常大小,对称,未见畸形,乳房皮肤颜色正常,乳头无凹陷,未见橘皮样改变级酒窝征,右乳上象限12点处可触及一大小约2x2cm包块,右乳1点处可触及一大小约2x1.5cm包块,质硬,形态欠规则,表面不平,边界尚清,无压痛,活动尚可,挤压乳头未见溢液。右腋窝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最大直径约1.5cm,质硬,活动差,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辅助检查:

  • 乳腺超声(2010年6月1日):右乳12点处探及27x13mm低回声区,周界欠清,外形不规则,血供丰富,右乳1点处探及21x13mm低回声区,周界欠清,外形不规则,血供丰富,右乳8点处探及两个低回声结节,最大9x5mm,周界清,外形尚规则;右腋窝探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17x12mm。

  • 心电图及胸部CT平扫:均未见明显异常。

  •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肿瘤指标均正常。

临床诊断:右乳腺癌(IIIa期cT2N2M0)。

治疗:2010年6月4日于我医院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图片1.png

表 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诊断:左乳浸润性导管癌改良根治术后[IIIA期 pT1c(2)N2aM0]HR阳性。

辅助治疗:CAF方案x6程,后TAM x5年。建议进一步HER-2基因FISH检测,患者拒绝,故HER2状态不明,未行抗HER2治疗。

病史简介--第二阶段(骨转移+肺结节)

2023年7月初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髋部疼痛,未予重视,疼痛进行性加重。2024年1月我院门诊检查考虑乳腺癌全身多发骨转移及肺部多发结节。

图片2.png

图 2024-01-16 胸部CT

图片3.png

图 2024-01-16 CT 胸部平扫结果

图片4.png

图 2024-01-17 全腹部CT 

图片5.png

图 2024-01-17 全腹部平扫加增强结果
  • 头颅MRI、乳腺及淋巴结超声、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

  •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癌胚抗原(CEA)为34.53ng/ml、CA-125为37.27ng/ml、CA15-3为70.2ng/ml。

图片6.png

图 2024-01-23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肿块癌细胞ER(90%中等强度+),PR(90%中等强度+),HER-2(-)。淋巴结内癌细胞ER(90%强+),PR(90%强+),HER-2(-)。

治疗:2024年1月24日开始行瑞波西利(600mg口服,1次/日,d1-21 Q4W)+来曲唑内分泌治疗。左股骨头颈及左股骨上段骨转移灶姑息性放疗(30Gy/10F)。定期唑来磷酸抑制骨破坏治疗。

治疗后,从影像学随访结果来看,肺结节呈缩小趋势,骨转移病灶显著改善。

图片7.png图片8.png

图 影像学随访

观察CEA、CA-125及CA15-3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的变化,发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这些指标水平整体呈显著下降趋势。

图片9.png图片10.png图片11.png

最新检查结果,患者病情维持稳定,继续原方案治疗,治疗后合并骨髓抑制,给予升白治疗。2025年2月14日给予唑来磷酸抑制骨破坏治疗,继续来曲唑治疗,患者及家属商议后要求出院、院外定期继续瑞波西利靶向治疗,请示上级医生后予办理出院。

出院诊断:右乳癌术后复发(IV期,骨转移,肺转移)。

图片12.png

图 患者出院情况

专家点评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HR+/HER2-亚型作为主要分子分型,具有显著的临床特征。值得关注的是,与美国相比,中国晚期乳腺癌的比例更高[1,4],这对治疗策略的优化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已被确立为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其临床价值已获广泛认可。随着多款CDK4/6抑制剂的相继获批,这一治疗模式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显著的生存改善与生活质量提升[1,2]

以MONALEESA-2研究为例,这项针对绝经后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Ⅲ期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CDK4/6抑制剂瑞波西利联合来曲唑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高等级循证依据。研究结果显示,瑞波西利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达63.9个月,较安慰剂组的51.4个月显著延长12.5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4%(HR=0.76,P=0.008),且6年OS率提升至44.2%(安慰剂组为32.0%)。同时,按患者和疾病特征、地理区域、既往治疗和转移部位定义的探索性患者亚组进行OS分析,获益与总体人群的结果一致。这一长期生存优势是其他CDK4/6抑制剂尚未全面实现的。此外,MONALEESA-2 研究还显示,瑞波西利联合来曲唑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5]

图片13.png

图 MONALEESA-2研究OS数据

MONALEESA-2研究针对仅骨转移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亚组分析显示,瑞波西利联合来曲唑治疗组的中位OS达到72.6个月,显著优于安慰剂联合来曲唑组的56.4个月(HR=0.78,95%CI 0.50-1.21),仅骨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60%,6年生存率超过50%,提示该方案对骨转移患者具有潜在生存优势[6]。此外,生存曲线显示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瑞波西利组患者生存获益持续存在,提示此类患者可能从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中获得更持久的疾病控制[5,6]。基于为 HR+/HER2- 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的更长的PFS及具有临床意义的OS改善,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已经成为HR+/HER2-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优选治疗方案,并获得NCCN乳腺癌指南的1类推荐[7]

图片14.png

图 MONALEESA-2研究仅骨转移亚组OS数据

不过,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活得更好”与“活得更久”同样重要。我国以“健康中国”为国家战略,高度重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CONCORD全球癌症生存监测结果显示,在2000 - 2014年间,中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逐步提高,从75.9%上升至83.2%,某些地区甚至达到91.8%。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召开会议审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指出,在提高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的同时,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QoL)同样值得关注[8,9]。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推出的临床获益量表(MCBS)评分为新型药物评价提供了持续更新的全面客观决策依据,在非治愈性研究(以PFS为主要终点)中,评估新型疗法相较于标准疗法需综合考虑生存期获益、毒性评估及生活质量改善等多维度。在其他产品评分下调的背景下,瑞波西利凭借在PFS、OS双重获益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的综合表现,成为目前唯一获得ESMO-MCBS满分5分的CDK4/6抑制剂,反应出其疗效与生活质量的双重获益。这一评价不仅基于其突破性的临床试验数据,也得益于其在真实世界中展现的疗效与安全性平衡,为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2-10]

此病例患者为55岁HR+/HER2-晚期乳腺癌女性,术后13年发生全身多发骨转移及肺转移,接受瑞波西利联合来曲唑一线治疗后,影像学显示肺结节缩小、骨转移灶显著改善,肿瘤标志物CEA、CA-125及CA15-3整体呈持续下降趋势。最新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病情维持稳定,目前仍在定期继续瑞波西利靶向治疗中。该病例的临床转归与既往研究的疗效数据高度契合,瑞波西利为基础的方案不仅实现影像学可评估病灶的客观缓解,更通过持续降低肿瘤负荷标志物,证实其诱导深度生物学缓解的能力,再次印证CDK4/6抑制剂在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Huppert LA, et al. CA Cancer J Clin,2023 Mar 20.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
[3]Breast Cancer, Version 3.2024,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4]Hu ZY, et al. The treatment pattern of advanced HR-positive and HER2-negative breast cancer in central southern China: a hospital-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Cancer. 2024 Jul 30;24(1):915.
[5]Hortobagyi GN, et al.Overall Survival with Ribociclib plus Letrozole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J].N Engl J Med. 2022 Mar 10;386(10):942-950.
[6]Hortobagyi GN, et al. ESMO 2021. Abstract LBA17_PR.
[7]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6. 2024 Breast Cancer.
[8]Allemani C et al. Lancet. 2018 Mar 17;391(10125):1023-1075.
[9]DOI: 10.19401/j.cnki.1007-3639.2020.02.002.
[10]葛睿, 王碧芸, 江泽飞,等. 乳腺癌CDK4/6抑制剂相关性不良反应管理共识[J].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12):1296-1304.


审批码KIS0040458-89567,有效期为2025-02-24至2026-02-24,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nn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X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